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域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县域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ID:11140405

大小:20.53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0

关于县域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_第1页
关于县域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_第2页
关于县域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_第3页
关于县域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_第4页
关于县域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县域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关于县域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农村金融服务无疑是重要一环。为了解县域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情况,**市银监分局调研组深入*县的金融机构、企业,农户家庭进行了专题调研。一、县域经济结构及金融支农现状分析(一)基本县情。*县属“八山半水一分田,还有半分是家园”的山区农业小县,面积857平方公里,人口9.8万,其中农业人口8.4万人,占85.7%。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发展旅游业,2000年县内的西递、宏村被联合国教科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县古民居”的知名度日益扩大,成为了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旅游业逐渐成为拉动和发展*县经济的主要力量,并

2、带动了基础设施的建设,服务业和工业经济也逐步发展,三产比重渐趋优化。(二)县域经济发展情况。一是工业基础不断夯实。从2000年到2005年,工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23%,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32%提高2005年的36%,支撑县域工业核心的两大产业——茧丝绸和罐头加工构筑了*县工业的基础,并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其加长的产业链成果也惠及了更多的农民,从2000年到2005年,农民的人均纯收入由2126元提高到了2996元。二是农业结构调整平稳。从2000年到2005年,农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8.3%,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36.7%降到2005年的27.4%

3、,优势农业做大做强,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和园区农业逐步发展,“一村一品”、“一区一业”和全民创业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自然环境和传统农业产业优势,使农民逐步摆脱了单纯外出打工的就业方式,自主创业、就地进工厂、从事服务业以及发展特色农业等就业模式正在形成。三是旅游业逐渐成为主导产业。“皖南古民居”的品牌优势带动了*县旅游业和旅游服务业的发展以及基础设施的完善,并以此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从2000年到2005年,三产增加值年平均增长25%,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31.3%提高2005年的36.6%,旅游业对三产直接贡献率达58%,加上其间接效益(国家基础投资、外来投资、宾旅馆、

4、餐饮业等),其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32.6%。四是制约发展的因素仍然存在。传统的生产方式仍然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农民小富即安的观念难以根本转变,结构调整任重道远;小企业发展缓慢,工业发展的制约条件(如熟练工人、产品技术含量、发展环境等)没有得到进一步改善。(三)金融支农现状。积极性因素:一是信贷投入不断增加。全辖信贷净增额由2000年的负606万元增加到2005年10262万元,特别是农村信用社由2000年的165万元增加到2005年的6388万元,增加了38倍。二是农村资金宽裕。全辖存差由2000年的29809万元扩大到2005年的72646万元,其中银行机构扩大了2倍多。三是

5、信贷品种增加。农村信用社在原来小额信用贷款、联保贷款、农业贷款的基础上,开发了青年创业贷款,小额抵押担保贷款等适合农民创业和发展生产的贷款新品种。四是新农村建设规划已起步,多方协调机制建立。政府制定了区域新农村建设规划,财政、金融、外资和民间投资等多元化投资渠道逐步建立,基于本地优势和特色的发展新农村模式正逐步推行,农民的主动参与性和发展的积极性正被充分调动起来。存在的不足:一是辖区金融相关比率低,农业更低。2005年信贷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24%,农业贷款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仅是5.8%,反映出金融对农业的投入存在不足,金融对经济的贡献率偏低,也反映出金融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

6、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二是新农村建设资金供应总量不足。县域银行机构(含邮政储蓄)现在更像一个大储蓄所和资金上存机构,它占用了辖内大部分存款资源,使得存差不断扩大,2005年达到了59919万元,是当年新增存款的3.4倍,其中邮政储蓄19482万元,占全辖存款总额的19%,占全辖存差的27%。而信用社存款增加额仅为银行机构的一半左右,却承担辖区内几乎全部贷款,使得信用社“一农难支三农”,力不从心。三是金融机构品种单一和网点收缩,新农村建设需要的金融服务广度和深度受到很大限制。农民的满意率较低,2005年辖内机构数为27个,比2000年减少了14个。四是信贷结构失衡。一方面小额农贷需求不

7、旺。传统农业对于信贷资金的需求很小,基本可以自给,或通过民间借贷方式解决;另一方面新兴产业的资金需求日益加大。如农村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高效农业、农业基础设施,农业观光旅游以及乡村旅游景点的开发和旅游产品的加工等小企业的发展又因难以满足贷款条件而遭遇融资瓶颈。二、县域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难点分析一是县域金融体系单一,难以承担新农村建设的多样性投入需求。一方面是县域缺少开发性金融的支持,致使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投入和农业开发性投入低;另一方面是国有商业银行机构信贷集中、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