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147491
大小:6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0
《探究国家治理中的社区定位及衰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究国家治理中的社区定位及衰落社区一词是舶来品,但是中国的社区实践却伴随着历史兴衰一直存在。在古代,人们聚居生活形成的村落共同体就是自然形成的社区。古人有句话叫郡县治则天下安。但是在中国的传统政治中,国家政权机构一般只延伸到县一级,是所谓国权不下县。既然国权不下县,是怎么做到郡县治的呢?主要依靠的是一个个基层社区的自治。尤其是宋代以后宗族社区的发展和完善,使其具有强大的治理能力,人们遇到的各种矛盾和不公正大多可以在自己的宗族社区中得到解决,基本无需去找政府(县衙)。于是,传统的官僚体系得以以极低的行
2、政成本维系其政治统治。 新中国建立后,依靠血缘和宗族形成的自然社区被当作封建主义打倒,却通过共产党组织,在农村的生产队和大队中,在城市的单位中,将广大人民组织起来,建立了新的、更为强大的社区。但是,过高的集体化程度、过于强调公而抑制私,泯灭了上千年的小农传统,降低了个体积极性。然而,矫枉过正、物极必反,最近二三十年则是迈向了另一极端,个体绝对主导,城乡社区不断衰弱。 最近二三十年城乡社区的衰弱,引发了一系列恶果。维稳压力巨大、治理成本高昂,认同缺失、道德水平下降等诸多问题的根源,都与当代城乡社区
3、的衰弱紧密相关。但在当下的实践中,社区工作只是我们日常行政工作的普通一环,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导向和方法也存在诸多偏差。这首先源于我们对社区在中国政治和社会治理中的定位不够明晰。本文认为,社区是社会稳定的基本保障,是社会公德的主要,是实现民主的关键场域,是弥补和平衡科层体系的有效途径。总之,社区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和中国政治长治久安的基础。 一、社区是社会稳定的基本保障,社区的衰落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急剧增加、社会治理成本大幅上升 对于社会治理而言,社区的首要意义在于它是协调问题、
4、解决矛盾、维持秩序和维护稳定的基本场域。在这方面中国有着丰富的传统治理资源。在中国古代,大的王朝寿命平均是两三百年,是什么维系了数百年的政治统治?是广大乡村自然形成的社区。通过乡村社区中的领袖人物(如族长)、经济基础(如族田),以及一系列的道德规范(如族规民约),人们所遇到的绝大多数矛盾和纠纷都能够在社区中得以解决。闹到衙门的官司相当少,以至于一个县官竟能兼听全县的诉讼。例如,北宋江州陈氏的《江州陈氏义门家训》规定,夫讼者,逞刁顽以求胜,非盛德也。破家亡身实始于此,凡我子姓于纤芥小岔,务宜含忍。倘有
5、不平,在宗族,则具颠末诉之族长,从公以辩曲直。我们由此可以看出,倘有不平,可直接在自己的宗族中得到解决,社区领袖会以公心来明辨是非曲直,这样就无需把事情闹到县衙。 在当代社会,社区更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维系社会稳定的安全阀。由于处于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多元化,社会纠纷频发、利益矛盾凸显。尤其是人们遇到的纷繁复杂的矛盾和纠纷,如家庭失和、噪音扰邻、低保分配、环境卫生脏乱差等,如果得不到及时回应和解决,则可能小事拖大、大事拖炸。那么这类群众日常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如何解决呢?在实践中,我们发现,通过党和政
6、府的科层体系很难解决,因为科层体系主要解决的是发展的大事,难以解决每家每户发生的五花八门的矛盾纠纷。即便政府做到了全覆盖,通过行政手段来解决矛盾、维系社会稳定,成本也是极其巨大的。人们遇到的各式各样的矛盾和问题,也不可能完全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因为很多问题并不完全是法律问题,即便走法律渠道,也是成本高昂,得不偿失,或者法不责众,执法艰难。 如何解决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依靠社区是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方式。在社区中,通过面对面的对话和情感交流,通过社区领袖的公正调解和社区群众的积极参与,
7、可以真正将矛盾化解在社区,从而实现社会稳定。著名的枫桥经验,就是通过在社区中,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参与调解,才实现了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在社区,实现社会稳定的理想效果。在国外,社区也同样发挥着维系社会安全和稳定的作用。美国社会学会前主席艾兹奥尼(AmitaiEtzioni)认为:政府和法律在解决社区安全和稳定方面的问题时,效果总是不如人意,但是通过组织社区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邻里守望可以相互照看邻居的老人、小孩的安全和财产安全,公民巡逻可以通过组织志愿者在社区进行巡逻以增强社区安全和稳定。 为什
8、么最近二三十年维稳成为突出问题呢?其根源正是在于当代社区的衰弱。从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社会不稳定因素急剧增加,上访、群访、群体性事件频发,地方政府维稳压力巨大。有学者将近些年的上访行为主要分为三类:政府侵害民众的维权型上访,民事纠纷为主的治理型上访,专门为获利而上访的谋利型上访,并对税费改革前后上访行为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无论是税改前的维权性上访,还是税改后治理型上访或谋利型上访,其根源都在于社区的衰落。自上个世纪80年代后,伴随公社体制的终结和包产到户的实行,在解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