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曼纽尔·康德:“我受命运的指使,爱上了形而上学”

伊曼纽尔·康德:“我受命运的指使,爱上了形而上学”

ID:11134114

大小:35.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10

伊曼纽尔·康德:“我受命运的指使,爱上了形而上学”_第1页
伊曼纽尔·康德:“我受命运的指使,爱上了形而上学”_第2页
伊曼纽尔·康德:“我受命运的指使,爱上了形而上学”_第3页
伊曼纽尔·康德:“我受命运的指使,爱上了形而上学”_第4页
伊曼纽尔·康德:“我受命运的指使,爱上了形而上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伊曼纽尔·康德:“我受命运的指使,爱上了形而上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伊曼纽尔·康德:“我受命运的指使,爱上了形而上学”伊曼纽尔·康德:“我受命运的指使,爱上了形而上学”伊曼纽尔·康德:“我受命运的指使,爱上了形而上学”伊曼纽尔·康德:“我受命运的指使,爱上了形而上学”伊曼纽尔·康德:“我受命运的指使,爱上了形而上学”伊曼纽尔·康德:“我受命运的指使,爱上了形而上学”伊曼纽尔·康德:“我受命运的指使,爱上了形而上学”  从前,有一个单身汉,他从没离开过自己的家乡,却是个地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他身高米,常年身体孱弱,却精通筑城工程学、火炮制造术和军事学;他家里仅有一幅卢梭的画像,只偶尔听一下军队进行曲,却

2、比任何艺术家更懂绘画和音乐;他没谈过恋爱,却有不少女性找他咨询情感问题。他就是伊曼纽尔·康德。  康德是哲学史上的一座高山。如果将西方的哲学著作付诸一炬,只留下两个人的作品的话,那么一个是柏拉图,另一个就是康德。然而,尽管康德处于哲学的转型阶段,尽管连叔本华那样的天才都认为康德作品具有“辉煌的枯燥性”,事实却是,一个人要想入哲学的门,最好从康德开始,而非从古希腊哲学顺次学起。即便一个人不想系统地研究哲学,只是为了解决人生的困惑而读点什么,康德也是很好的选择:阅读是痛苦的,但回报将是丰厚的;所有接触过西方思想史的人都听过这样一句预言:

3、“读了康德,你的整个世界将天翻地覆。”这句话一定会应验,只要下定决心去研究三大“批判”。  痛苦的求学  康德出生于1724年4月22日,父亲为他取名伊曼纽尔,在希伯来语意为“上帝与我们同在”,再加上他的生日处在金牛座这一“哲学家星宫”中,丝毫不奇怪,他在日后会自豪地言道:“我受命运的指使,爱上了形而上学,尽管它很少对我有所帮助。”形而上学作为“第一哲学”,总是穷究万物背后的本质;形而上学家只关心永恒,灵魂与上帝是他的主要话题,对于终将逝去的物质世界则充满蔑视:它归根结底源自人类对生命短暂的不甘。康德就这样与形而上学热恋,痛苦而缓慢

4、地登上一座座孤独而圣洁的高峰。  康德的父亲老康德是个马鞍匠,属于手工业阶层,他和妻子安娜一共生有九个孩子,然而只有四个存活了下来,伊曼纽尔也就成了他们最大的儿子。然而,伊曼纽尔的身体非常虚弱,父母一直担心他有早夭之虞,所以从小他就特别关注自己的身体,成年之后还研究出一套十分有效的养生学,得以活到80岁高龄,而那个时代的人一般寿命只有50多岁。联盟  康德上的是一所叫做“腓特烈中学”的教会学校,他在那儿度过了8—16岁的时光。学校给小孩子们设置的课程令人咂舌:六点钟以前学生就得集合进行早祷,七点开始上课,一直到下午四点。学生被要求学

5、习宗教课、教会史、希伯来语、古希腊语、拉丁语、哲学,还有数学、音乐、法语和波兰语等等。可以想象,康德的童年一点都不快乐。37岁时有一个同窗写信给他:“30年了……30年前我们一同在狂热分子们严厉而有益的管教下苟延残喘。”这种口气不像是发小在回忆童年,倒像两个退伍老兵一起回想当年在猫耳洞躲避枪林弹雨的情景。  痛苦归痛苦,小康德还是以自己的毅力和聪慧克服了这些不利因素,年年都得第一,只有在毕业会考的时候拿了第二。在幼时教育这方面,哲学家和文学家往往形成对立的两端:哲学家一般学习非常好,而文学家在学校期间往往熊傻呆萌;哲学家中不乏像边沁

6、那种还不会走路就开始读英格兰史的神童,文学家中也存在像福克纳那种还不会说话就会喝酒的混子。总之,康德是个好孩子。他从小意识到,工作是使生活得到快乐的最好方法;一个勤奋的人可以摆脱对别人的依赖,也不必迎合别人:“人要是懒惰成性把自己变成了蛆,那他就不要抱怨人们用脚践踏他。”  康德16岁从腓特烈中学毕业,顺利升入哥尼斯堡大学。当时专业设置的“阶级性”是很强的:神学、法律和医学是三个高级学科,哲学则是“神学的婢女”。我们不知道康德当时选择了什么方向,但他兴趣十分广泛,尤其他的老师克努岑是个研究英国自然科学的专家,他激发了康德对牛顿的兴趣

7、。很有可能康德是逐渐发现自己对哲学的兴趣的。  就“天才”这个词所暗示的年龄,康德可能不符合条件的规定:他那庞大的哲学系统是在40岁以后才开始建构的。然而正如物体的质量越大,就越不容易启动;康德的体系太重要、太宏大了,需要长时间的前期准备才能开工。  风雅的老师  从受老师喜欢的好学生,到一个独立思考的人,这需要惊险的一跃。完成这次跳跃的是他不成功的第一篇作品《论活力》。这篇论文试图解决笛卡尔和莱布尼兹在动能公式方面的分歧:按照笛卡尔的公式,动能同速度成正比,而按照莱布尼茨的公式,动能则与物体的速度的平方成正比。现在的初中生都知道了

8、,后者是正确的。年轻的康德却认为两个都有道理,于是遭到了莱辛的嘲笑:“康德扛起了重担/打算教诲整个世界/他要测量活力/可他本人却力不从心。”那时的康德还是个学生,竟胆敢染指权威们的核心争论。诚如维特根斯坦所言:“人要是不能时不时地做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