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168918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0
《杭州市下城区武林街道团工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抓好“三结合”实现“三满意”努力开创新时期团建工作新的局面杭州市下城区武林街道团工委武林街道地处市中心,面积1.1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8万,辖区内有省、市属单位200余家,大、中、小学5所。街道团工委下属5个支部,7个社区团工委,团员186名(其中团籍在街道的66名),街道团工委按照共青团中央、省、市委的要求,在街道党工委和团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党建带团建”,以“三个结合”为抓手,“三个满意”为目标,充分发挥团员青年在三个文明建设中的先锋模范和生力军作用,实效明显。武林街道团工委93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团委,92年、99年被评为省级先
2、进团委,2001年被评为省“五四”红旗团委,同年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的荣誉称号。街道也获得了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全国社区侨务工作示范点、省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省级民政全优街道等多项荣誉。一、团建与社区建设相结合,编织网络,加强社区团组织自身的建设针对当前政治经济生活呈现四个多样化,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社区建设的要求,武林街道团工委结合实际,98年3月初在全市建立了第一家居民区青年社区工作部,99年团中央赵勇书记亲临我街道视察团工作,提出了团员青年“一种身份、两个舞台”5——的要求,我们即在长寿居民区成立了团支部,开创
3、了全市居民区建团之首。2001年初,社区组织体制改革,20个居民区组建成7个社区,又在7个新型社区全部建立了社区团工委。当年,街道召开了团员代表大会,调整街道团工委班子,把辖区内省、市属机关、企事业单位团组织负责人吸收进班子,实行团工委委员担任社区团建指导员制度,推广“团情日记”,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社区团组织建立后,我们从“三个抓”着手开展工作。一是抓组织建设。社区团工委由社区党委指导开展工作,社区党委设置专职委员分管团工作,街道委派了年轻团员担任凤麟社区主任,长寿社区把社区团工委书记吸收进社区议事委员会班子,全街道社区干部中青年占14
4、%。社区团工委根据团员的不同身份分别成立待业团员团支部、在职团员团支部、外来青年团支部。通过调查、登记、报到,使在职在校团员青年登上了“社区”这个新的“工作舞台”,为社区建设出力。开展“一选一听两评议”活动,各团支部书记上台演讲,支部班子经过“海选”产生。一年举行一次团员听证会,社区团工作和社区团干部工作业绩的优劣由社区全体团员来评议。社区团工委还成立了青年社区工作部、社区共青团联谊会、共建委员会、青年社团等组织,形成街道社区团建新的工作网络,各扬所长,资源共享,发挥作用。二是抓阵地建设。街道团工委因地制宜在各社区建立各具特色的活动阵地。
5、中北社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陆游诗词碑廊、孝女亭)、竹竿巷社区的“竹文化”主题社区,双双被评为区“十大”5——精品亮点工程。它们与青年培训基地(启正中学)、德育教育基地(省博物馆)、绿色社区环保基地(环西)、沙孟海书画长廊等形成了武林街道青少年教育活动阵地网络。7个社区全部建立了志愿者服务大队、青少年活动室、文化活动室、图书室、少先队校外大队部。有的社区还根据不同青少年服务需求,成立了环保、体育、书法等俱乐部。自98年建起全市第一条健身路径以来,至今已投入67万元建造健身苑、点10个,成为青少年健身、娱乐的新天地。三是抓载体活动。街道团工
6、委十分注重社区团员青年作用的发挥,鼓励团员青年利用自身优势参与社区建设。自社区志愿者服务大队成立后,各社区团工委、志愿者服务大队根据实际在社区中开展了“爱心助老”结对活动,与孤老结对27对;“知心姐姐”结对活动,与单亲子女、特困生结对25对;开展捐资助学活动,目前已有6名特困生在团员青年的资助下完成小学学业;开展义务家教、技能培训等活动,为23名下岗职工子女进行义务家教和电脑培训,得到了社区居民和服务对象的肯定与好评。团员青年和社区志愿者还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如和执法局开展的“一网四定五联动”文明劝导活动,国庆期间的“双迎路面防控治安巡
7、逻”活动,中北社区16名社区团员青年志愿者还出资铺修社区道路,在居民中引起极大反响,树立了共青团组织的良好形象。几年来,街道团工委在社区共组织各类活动百余次,参加人近万人,充分体现了团员青年“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二、团建与经济建设相结合,凝聚人心,为街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一是积极开展青年先锋岗创建活动。围绕“5——立足岗位、奉献社会”主题,各支部全面签订了“三保一包”责任书。开展青年突击队竞赛活动,几年来,各支部共承接突击任务125次。组织岗位练兵和“争当生产标兵”竞赛活动,充分体现了团员青年的生力军作用。施惠泰化学食品有限公
8、司的青年团员积极为企业献计献策,成立技术小组,攻克“能源结构改变”项目,把企业使用的燃料由柴油改为蒸汽,一年为企业节约生产资金40万,获得了区“技术创新奖”。近年来,青年企业家茁壮成长,有三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