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109735
大小:5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0
《隧道综合设备洞室技术交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青荣城际铁路技 术 交 底 书 编号:工程名称虎山隧道施工单位(队、组、班)隧道架子队六工班交底内容综合防排水技术交底编制单位中铁十七局青荣铁路指挥部第二项目部编制人职务/职称技术员审核人职务/职称技术主管交底接受人交底日期青荣城际铁路技 术 交 底 书 编号:工程名称虎山隧道施工单位(队、组、班)隧道架子队六工班交底内容综合防排水技术交底编制单位中铁十七局青荣铁路指挥部第二项目部编制人职务/职称技术员审核人职务/职称技术主管交底接受人交底日期青荣城际铁路技 术 交 底 书 编号:工程名称虎山
2、隧道施工单位(队、组、班)隧道架子队六工班交底内容综合防排水技术交底编制单位中铁十七局青荣铁路指挥部第二项目部编制人职务/职称技术员审核人职务/职称技术主管交底接受人交底日期青荣城际铁路技 术 交 底 书 编号:工程名称虎山隧道施工单位(队、组、班)隧道架子队六工班交底内容综合防排水技术交底编制单位中铁十七局青荣铁路指挥部第二项目部编制人职务/职称技术员审核人职务/职称技术主管一、综合洞室间距单侧500m,双侧交错布置。于线路左侧改DK448+300、改DK448+805;线路右侧改DK448+550处各设置一个综合洞室。余长电缆腔与专用洞室合设。隧道综合洞室
3、容积为5000㎜(进深)×4000㎜(宽)×2800㎜(到拱顶)。该尺寸要求均为净尺寸,并考虑突出物的影响。隧道正洞和综合洞室正交,洞室方向垂直于线路方向,相接处可采取正洞处预留洞室位置,并加强监控量测,加设锁脚锚管,确保安全;或采取先正洞钢架贯通后开凿洞室的方案。二、格栅钢架在初喷4㎝混凝土后架设,架设完毕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洞室与正洞相交处格栅钢架密排3榀。格栅钢架纵向间距1.0m,格栅钢架之间通过Φ22连接筋相连,连接筋长1.1m,环向间距为1.0m,单排布置。格栅钢架与初喷混凝土间要求密切接触,空隙处应用混凝土垫块楔紧。三、综合洞室拱、墙、背板敷设防水板加土工布,洞室防水板与隧道防
4、水板衔接外进行双缝焊接,环墙角设置HDPE50单壁打孔波纹管与隧道纵向盲管连通。四、当洞室设置与Ⅳ级围岩地段时,洞室配筋采用Ⅱ-Ⅱ断面形式,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其余采用素混凝土衬砌。当洞室设置于黄土Ⅳ、Ⅴ级围岩地段时,基底采用三七灰土换填夯实,换填厚度为50㎝。五、综合洞室混凝土等级:喷射混凝土:C25(24h强度≥10MPa)供墙、边墙、底板:C35钢筋砼隔墙:C30混凝土,电缆槽槽身:C30混凝土电缆槽盖板:C35钢筋混凝土(预制)电缆余长腔铺面板:C30混凝土。六、隧道综合洞室内侧壁预留2个接地端子或母排并预埋引接钢筋与电缆槽壁纵向接地钢筋链接,分别供通信、电力设备等接地使用。交底接受人
5、交底日期技 术 交 底 书 编号:工程名称虎山隧道施工单位(队、组、班)隧道架子队六工班交底内容综合防排水技术交底编制单位中铁十七局青荣铁路指挥部第二项目部编制人职务/职称技术员审核人职务/职称技术主管综合洞室间距单侧500m,双侧交错布置。于线路左侧改DK448+300、改DK448+805;线路右侧改DK448+550处各设置一个综合洞室。余长电缆腔与专用洞室合设。隧道综合洞室容积为5000㎜(进深)×4000㎜(宽)×2800㎜(到拱顶)。该尺寸要求均为净尺寸,并考虑突出物的影响。隧道正洞和综合洞室正交,洞室方向垂直于线路方向,相接处可采取正洞处预留洞室
6、位置,并加强监控量测,加设锁脚锚管,确保安全;或采取先正洞钢架贯通后开凿洞室的方案。三、格栅钢架在初喷4㎝混凝土后架设,架设完毕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洞室与正洞相交处格栅钢架密排3榀。格栅钢架纵向间距1.0m,格栅钢架之间通过Φ22连接筋相连,连接筋长1.1m,环向间距为1.0m,单排布置。格栅钢架与初喷混凝土间要求密切接触,空隙处应用混凝土垫块楔紧。四、综合洞室拱、墙、背板敷设防水板加土工布,洞室防水板与隧道防水板衔接外进行双缝焊接,环墙角设置HDPE50单壁打孔波纹管与隧道纵向盲管连通。五、当洞室设置与Ⅳ级围岩地段时,洞室配筋采用Ⅱ-Ⅱ断面形式,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其余采用素混凝土衬砌。
7、当洞室设置于黄土Ⅳ、Ⅴ级围岩地段时,基底采用三七灰土换填夯实,换填厚度为50㎝。六、综合洞室混凝土等级:喷射混凝土:C25(24h强度≥10MPa)供墙、边墙、底板:C35钢筋砼隔墙:C30混凝土电缆槽槽身:C30混凝土电缆槽盖板:C35钢筋混凝土(预制)电缆余长腔铺面板:C30混凝土。隧道综合洞室内侧壁预留2个接地端子或母排并预埋引接钢筋与电缆槽壁纵向接地钢筋链接,分别供通信、电力设备等接地使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