泡桐栽培管理技术

泡桐栽培管理技术

ID:11171382

大小:2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0

泡桐栽培管理技术_第1页
泡桐栽培管理技术_第2页
泡桐栽培管理技术_第3页
泡桐栽培管理技术_第4页
泡桐栽培管理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泡桐栽培管理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泡桐栽培管理技术  摘要:该文总结了泡桐的适生条件和生长发育特性及其栽培管理技术,为保护和发展泡桐等乡土树种资源提供参考。  关键词:泡桐;适生条件和生长发育特性;栽培管理  中图分类号S7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7731(2014)15-118-03  泡桐(Paulownia)是我国特产的速生用材树种,材质坚韧,结构均匀,不翘不裂,耐腐耐磨,易于干燥和加工,不易传热,不遭虫蛀,声学性能好,绝缘性强,是制做家具,农具,乐器,胶合板,建筑和航空模型等优良用材,为人民群众所喜爱。泡桐的叶,花,果,皮均可入药,叶和花营养丰富,是良好的饲料和肥料,种子含油,可制肥皂

2、。泡桐在太湖县有多年栽培历史,且生长良好,是全县主要乡土树种之一。2012年安徽省“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实施后,太湖县林业部门明确指出,在森林城市、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创建和植树造林过程中,要注重乡土树种的栽植,扩大乡土树种种植比例,一方面要保护乡土树种种质资源,另一方面要更好地开发利用乡土树种,增加栽种效益,充分挖掘发展乡土树种的潜力。笔者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泡桐栽培管理技术,现介绍如下:  1太湖县基本情况  太湖县位于大别山南麓,地跨东经115°45′~116°30°,北纬30°09′~30°46′,地势由西北向东南成阶梯下降。境内西北部地形起伏剧烈,东南部

3、稍平缓。地形以中山、低山、丘陵为主,境内成片母岩主要是花岗岩,片麻岩,土壤种类主要是棕壤、黄棕壤,土壤呈微酸性反应。属中亚热带北缘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年平均日照时数1936.7h,年无霜期249d,年平均降雨量1368.4mm。全县总面积203067hm2,林业用地面积110892.2hm2。泡桐在我县以片状分布为主,全县15个乡镇多是零星分布。全县的地形和自然气候条件非常适宜泡桐的发展。  2泡桐适生条件和生长发育特性  泡桐喜温暖气候,耐干旱的性能较强,在年平均气温12~22℃,年降水量400~1200mm,大

4、气相对湿度60%以上,背风向阳处,生长良好,最低气温在-25℃时,易受冻害,气温在38℃以上,生长受阻。垂直分布一般在500m以下,最高可分布到海拔2400m。  泡桐为强阳性树种,从苗期就表现突出,若有上方庇荫,会严重生长不良,甚至死亡。故泡桐林冠下不能天然更新。若有侧方庇荫,会明显偏冠,故多散生和间作,营造片林不宜太密。泡桐具有明显的喜肥性。在土壤疏松,加强水肥管理的条件下,才能发挥其速生特性。泡桐喜土壤疏松.湿润,怕积水和地下水位过高。地下水位3m以下,生长正常,1~1.5m,生长势差。泡桐林地积水,往往造成严重根腐,雨季有3~5d积水的地方,泡桐栽植不易成活。

5、  泡桐对土壤酸碱度很敏感,土壤pH6~8的范围内,生长正常,pH6~7.5生长最好,pH8以上,生长不良。  泡桐具有非常速生的特性。1~2a生的埋根苗,1a可生长3~6m,最高可达8m,以后每年可生长1m左右;粗生长1a可长3~5cm,生长好的可达6~8cm,一般7~8a年成材;立地条件及管理好,5~6a可成材;差的10a则可砍伐利用。泡桐根系发达,在地下水位不高的沙质土壤上有二层根,常以数条强大侧根爪状向下伸展,越向下根幅越大,深达100cm以下。据调查:泡桐的吸收根系,86%分布在40cm以下的土层,这种特性有利于农桐间作,而不致与农作物根系发生矛盾。  3栽

6、培管理技术  3.1育苗泡桐主要的育苗方法,有播种育苗和埋根育苗。  3.1.1播种育苗(1)采种。选干形通直,生长旺盛,无病虫害,10~20a生的采种母树。9~10月蒴果由绿色变成黄褐色,尚未开裂,及时采集。蒴果采回后,晾5~7d,果皮开裂,种子脱出,除去杂质,装袋干藏,出种率5%~6%。(2)播种前,种子先进行催芽处理。可用浸种催芽或日光催芽,温度保持25~30℃,并保持种子湿润,待少数种子萌动时播种。播种常在3月,若提前播种,需用薄膜覆盖。播种量0.5~1kg/667m2,拌细沙或草木灰播下,播种前要灌足底水,水落后,趁墒条播或撒播。条播的条距30~40cm,播

7、幅5~10cm。播后覆土以不见种子为度,再用稻草或稻壳覆盖。苗期管理要细致,4月中下旬以前,长出1对真叶,苗高不到1cm,苗根浮浅,要注意保苗。应保持床面湿润、疏松、预防低温。5~6月长出4~5对真叶时,可在床面均匀覆细土2-3次,促进根系生长。同时进行间苗、补苗,注意病虫害防治。6月下旬定苗后进行1次追肥,7~9月进入速生期,每10~15d供水肥1次,9月下旬后,苗木封顶,逐渐木质化、停止管理。、  3.1.2埋根育苗(1)应选择地势平缓,灌溉方便,背风向阳,土壤肥沃疏松,地下水位较低的地方作苗圃。整地施基肥后作成垄式苗床,垄间距离1m,垄高2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