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世纪文艺思想

浅谈中世纪文艺思想

ID:11095117

大小:1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0

浅谈中世纪文艺思想_第1页
浅谈中世纪文艺思想_第2页
浅谈中世纪文艺思想_第3页
浅谈中世纪文艺思想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中世纪文艺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中世纪神学下的文艺思想——文艺在神学中的发展摘要:中世纪的基督教文艺思想完全溶化在宗教神学之中。宗教教义就是政治信条,教会垄断了文化教育。当时《圣经》的词句在任何一个法庭上都具有法律效力,一切学术科学都成了神学的奴婢,一切文化艺术都被染上了宗教色彩。但是,在基督教逐渐成为中世纪欧洲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过程中,它与世俗文化之间形成了两种交融关系。同时,人们的思想也开始了解放,逐渐从宗教神学的禁锢中解脱出来。关键词:上帝信仰世俗文艺众所周知,基督教在公元4世纪被罗马帝国定为国教后,在奴隶主意识形态中即开始占据愈来愈大的比重。当日耳曼人在欧洲建立封建制国家的最初几百

2、年间,封建统治者对基督教的态度曾经历了敌视、容忍到支持的变化,使基督教成了适应封建制度需要的上层建筑和统治工具。1054年基督教内部东西两派正式分裂后,西派的天主教在中世纪欧洲各国思想领域中的地位进一步强化。正如恩格斯所说:中世纪只知道宗教和神学这一种意识形态,它“把意识形态的其他一切形式一哲学、政治、法学,都合并到神学中,使它们成为神学中的科目”。当时,西欧各国文化都为基督教神学所笼罩,哲学、文艺无不具有宗教的性质。宗教教义就是政治信条,教会垄断了文化教育。当时《圣经》的词句在任何一个法庭上都具有法律效力,一切学术科学都成了神学的奴婢,一切文化艺术都被染上了宗教

3、色彩。但是,在基督教逐渐成为中世纪欧洲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过程中,它与世俗文化之间形成了两种交融关系。同时,人们的思想也开始了解放,逐渐从宗教神学的禁锢中解脱出来。一、奥古斯丁——文艺归于教会在奥古斯丁看来,上帝是包括艺术在内的一切人类活动的目的,艺术的使命在于歌颂上帝和为教会服务,而文学艺术必须为宗教神学服务。例如,雕塑和绘画等造型艺术可以用来装饰教堂,诗歌和音乐等艺术应该赞美万物的创造者——上帝。基于艺术应该归于教会的思想,奥古斯丁提倡在创造艺术中,应该通过自然来歌颂神的理性、神的秩序和神的美。因此在他看来,荷马史诗描写了众多的神这是不能允许的,这是对惟一的神

4、——上帝的裘读。基督教宣扬禁欲主义,认为欲望是万恶之源。至于描写神的缺点,那就更不能令人容忍,因为缺点只属于人类,神是没有缺点的,缺点来自人的原罪,在神那里找不到根源。荷马史诗描写神的罪恶,掩盖了人的罪恶的本质,这是基督教教义决不允许的。他认为艺术如果支持基督教神学,服从宗教,就可以有益于人,在《上帝之城》中,奥古斯丁指出,大卫精于唱歌,酷爱音乐,但不是为了低级的官能快感,而是为了信仰,为了侍奉上帝。大卫的音乐,因为不同声音比例有序的和声在和谐的多变中使人如闻上帝之城中的井然有序,这就是好艺术的典范。而那些不符合基督教教义,只让人产生快感的艺术就是坏艺术。就如戏剧

5、,它宣扬七情六欲,一方面燃起人的欲火,一方面又使人产生虚假的怜悯,燃起尘世的欲望,使灵魂走向深渊。而产生怜悯的情感,只为庆幸自己不曾遭此厄运,是以别人的悲痛作为自己的乐趣,这和基督教要解救人的苦难的那种慈善的情感是完全不相容的,甚至腐蚀了人的灵魂。艺术也是虚假的,这种虚假的东西越是吸引人,对人的毒害就越大。如朱庇特被描述为执掌雷霆又一昧好色,虽然这是谎言而不是真实,但是故事本身却使人在这个假雷神的样板之下,犯真正的奸淫罪时有了借口。他引用西塞罗的话称荷马的这些虚构故事,是把凡人的种种品性移到神的身上,却不把神的品性移到凡人的身上。诗歌如此,连画也是这样。这就是艺术

6、为人树立伤风败俗的样板。总而言之,奥古斯丁的艺术理论始终是笼罩在他的基督教神学理论之下的。在奥古斯丁眼里,基督教教义就是文学艺术真实性的准绳,如果描写的人物、故事不符合基督教教义,就是不真实的、虚假的、有害的。他认为艺术家的作品应该来自上帝至美的法则,但艺术家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法则应该取自上帝;相反他们以自己的法则去追求世俗的东西,把世俗的东西当作真实,他们不了解在这种真实的背后,还有更高的永恒的真实,即上帝拯救人类的真实,天国地狱的真实。在奥古斯丁看来,这种不以上帝的法则创造艺术的人,自以为是“自由的”艺术家,其实只是世俗欲望的奴隶。二、阿伯拉——神学下世俗文

7、艺的挣扎阿伯拉年轻时,特别喜爱贺拉斯体颂歌,他也曾写过歌谣和爱情诗,歌颂他和哀绿丝的真挚爱情,后来收在《我的患难生涯》这部情书集中,他借哀绿丝的口充分肯定这些创作:“在哲理探讨的暇日—哀绿丝写道—你仿佛游戏似的写下许多形式优美的爱情诗,……常常为大家反复吟咏,你的姓名也为众口传颂不衰;甚至没有教养的人也因你的曲调的魅力而将你记忆不忘。因此你最能引起女人因恋爱你而叹息。这些歌曲大多是歌颂我们的爱情的,于是我也就很快地驰名各地,并招致许多妇女的嫉羡。还有什么美好的精神品质没有点缀过你的青呢?”阿伯拉对此虽然表示忏悔,但他认为他的爱情和诗歌都是“出于自然”这种自然的要求

8、,不但不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