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公平问题

试论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公平问题

ID:11086018

大小:5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9

试论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公平问题_第1页
试论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公平问题_第2页
试论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公平问题_第3页
试论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公平问题_第4页
试论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公平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公平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公平问题摘要: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不公平原因的前提下,借鉴日、韩、法、德四国的相关经验,提出了完善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教育公平  一、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不公平的成因分析    1.历史根源  从产生初期开始,我国义务教育的指导思想就基于国家本位的角度出发,而没有从所有儿童均享有受教育的普遍的、平等的权利本位的角度出发,教育更多地被作为了一个实现富国强兵的工具,一个实现国家发展的手段,见效期短而又明显的高等教育从来被视为优先发展的重点,而义务教育就只能退居其次。  并且,新中国建立以来,义务教育一直被定位为“地方事业”,义务教育的普及向

2、来是实行“两条腿走路”,“城乡分别发展,分级管理”的政策,农村义务教育从其初始发展阶段,就被与城市义务教育区别对待,且“城市优先论”在漫长的中国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一直居于主导地位。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则基本上被忽视了。  2.经济原因:城乡经济发展的差异  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条件的客观差异性,决定了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经济发展水平是实现教育供给的决定性因素,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是我国城乡之间基础教育供求失衡的重要原因,它直接导致了农村基础教育的资金投入不足。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了“以县为主”的新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这一体制的建立,把农村基础教育的事权由乡级政府

3、提升到“以县为主”,把农村义务教育的办学权收到县这一级,由这一级政府对本县的义务教育实行统筹管理,对人、财、物等教育资源统筹安排。这种教育管理体制虽有利于县域农村教育的发展。但从实际上看,并不能切实保证农村教育的发展。  3.社会差异:城乡二元化社会模式的差异  城乡对立二元模式在户籍制度上,把户口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户籍制度对农村有很强的束缚力,人为地造成公民社会地位和发展空间的不公平。  由于我国基础教育经费主要由各级地方政府负担,基础教育资源按户籍分配,而且基础教育入学实行“就近原则”,使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分配不公。农村儿童只得在农村就学,接受质量较

4、差的教育。加之社会城市化进程加速,吸引了大量的资金和人才流向城市,农村教育处于十分不利的竞争地位。农村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大部分流入城市,在农村学校成长的优秀教师又流入城市。  而且,城乡二元社会导致农村教学目的错位。升学是农村青年“鲤鱼跃龙门”的重要途径,受教育者被视为脱离农村艰苦环境、求得城市生活方式的唯一出路,农村青年只有寒窗苦读,金榜题名,才能摆脱农村,走向城市。  4.文化原因:城乡文化的差异  第一,我国传统农业社会是安土重迁、农恒为农、不思变革的自然经济状态的农耕社会,农村社会具有自然性。  第二,在我国传统农业,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土地是其安身立命的根本,村落是其

5、生活和活动的基本范围。加之我国地形的复杂,交通落后,农民几乎没有社会流动。因此,在这种闭塞的社会土壤中培植起来的农村文化带有很强的封闭性。  第三,于在工业革命的推动和现代大众传媒的影响下,以创新、进取、理性、开放等主要表征的城市强势文化的侵袭,使农村文化日趋边缘化并处于弱势地位,使农村文化难免带有很强的落后性。  农村文化的自然性、封闭性、边缘性和滞后性严重地制约了农村学校和教师的文化建设,使农村义务教育发展面临发展困境。  5.政策原因:城乡教育政策的失衡  一是教育投资向城市“一边倒”;二是课程编制和课程内容奉行“城市中心主义”,导致农村学校课程和教学内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脱离农

6、村生产和生活实际的问题;三是一些地方政府官员有意制造与拉大城乡校际差距,造成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这些市县政府官员为了显示自己的政绩,大搞“形象工程”,对“示范性学校”、“重点学校”的建设过分投入,使本来有限的教育资源分配显得更加不合理,致使农村义务教育不公更趋恶化。  二、国外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经验借鉴    1.日本农村义务教育情况  早在江户时代后期,日本就对西方教育开始大力介绍、初步引进。进入20世纪,日本政府开始把普及义务教育视为国家的责任。从日本普及义务教育的过程可以总结出以下经验。  第一,经济基础是义务教育制度产生的基础。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刺激着上层建筑的产生、发展。  第

7、二,大量介绍西方文化、教育的思潮为日本义务教育的产生及普及奠定了充分的思想基础。日本的义务教育从一开始就以打破封建等级制度对受教育权利的限制为目标。  第三,灵活引进西方先进制度,使其充分与本国国情结合起来。日本政府在普及义务教育中先是引进法国的制度,后又引入美国的教育思想,最后才根据本国自身条件,制订了一系列适合自身发展的法律法规。  第四,义务教育实行城市和农村一体化的财政政策,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实现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财政补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