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111599
大小:3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0
《课程改革后学生究竟学什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课程改革后学生究竟学什么?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319更新时间:2010-5-49:53:05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显然极大丰富了课程目标的内涵。但目前课改实践中出现了或可能出现一些与之偏离的现象,比如学知识仍然是占主导地位甚至是唯一的理念、“无理由”的“求知”企求,等等,而课程中的“人”与知识的关系偏颇则是导致这些现象的深层原因,因此,回归人在课程中的中心地位是课程内容体现新课程目标精神的内在要求。“学什么”是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只注重知识的时候,“学什么”主要只有选择哪些知识及其组合这一层含义,尽管
2、这一工作也比较困难,但因为知识的同质性,所以“学什么”性质上仍然相对简单。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规定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强调“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依笔者的理解,这明显丰富了“学什么”的含义,即在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增加了“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更为深刻的内容。从某种程度上讲,增加的这层含义更体现了新课程的精神。然而,与前一层含义相比,由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之间不再同质,因而也不再简单地只是知识
3、选择,其性质要复杂得多。正因其复杂,目前的课程改革出现了或可能出现一些令人忧虑之处,需要给予足够的关注。本文的讨论正是从这里展开。一、课程目标难以真正实现是当前课程改革要注意的突出问题《纲要》阐明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其中特别强调,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核心内涵是要求在任一具体课程内容的学习中,学生能同时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多位一体”地获得进步。那么,在实践中,学生到底是不是这样学的呢?深入到课改实践中的一些场景会发现,情况难尽然如此,其中
4、最为突出的就是经常出现以一种过于狭窄的“求知”兴趣异化新课程改革目标要求的现象。较为突出的有这样两个方面的偏差:第一,在新课程有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多位一体”观念的关系理解和践行上,学知识仍然是占主导地位甚至是唯一的理念。首先,在这种理念下,有的教师的体会就是认为,新课程在内容上与以前并没什么不同,还是那些知识、技能、品德等东西(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技能”、“品德”也主要是指独立于学科知识之外的技能性知识和品德性知识),要说新就主要在于所提倡的新的学习方式,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可能会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那些东西。这样一来,在他们看来实施新课程势必导致课程内容选择的困惑。一方面,
5、他们认同甚至向往新课程所提出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和内涵丰富的教学内容,但另一方面又认为那样会耽误时间,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进而影响考试成绩。因为这样,就出现了“开始新奇,然后观望,最后老样”的局面,仍然为了考试而奋斗。其次,在实践新课程要求的学习方式上,较多地是单纯地寄望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现场情境发挥,而很少考虑挖掘课程文本所蕴涵的“多位一体”意谓。比如,关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养成,就主要是在课堂上的小组活动中来培养的,而这其实只能说是一种课程学习过程中顺带的东西(也可说是“偶然学习”到的内容),与通过挖掘课程内容本身蕴涵的合作意识意谓来引导学生并不相同,因而并不是“多位一体”要求的原义。这
6、虽然与过去的课程教学中全然把知识教学与其它方面的培养分离有所不同──从某种角度看还是一种进步,但两者也并无实质性区别,甚至可以认为是把过去暴露着的“分离”巧妙地掩饰起来了,进而也遮蔽了新课程要求的本意。第二,也是更为深刻的一点表现,就是“无理由”的“求知”企求。学习方式或“怎样学”是直接关涉“学什么”的一个重要问题,学习方式的变革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也在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重视,研究性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被普遍推崇。但是,透过当前学习方式变革的热闹场面不难发现,许多人们追求的研究性学习其实是一种为“研究性”而研究性,而不注重引导学生是否有关于“为什么”要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准备的学习。这种研究
7、性学习看起来是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综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会研究的能力,但其中的学生仍然还是不知道为什么要去发现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甚至会认为这更费时,还不如老师把知识的结论直接教给他们省事。因此,这种研究性学习其实还是“无理由”的,与过去单纯强调知识学习没什么实质性差别,还是“要我学”的境界。它们之间的区别仅在于,人们对过去的学习方式的追问是“为什么要接受这些知识”,现在的追问是“为什么要研究这些知识”。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