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067409
大小:6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09
《有效管理的原则之:聚焦关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有效管理的原则之:聚焦关键真正重要的是聚焦于少数关键的事情。很多管理者以及相当一部分管理学文章,都在孜孜不倦地寻求奇迹般的管理秘诀。这是一种没有任何用处的冒险行动。但是,如果真有这种秘诀存在,聚焦关键必在其首。不用多说,聚焦原则并没有任何神秘之处,就像管理无秘诀一样,尽管一直有些人对管理秘诀抱有特殊兴趣。取得成果的关键聚焦关键这一原则无论在哪里都很重要,在管理活动中更是十分重要,甚至是极为重要,这是因为没有任何一个职业、任何一项工作,会如此严重地受到精力分散和浪费的影响。其他工作也存在这种风险,但是,只有在管理活动中,这种风险是如此地广泛存在并受到误解,甚至被当做富有活力、工作
2、高效的标志。这从反面说明,真正的效率体现为聚焦的能力或艺术,甚至是聚焦上的自律性。但是,单单聚焦这个词是不够的。它会使人继续迷惑。关键点在于:如果我们对结果与获得成功感兴趣,就必须在把自己限制在少数几件事情上,抓住少数几个仔细选择的关键点。有时,会有一种反对的声音,说这种原则不能应用到复杂的、相互关联的环境中去,它已经过时了。但事实上,恰恰相反,工作环境越复杂、相互关联越多、相互作用越强,这项原则就越是重要。以前这项原则并不太重要,原因很简单:在简单的环境中,根本没有必要应用这项原则,因为基本上没有多少活动会分散你的精力,因此,人们会自动遵守这项原则。当农民开垦一片土地时,他只
3、会被蚊子或突如其来的暴雨所干扰,除此之外,他会全神贯注于完成自己的工作完全地、专注地只从事一项活动。情况已经很清楚了,我们可以应对很多不同的事情,甚至是同时应对,但是,我们不可能在很多不同领域都取得成功。我想再一次强调,投入与产出、工作与成就、活动与成功之间的差异非常关键。凡是在人们获得成功、取得成果的地方,我们都可以看到聚焦原则的身影。几乎每一个成就卓越的著名人士都是全神贯注于一件事情、一项任务或一个问题。这一点在过去(包括现在)常常被认为是痴迷,有时甚至被认为是有一点儿病态(这当然不是我所推荐的)。但真正重要的是:取得成果的关键是聚焦。不同行业的不同人们都在遵守这项原则,并
4、都成为各自领域最具代表性的成功者,比如:阿尔伯特爱因斯坦、马丁路德金、贝托尔特布莱希特、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约翰施特劳斯和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特别具有启发意义的例子,是那些处于困境(像生病、残疾、工作繁重)但工作有效、取得成功的人。他们取得成功的原因无一例外,都是将精力集中于自己承受重压的工作。最值得关注的例子之一是哈里霍普金斯(HarryHopkin),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华盛顿担任美国总统罗斯福的顾问和代表,并因此而声名显赫。尽管身患重病并且差点儿死掉他每两天只能工作几个小时,但他获得的成功可能比任何其他人都要大,正是源于他真正做到了全神贯注于极为重要的事情,同时忽略
5、其他不太重要的事情,因而丘吉尔称他为美国核心事务的统治者。同样具有启发意义的事例,是那些没有任何超人天分的人,但他们因为全神贯注于重要事物而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其中有一个代表便是美国总统杜鲁门。美国媒体认为杜鲁门天分欠佳,对此他们达成了空前一致的共识。不过,没有人能够像他那样在一个如此不利的形势下取得如此多的成就,而且当时的时代背景可能是全世界所经历的最困难时期之一。同样,冯卡拉扬的天赋也不高,无论是羡慕他的人还是他的对手,都认为他的天分很有限。尽管如此,他对音乐世界的改变却比所有前人都大,这正是因为卡拉扬有系统地聚焦于特定事物。他在这方面是个典范,总是全神贯注于特定目标,有些人
6、称他是自律大师。第3页第4页第5页下一页最末页在一定程度上,现代有文献记载的、能够同时做很多事情并且最后取得成功的人有两个达芬奇和歌德。就这两个例子而言,许多事实表明:他们浪费了很多精力,如果能够有意限制自己不从事那么多不同工作,他们本来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就。没有道理的反对专注于少数关键问题(如果可能的话只关注一个问题),这种建议经常会遭到反对和拒绝,有时是感情用事,有时甚至具有攻击性。但几乎没有什么客观论据能够真正反驳聚焦原则。主要的反对意见包括如下几条:首先,在现代工作和组织中,聚焦是做不到的;其次,它会导致个人偏向某个方面并导致狭隘的专业化;再次,它有损员工的积极性;最后,
7、它会影响创造力。只有第一条反对意见值得重视,其他三条更像是借口,或者是对管理的错误看法和认识。确实,在现代工作和组织中已经很难专注于一件事了。我之前说过,没有任何一个其他专业会像管理工作那样受到浪费时间与精力的威胁。但正是因为这一点,才使得聚焦原则变得更为重要。我承认:有时候,即使是最自律的人也无法聚精会神地工作,这是因为环境不允许他们这样做。有一些上司是这样与下属(特别是秘书)互动的每10分钟就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叫他们到办公室,问他们事情,或者以其他方式打扰他们的工作。在这样的管理者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