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10174
大小:1.41 MB
页数:6页
时间:2017-11-07
《继志斋刊_重校北西厢记_考述_陈旭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1年9月古籍整理研究学刊Sep.2011第5期JournalofAncientBooksCollationandStudiesNo.5继志斋刊《重校北西厢记》考述陈旭耀---------------------------------------------------------------------------------------编者按:继志斋刊《重校北西厢记》是《西厢记》明刊本中的重要善本之一,现仅日本内阁文库有收藏。国内学界由于较难获见,对此刊本的认识存在偏差。笔者因师缘得见此刊本真面目。本文认为,继志斋刊本是《西厢记》刊刻史上另一重要明刊
2、本——龙洞山农刻本的覆刻本,今已失传的龙洞山农刻本可藉之予以了解。继志斋刊本的更早源头可以上溯到今存最早的完整刊本——弘治岳刻本,以它为代表的“重校北西厢记”一系刊本,已经构成了明刊《西厢记》中的一大系统。并且它对后来的刊本如凌濛初校刻本,闵遇五校刻“会真六幻”本等均有着重大影响。关键词:《西厢记》;继志斋刊本;龙洞山农;弘治岳刻本中图分类号:G25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1017(2011)05-0032-06------------------------------------------------------------------
3、---------------------万历二十六年(1598),秣陵继志斋主人陈邦泰刊行了《重校北西厢记》,同时还刊行了《重校琵琶记》,成为明代戏曲刻书史上的“西伯合刊”本之一。陈邦泰,字大来,秣陵(今南京)人,生平事迹不详。他所经营的继志斋书坊,刻书极多,尤以刊行①戏曲等通俗书刊出名。这本《重校北西厢记》在《西厢记》的版本史上,意义重大,价值甚高,但由于此书仅日本内阁文库有收藏,国内学者难以见识其真面目。业师黄仕忠教授数年前从日本访得此珍贵善本,并将该书照片资料转赠与我,因此,笔者才有幸得以详阅此人间孤本。②有关此本的版式特征、基本内容、所收附录等,拙著
4、《现存明刊〈西厢记〉综录》已作详尽介绍,这里不再赘述。本文拟重点讨论继志斋刊本与之前刊本的关系,以及它对后出刊本的影响等,管窥之见,难免不当,乞望学界前辈不吝指正。一、龙洞山农及其《刻〈重校北西厢记〉序》继志斋刊《重校北西厢记》(以下简称继志斋刊本)卷首附有龙洞山农所撰《刻〈重校北西厢记〉序》一篇,其文如下:词曲盛于金元,而北之《西厢》、南之《琵琶》尤擅场绝代。第二书行于众庶,所谓“童儿牧竖,莫不眩耀”,而妄庸者率恣意点窜,半失其旧,识者恨之。顷《琵琶记》刻于河间长君,其人学既该涉,复闲宫徵,故所雠校,号为精惬,盖词林之一快矣。北词转相摹梓,踳驳尤繁,唯顾玄纬
5、、徐士范、金在衡三刻,庶几善本,而词句增损,互有得失。余园庐多暇,粗为点定,其援据稍僻者,略加诠释,题于卷额,合《琵琶记》刻之。风雨之辰,花月之夕,把卷自吟,亦可送日月而破穷愁,知者当勿谓我尚有童心也。万历壬午夏龙洞山农撰,谢山樵隐重书于戊戌之夏日①今存继志斋所刊戏曲,还有《新镌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杂剧》、《新镌杜牧之诗酒扬州梦杂剧》、《新镌铁拐李度金童玉女杂剧》、《重校窃符记》、《重校红拂记》(万历辛丑(二十九年,1601)年刊)、《重校旗亭记》(万历癸卯(三十一年,1603)年刊)、《重校义侠记》(万历壬子(四十年,1612)年刊)等。②《现存明刊〈西厢记〉综
6、录》一书已由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出版。收稿时间:2011-03-08作者简介:陈旭耀(1968—),江西乐安人,文学博士,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古代戏曲史及戏曲文献的研究。·32·此《序》首先对当时的戏曲,尤其是《西厢》、《琵琶》的传播作了一番简要的评价,对二剧被“恣意点窜”,深表其恨。所幸《琵琶》已有河间长君校刻本,而《西厢》虽也有顾玄纬、徐士范、金在衡三刻可勉强称善,可究竟得失互见。因此,撰者才乘“园庐多暇”之际,“粗为点定”,并对文中用语偏僻者,稍作解释,合河间长君所校《琵琶记》刊行,世间方有此《重校北西厢记》也。此《序》还是李贽著名的《
7、童心说》①之引发者,业师对此已有发明,可参考。②有关龙洞山农其人,学界已有考证,即明代隆万间泰州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焦竑(1540-1620)。《西厢记》明刊本中的龙洞山农刻本即由此《序》拈出,从《序》文中可知,当年龙洞山农是将《琵琶》、《西厢》二剧合刻,并谓《琵琶记》乃河间长君所校。而今存继志斋《重校琵琶记》卷首恰有河间长君撰于嘉靖戊午年(三十七年,1558)的《刻〈重校琵琶记〉序》一篇,并注明“万历戊戌大来甫重录”。可见,此③《琵琶记》正是河间长君所校。综合这些文献信息可推知,继志斋刊本就是龙洞山农刻本的覆刻本。因此,已经失传的龙洞山农刻本,当可借继志斋刊本
8、来了解其面目。继志斋主人陈邦泰与龙洞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