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认知实习报告 物联网

新技术认知实习报告 物联网

ID:11164061

大小:6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0

新技术认知实习报告  物联网_第1页
新技术认知实习报告  物联网_第2页
新技术认知实习报告  物联网_第3页
新技术认知实习报告  物联网_第4页
新技术认知实习报告  物联网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技术认知实习报告 物联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技术认知实习报告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新技术认知实习报告(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新技术认知实习班级:电子1001学号:03姓名:秦雯指导教师:包亚萍2013年12月-7新技术认知实习报告新技术认知题目:物联网内容和要求:根据所选的课题进行相关技术的调研,相关文献的查阅、阅读,了解该技术,并完成技术认知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但不只局限于以下方面:1)新技术的起源及背景;2)新技术的发展历程;3)新技术的应用场合;4)新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5)新技术的局限性;6)新技术的发展前景;7)对该技术的主观观

2、点;8)小结;9)参考文献。-7新技术认知实习报告一:物联网的概述与起源物联网“IOT:InternetOfThings”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大学于1999年提出的。早期的物联网是依托射频识别(RFID)技术等的物流网络,是指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目的是让所有的物品都与网络连接在一起,方便识别和管理。1990年物联网的实践最早可以追溯到1990年施乐公司的网络可乐贩售机——NetworkedCokeMachine。199

3、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KevinAsh-ton教授首次提出物联网的概念。1995年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一书中也曾提及物联网,但未引起广泛重视。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立了“自动识别中心(Auto-ID)”,提出“万物皆可通过网络互联”,阐明了物联网的基本含义。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提出传感网络技术将是未来改变人们生活的十大技术之首。2004年日本总务省(MIC)提出u-Japan计划(泛在日本),该战略力求实现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连接,希望将日本建设成一个随时、随地、任何物体、任何人均可连接的

4、泛在网络社会。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引用了“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的定义和范围已经发生了变化,覆盖范围有了较大的拓展,不再只是指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2006年韩国于确立了u-Korea计划(泛在韩国),该计划旨在建立无所不在的社会(ubiquitoussociety),在民众的生活环境里建设智能型网络(如IPv6、BcN、USN)和各种新型应用(如DMB、Telematics、RFID),让民众可以随时随地

5、享有科技智慧服务。2009年欧盟执委会发表了欧洲物联网行动计划,描绘了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前景,提出欧盟政府要加强对物联网的管理,促进物联网的发展。2009年1月28日,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与美国工商业领袖举行了一次“圆桌会议”,作为仅有的两名代表之一,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智慧地球”这一概念。2009年8月,温家宝“感知中国”的讲话把我国物联网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开发推向了高潮,无锡市率先建立了“感知中国”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运营商、多所大学在无锡建立了物联网研究院。物体中,然后将“物联网”-7新技术认知实习报告与

6、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这个整合的网络当中,存在能力超级强大的中心计算机群,能够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础上,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7新技术认知实习报告二:物联网的结构划分与特征1、感知层:全面感知,利用RFID、传感器和二维码等随机地获取物体的信息。2、网络层:可靠传递,通过各种电信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3、应用层:智能处理,

7、利用云计算,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的控制。三:物联网的应用场合与典型案例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环境监测、路灯照明管控、景观照明管控、楼宇照明管控、广场照明管控、老人护理、个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监测、食品溯源、敌情侦查和情报搜集等多个领域。物联网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具体地说,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然后将“物

8、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这个整合的网络当中,存在能力超级强大的中心计算机群,能够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础上,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