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051065
大小:6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09
《沿海开放地区家庭因素对孩子品德影响的研究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沿海开放地区家庭因素对孩子品德影响的研究论文摘要:本文根据部分沿海城镇地区儿童少年品德状况和家庭德育状况的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家庭因素对孩子品德的影响。结果表明,家庭德育对孩子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家庭有意识的教育比家庭潜摘要:本文根据部分沿海城镇地区儿童少年品德状况和家庭德育状况的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家庭因素对孩子品德的影响。结果表明,家庭德育对孩子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家庭有意识的教育比家庭潜在的影响更有利于孩子的品德发展;家庭德育内容反映了家庭对孩子德育的重视程度,家庭德育策略影响家庭德育的效果
2、,家长道德素质对孩子品德影响显著;家长学历对孩子品德有显著影响,但家长职业、家庭生活条件和社区环境的影响都不显著。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尤其是沿海开放地区,社会变革步伐更快。这种变革必然会影响家庭和家庭教育,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孩子的品德发展。本文根据广东、福建和浙江三省沿海城镇地区初中和小学中高年级(4-6年级)学生品德状况和家庭德育状况的抽样调查数据,研究家庭因素对孩子品德的影响。品德是个体按照一定社会的道德、政治、思想、法纪等社会意识和行为规范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特征和倾向,是一定社会价值观念体系
3、内化为个人人格的重要体现,具有鲜明的社会性、时代性和阶级性。有关学生品德发展和家庭因素的关系,国内有一些新近的研究,国外的有关研究就更多。这种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基础所构架的理论和实证的结论,有些有普遍的意义,但更多的带有明显的时间性和地域性。时过境迁,许多结论会与现实不符。所以研究我国现代化程度较高的沿海开放地区家庭德育因素对孩子品德的影响是一项很有意义的课题。一、学生品德和家庭德育指标对于在校的儿童少年,主要研究他们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依据原国家教委颁布的《小学德育纲要》、《中学德育大纲》及有关文件,在调查中将热爱祖国、
4、遵守公德、遵法守纪、团结友爱、勤奋学习、勤劳俭朴、孝敬父母和文明生活八项作为评价学生品德的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下有四个二级指标(题目),由低到高以1、2、3计分。全部二级指标值的总和作为学生品德分(简称品德)。家庭德育是指家庭生活诸因素影响孩子品德发展的过程。在调查中将家庭德育分成狭义家庭德育和广义家庭德育。狭义家庭德育是指家长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品德的活动,属于显性教育、其一级评估指标取为:家长教育观念、家庭德育目标、家庭德育内容、家庭德育途径和家庭德育策略。广义德育是指家长素质和家庭环境对子女品德的影响,属“无主体”的隐性
5、教育。其一级评估指标取为:家长学历和职业、家长道德素质、家庭生活条件、家庭生活方式和家庭人际关系。每个一级指标下有4至5个二级指标(题目)作为测量变量,以1、2、3、4、5计分。按一定的理论、经验和设想,有利于学生品德发展的选项分值较高。狭义德育的二级指标值的总和为狭义德育分,广义德育的二级指标值的总和为广义德育分,两者之和作为家庭德育总分。此外,还有两个参考一级指标:家庭与学校的联系,社区环境状况。沿海城镇地区儿童少年品德状况和家庭德育状况的调查是在广东、福建、浙江三省12个城镇抽样进行的,21间学校60个班级(初中和小学
6、4—6年级)共有2000多学生和他们的家长接受了问卷调查,去除从测谎题看出来没有配合的答卷,有效样品2105个(但有些样品在某些变量上有缺失值,数据分析时样品可能没有这么多,并且在分析不同的变量时缺失的样品数也可能不同)。调查结束后,随机抽取了两个班共81名学生进行重测,得到重测信度如下:学生品德0.91,家庭德育0.88。二、家庭德育的重要性分析按我们的家庭德育指标,学生品德与家庭德育的相关系数为0.25,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P0.001)。这说明,不管家长意识到没有,家庭德育对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按教育
7、社会学的理论,在品德教育方面,与学校、社会的教育因素相比,家庭教育的作用尤为重要。首先,德育是从家庭开始的。孩子从出生之日起就生活在家庭这个“第一环境”中,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开始总是以双亲的言行为榜样,以双亲的需求和情感为认同对象。家庭生活的行为规范则是孩子最早接触到的社会行为规范。孩子的行为方式和道德信念就是在家庭通过模仿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喜好和厌恶,经过同化、内化逐渐形成的,并可能对其终身的发展带来难于改变的定势作用。其次,家庭德育最为长久。早期的家庭教育有多个方面,包括教导基本生活技
8、能,传授基本知识,教导社会规范、价值观念,引导形成社会角色、个性特征、生活习惯等。从小孩上学开始,大部分的教育责任转移给了学校,尤其是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方面,基本上是学校的责任了。部分教育功能则由社会教育机构(如少年宫、各种媒体、计算机网络等)取代。但是,家庭品德教育仍然继续,并且无法取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