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国内报纸对“老人摔倒”相关新闻报道的框架

探究国内报纸对“老人摔倒”相关新闻报道的框架

ID:11171048

大小:5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0

探究国内报纸对“老人摔倒”相关新闻报道的框架_第1页
探究国内报纸对“老人摔倒”相关新闻报道的框架_第2页
探究国内报纸对“老人摔倒”相关新闻报道的框架_第3页
探究国内报纸对“老人摔倒”相关新闻报道的框架_第4页
探究国内报纸对“老人摔倒”相关新闻报道的框架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究国内报纸对“老人摔倒”相关新闻报道的框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究国内报纸对“老人摔倒”相关新闻报道的框架国内报纸对“老人摔倒”相关新闻报道的框架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国内报纸对“老人摔倒”相关新闻报道的框架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框架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摘要:本文以2011、2010、2007和2004四年中国大陆报纸媒体关于“老人摔倒”的新闻报道为分析对象,采用框架分析的思路,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11种框架类目,进而辨识出四类主要框架,分别是“道德框架”、“事实陈述框架”、“法律框架”和“问责框架”。研究发现,大陆纸媒对此类题材的报道方式比较多元,并非局限于“助人为乐”这样的单一视角。  关键词:老人摔倒框架分析报纸新闻  

2、一、引言  近几年,尤其是2007年“南京彭宇案”发生后,“老人摔倒扶不扶”成为公众热烈讨论的话题。2011年下半年“天津许云鹤案”、“南通殷红彬案”等类似事件相继出现后。媒体对这个题材的报道又掀起了新。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篇名为《一位大娘摔倒在内地、香港、台湾和美国》的X帖流传甚广。X帖大意为:大娘在内地摔倒,媒体报道大娘被路人救助,路人做好事不留名得到赞扬,大娘连忙感谢社会感谢党;大娘在香港摔倒,媒体报道指责港府整顿道路不力,对港府的行政能力进行谴责;大娘在台湾摔倒,媒体报道先是指责执政党的公共服务理由,进而陈述其他党派对执政党的指责,引发党派斗争;大娘在美国摔倒,媒体则报道大娘状告白宫保护

3、公民不力,接着例举法律条款讨论事故责任理由。  X帖虽意在调侃,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媒体问对此事件报道角度的差异。从框架理论的视角来看,内地媒体的报道可称为“道德框架”,香港可称为“问责框架”,台湾可称为“党争框架”,美国可称为“法律框架”。传统印象中,内地媒体对“老人摔倒”类事件,大多从道德层面去报道,“助人为乐”、“好人好事”等报道角度最为常见。但我们注意到,自从“南京彭宇案”以后,媒体关于“老人摔倒”的报道发生了一些变化,除了“助人为乐”的传统报道视角外,谴责路人冷漠以及老人讹诈的报道,也频繁见诸报端。那么,最近几年内地媒体对“老人摔倒”类事件到底是如何报道的?采用了什么样的框架?与

4、以前的某些已经成为“共识”的框架相比是否发生了变化?本文选取2011、2010、2007和2004年四年大陆纸媒的相关报道进行分析,尝试解答以上理由。  二、框架理论  一般认为,框架理论最初源自贝特森(Bateson),贝森特认为“心理框架是一组讯息或具有作用的行动”。戈夫曼(Goffman)将这个概念引入文化社会学后,由美国传播学者吉特林(Gitlin)将其引入新闻传播领域。占特林给框架下的定义是:框架是“关于存在着什么、发生了什么和有什么作用这些理由上进行选择、强调和表现时所使用的准则”,吉特林进一步指出,“框架是一个持续不变的认知、解释和陈述框式,也是选择、强调和遗漏的稳定不变范式。通

5、过这样的框架,符号的处理者按常规来组织话语。”  美国传播学者恩特曼认为,框架有四个栖身之所:传播者的认知、传播者建构的文本、文本接收者的认识和传播活动与文本流通的场景——文化。沿着恩特曼的思路,框架分析在媒介研究领域逐渐发展出三个核心概念:框架(frame)、框架化(framing)和框架效果(framingeffect),分析对象涵盖话语、话语的建构和话语的接收i大范畴,对应新闻传播研究三大领域:媒介内容(框架是什么)、新闻生产(框架如何被建构)和媒介效果(受众如何接收和处理媒介信息)。  这三大领域之中,媒介内容的研究成果最多,并较多地使用内容分析法,框架分析本身也逐渐发展为一种研究新闻

6、文本的策略。研究者大多认为,媒体框架以前后一致的方式来对新闻事件做出选择、强调和排除,使得对事件的某些理解在文本里更加突出,并且成为受众感知到的社会真实。框架的取舍性在新闻工作中集中表现为新闻工按照某种常规和惯例,简化纷繁复杂的社会事实,选择性地将部分事实“包装”进新闻报道里,以某种特定的方式来组织新闻事件和呈现社会事实。  本文即属于媒介内容研究,通过对“老人摔倒”议题的新闻文本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大陆纸媒到底采用了哪些“特定的方式”(即框架)来组织此类事件。  三、研究策略  现有文献中框架辨识策略有以下三种:一,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建构出框架类别,给出操作化定义,然后将媒介文本分别归入其中

7、进行量化统计,这种策略的优点是系统性、逻辑性较强,缺点是难以排出除主观性,且不够细致;二、不直接给出框架,而是通过对新闻文本的“主题”、“关键字”、“消息”、“图片”以及“字数”进行统计,在解释量化的基础上分别对背后的框架进行分析,其优缺点刚好与前面相反,细致有余而系统性不足;三、通过内容分析,统计文本中词汇出现频次得出关键字,然后归大类,辨别出框架,之后结合历史背景进行阐释,其优点是客观,缺点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