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 夫兰克-赫兹实验

实验二 夫兰克-赫兹实验

ID:11071052

大小:118.5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09

实验二   夫兰克-赫兹实验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实验二 夫兰克-赫兹实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实验二夫兰克-赫兹实验预备知识今天的物理学的重要特征是描述物理现象的许多量是量子化的,也就是说,这些量不能取任意的连续值,而仅限于一些分立的值。最普通的例子是电磁辐射的强度、原子系统的能量和电荷。从下面四个实验中可得出这种量子化的有力证明:1.夫兰克-赫兹实验。利用加速的电子与原子的非弹性碰撞将原子由低能态激发到高能态,直接证明了原子内部能量的不连续性,证实了原子分立能级的存在,并提供一种测量激发电位的方法。2.光电效应实验,证实了光量子概念的正确性。在光电效应中被释放的电子从辐射场吸收能量(h是普朗克常数),它联系着微观世界普遍存在的波粒二象性,揭示能量交换量子化的规律。3.密立根油滴实验。

2、通过对微小油滴所带电荷的测量,证实油滴电荷是最小单位电荷(电子电荷)的整数倍,由此直观而准确地测量了电子电荷e。  以上这些实验在物理学史上是很著名的,对近代物理学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  安排这些实验的目的,除加深对原子物理和量子论基本概念的理解外,还为了掌握实验中使用的方法,以及测量微电流的仪器与技术。4.氢原子光谱。光谱线系的规律与原子结构有内在的联系。原子光谱的研究对原子物理和量子力学的发展起过很大作用,特别是氢原子光谱,它是最简单、最典型的一种光谱,研究得最早、最透彻。对原子光谱的分析有力地证实了原子中分立能级的存在。给玻尔原子结构的理论有力的支持。人们正是通过原子在不同能级之间跃迁产

3、生的发射和吸收光谱来研究原子能级结构,进而认识原子内部的各种相互作用和运动。在夫兰克-赫兹实验和光电效应实验中都涉及到微电流的测量。我们用微电流测试仪(又称微电流测量放大器)来测量微电流。微电流测试仪的基本原理如图2.0-1所示。图中HOP为理想运算放大器,Rs为取样电阻,U0为输出电压,Ii为输入电流(即被测电流),它与输出电压的关系为U0=-IiRs即被测电流Ii与输出电压成正比。根据此式即可通过测U0而测出电流。测量不同量级的微电流对于选择运算放大器、取样电阻以及安装技术有不同的要求。在pA(10-12A)级电流测量中,对运算放大器的输入偏置电流要求更为苛刻(应远小于1pA)。为提高运算

4、放大器的输入阻抗,可采用电子管、静电计管(如DC-4B)、场效应管(如3DO4)、参量放大器等。事实上,纯理想的情况并不存在,因此微电流的测量会引入多种误差,况且噪声和干扰也会影响测量,为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隔离和屏蔽技术、补偿等等。我们使用的微电流测试仪,为前级采用DC-2型静电计管的直流放大器,它的输入阻抗≥1010Ω,测量范围为10-5~10-13A。微电流的测量在科学技术的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引言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N.Bohr)18在卢瑟福原子核式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普朗克的量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原子的稳定性和原子的线状光谱理论,玻尔理论是原子物理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

5、程碑。在玻尔原子结构理论发表的第二年,即1914年,夫兰克(JFrank)和赫兹(GHertz)用慢电子与稀薄气体原子碰撞的方法,使原子从低能级激发到较高能级。通过测量电子和原子碰撞时交换某一定值的能量,直接证明了原子内部量子化能级的存在,证明了原子发生跃迁时吸收和发射的能量是完全确定的,不连续的,给玻尔的原子理论提供了直接的而且是独立于光谱研究方法的实验证据。由于此项卓越的成就,他俩获得了192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实验目的1.通过测定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证明原子能级的存在。2.分析灯丝电压、拒斥电压等因素对F-H实验曲线的影响。根据玻尔理论,原子只能较长久地停留在一些稳定状态(即定态),

6、其中每一状态对应于一定的能量值,各定态的能量是分立的,原子只能吸收或辐射相当于两定态间能量差的能量。如果处于基态的原子要发生状态改变,所具备的能量不能少于原子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时所需要的能量。夫兰克-赫兹实验是通过具有一定能量的电子与原子碰撞,进行能量交换而实现原子从基态到高能态的跃迁。设氩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1,第一激发态的能量为E2,初速为零的电子在电位差为U0的加速电场作用下,获得能量为eU0,具有这种能量的电子与氩原子发生碰撞,当电子能量eU0<E2-E1时,电子与氩原子只能发生弹性碰撞,由于电子质量比氩原子质量小得多,电子能量损失很少。如果eU0≥E2-E1=ΔE,则电子与氩原子会

7、产生非弹性碰撞。氩原子从电子中取得能量ΔE,而由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eU0=ΔE。相应的电位差即为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夫兰克-赫兹实验原理如图2.1-1所示,在充氩的夫兰克-赫兹管中,电子由热阴极发出,阴极K和栅极G之间的加速电压UGK使电子加速,在板极A和栅极之间有减速电压(拒斥电压)UAG,管内电位分布如图2.1-2所示,当电子通过KG空间进入GA空间时。如果能量大于eUAG,就能达到板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