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规划

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规划

ID:11097164

大小:81.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10

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规划_第1页
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规划_第2页
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规划_第3页
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规划_第4页
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一、基本情况我镇属城关镇,镇区面积270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8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5万余人,由汉、哈、维、回等8个民族组成。其中农业人口1.48万人,有耕地2.45万亩,草场29.15万亩。六届五中全会做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我镇从自身实际出发,通过理清发展思路,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发展环境,促进了城关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和谐文明,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二、新农村建设规划情况一)指导思想: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

2、村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加快业优化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基地,全面实施富民强镇战略,搭建长期稳固的经济支柱,构筑和谐、文明、富裕的新源镇。二)努力方向:1、发展壮大三大产业即:房地产业、城效副食品产业、奶业。2、做大做强六个基地,实施“一村一品”战略,即:蔬菜基地、花卉苗木基地、生猪养殖基地、育肥基地、养禽基地、奶业基地。3、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6.8,住房面积增加25-10平方米,生活水平明显提高。4、文明村镇创建活动达100,“十星级文

3、明户”达80以上。5、村级水网和绿化建设全面覆盖,环境卫生整洁舒适。6、“一事一议”管理民主。三)“十一五”期间阶段性标准情况1、加强农牧民文化素质和科技文化水平的学习和普及,每年按20的比例增大,5年后普及率达100,掌握2-3门新技术,农牧民素质明显提高,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2、每个村的支柱产业实现,发展潜力明显,农牧民生产收入保障,生活宽裕。3、村容村貌明显改变,文明程度已经提升。四)农牧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想法1、国家投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水利投入。2、引进经济支柱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和个人收

4、入。3、丰富文化娱乐活动,加强教育设施投入。4、解决养老、就医、子女上学的问题。五)五年内村容村貌、住房标准:现状:脏、乱、差普遍存在,土房、危房、老砖房较多,人均住房面积在10-15平方米。措施:1、完善小康村、整体推进,逐步从城镇中心向四面延伸,加强中心区道路,水网、环境卫生建设,5年内,3个小康村道全部硬化,水网设施齐备,其余3个村道柏油化,确保村道平坦,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2、结合抗震安居工程,对所有土房,旧房改造,统一规划,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1.5平方米。六)小康村建设1、完善小集体阵地建设,配齐配优

5、现代化办公设备。2、壮大、稳固小康村“一村一品”的产业。3、把农村清洁能源工程,抗震安居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家庭文明工程全面普及。二、发展农业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一)镇经济发展状制约因素:优势、潜力现状:2005年末,生产总值6.4亿元,年均增长22.6,第一产业总产值5049万元,年均增长9.5;二产:3169万元,年均增长21.4;三产18474万元,年均增长12.18,牲畜存栏数为58639头(只)。五年来,共招商引资1.6亿元。制约因素:1、缺乏资金投入;2、农牧民文化素质低;3、信息面窄,科

6、技服务水平低。优势和潜力:1、城镇地缘优势;2、水土、草场、牲畜优势;3、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已已具基础;4、二、一产业、人力资源丰富。二)今后发展思路、目标、计划、措施思路:发展壮大三大产业(房地产业、城郊副食品、奶业),做大做强六个基地(蔬菜基地、花卉苗木基地、生猪养殖基地、育肥基地、养禽基地、奶业基地),实现两大突破(农村经济和劳动力转移)。措施:实施“一村一品战略”。一是蔬菜产业建设,在规范一村温室蔬菜基地建设的基础上,采取土地置换等手段,通过政府担保小额贷款和组织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形式,吸引懂技术、会经营

7、的种植户前来投资,使别斯托别村温室蔬菜种植达到1000亩以上,团结村陆地蔬菜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蔬菜供应量不仅要满足本县的需求,还要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栽培技术,在蔬菜品质上作文章,创出自己的品牌,打入全疆的市场;二是做好产业结构调整,以二村和六村为重点,大力发展农区养殖业,提高土地利用率,要通过政府引导、典型示范,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到2010年达到每亩地2只标准畜,农区牲畜达到5万只;三是发展奶业产业带,在现在已经形成的沿316省道“两点一线带全面”的奶业产业带的格局下,通过与企业合作,成立专业合作组织,

8、引进优良品种,规范产业带12全文查看建设,提高产业化水平,把玉什布拉克村建成全县的奶源基地;四是培育、扶持养殖大户,建立“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的专业育肥公司,形成以托海村为重点的育肥产业带;五是以五村为重点,加大生猪养殖基地建设,在家庭养殖的基础上,真正把养猪协会的作用发挥起来,通过与县外公司行业联合,创办产品深加工企业,拓宽市场,年出栏生猪达到2万头以上;六是发展花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