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093597
大小:98.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10
《数字钟电路实习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数字电子钟实训报告》班级:铁道信号309-1学号:23号姓名:ZLL11目录一、实验目的…………………………………………3二、实验要求和安装要点(一)实验要求……………………………………3(二)安装要点……………………………………4三、实验仪器和器材…………………………………5四、实验原理1、各集成电路引脚图………………………………62、各集成电路性质…………………………………73、原理总图(数字电子钟逻辑图)………………8五、实验内容(步骤)………………………………9六、实验总结(一)、成果…………………
2、………………………10(二)、总结…………………………………………1011一、实验目的1.掌握数字电子钟的组装和调式。2.进一步掌握集成电路的应用。3.了解计数器、译码器和数码管的逻辑功能。4.熟悉各数码管各管脚功能。5.自己选材设计数字钟,实现时、分、秒的显示功能,能对数字钟进行校对调时间6.掌握十进制,二十四/六十进制计数器的设计方法7.通过了解数字电子钟的原理,掌握综合应用各单元电路的方法。二、实验要求和安装要点(一)实验要求:根据数字电子原理,用两个六十进制和一个二十四进制计数器、七段显示数码管六个及
3、各集成电路设计数字电子钟。①能够正常显示时钟②计数器具有清零的功能③实现自动校时校分的功能11(二)安装要点:1、首先整体布局,确定芯片安装布置位置。2、校正营脚,看清型号,缺口朝左。3、布线顺序、源线、地线→输入输出线。4、连线要求:布线短直,避免交叉,颜色正确(电源“+”用红色,电源“-”用黄线)。5、不得在通电情况下,拆装芯片及导线。6、第Ⅰ部分改由数逻辑或信号发生器提供信号输入。7、基本RS触发器电路改用由D触发器组成的“T”触发器。8、按计秒、计分、计时的子系统分别组装,分别调试完毕后,再逐级连接调
4、试,最后装调校准系统。9、注意用电安全。10、实习时间上午8:10-11:40下午14:00-16:0011、实训完毕,由各组负责交实验器材工具。12、每日由班长或课代表安排卫生值日4人11二、实验仪器和器材1.数字逻辑电路实验箱(箱上自带4个7段显示数码管)2.信号发生器(用于自动脉冲)3.万用表4.集成电路与工具:译码器74LS482片7段显示数码管2个计数器74LS906片与非门74LS003片与或非门74LS512片双D触发器74LS742片剪刀1把镊子1把导线若干11二、实验原理1、各集成电路引脚图
5、111、各集成电路性质1):7段显示数码管:七段先是数码管是利用不同发光组合来显示不同的数字。以共阴极显示器为例,若a、b、c、d、g各段接高电平,则对于的各段发光,显示出十进制数字3;若b、c、f、g各段接高电平,则显示十进制数字4。输出a~g是驱动七段显示数码管相应显示段的信号。由于驱动共阴极数码管,故应为高电平有效,即高电平时显示段亮。2):74LS48为高电平有效,用于驱动共阴极的LED显示器,其内部电路的输出级有集电极电阻,使用时可直接接显示器。3):74LS00与非门构成的输出为反变量(低电平有效
6、)4):74LS90是一种典型的机场呢个一部计数器,可实现二—五—十进制技术。利用一片74LS90芯片可构成从二进制到十进制之间任意计数器。若要用74LS90构成多位任意进制计数器,就得根据需要选取多个芯片采用级联法联结。逻辑动能:①异步清零功能②异步置9功能③异步计数功能11原理总图(数字电子钟逻辑图)11二、实验内容(步骤)1、首先我们小组检查了各集成块,校正引脚,看清型号2、之后分析了老师发的数字电子钟逻辑图,整体布局,确定芯片安装位置。3、接着将电路箱上要用到的各区域用红色(电源线)和黄色(地线)连接
7、4、按图正确接线5、数字电子钟分为秒、分、时。首先实现秒个位的十进制、秒十位的六进制,将两者实现进制;然后实现分个位的十进制、分十位的六进制,将两者实现进制;将秒,分实现进制,最后实现时的二十四进制。6、期间用到了74LS90的异步清零功能、异步置9功能、异步计数功能。7、连接自动脉冲,查看结果。8、整理导线,做到布线短直,避免交叉,颜色正确。9、回答老师问题,让老师进行打分11二、实验总结(一)、成果:1、掌握了十进制、二十四进制、六十进制计数器的设计方法2、掌握了数字钟的设计思路和方法步骤3、提高自己的动
8、手分析能力4、通过这次实践我也受益匪浅,从中学到了不少在书本中没有的东西,明白了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是极其重要的,以及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的重要性5、对整个电路还有各个元器件有了充分的认识(二)总结1、连线的时候经常连错,输出输入符号忘记填写,所以要认真,仔细进行每一个步骤2、设计方法错误,理解不够深,导致不能编译、仿真或者仿真结果不能达到设计的目的,因此要认真理解实验原理和设计方法3、还要进一步加强练习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