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042274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9
《利益分化视域下中国马克思主义认同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利益分化视域下中国马克思主义认同问题[摘要]政治认同的基础是利益。改革开放后,人民群众的利益发生了分化,进而导致人们的权益意识觉醒、谋利行为普遍、利益主体多元、利益诉求不同、贫富分化悬殊、利益关系复杂、利益矛盾加剧,对中国马克思主义认同的传统、基础、主体、范围、信度、程度、难度等产生了深刻影响。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马克思主义问题,必须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诉求,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协调好利益关系,推进民主法治,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关键词]利益分化;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认同;利益关系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1
2、0X(2012)05-0019-04一、认同的基础是利益5“认同(identity)是人们意义(meaning)与经验的来源。”[1](P2)认同是人们内心深处真诚地自觉认可、赞同那些符合自己情感体验、利益需要及其价值追求之趋同的思想并予以践行的活动。“认同是人们应当对之忠实的东西。”[2](P40)任何权力与地位、强制和引诱都不能使人真正从内心深处诚服而认同,即使采取某种外在的力量强制“认同”或引诱“认同”,不仅效果难尽如人意,甚至可能适得其反。因为强制“认同”并不能真正使大众内心深处自觉接受和赞同,往往只会造成某种外表臣服而情感上厌倦、心
3、理上抵触、行为上消极、内心排斥的表象;而引诱“认同”的引诱条件或因素一旦不在或被引诱者觉醒,则引诱的“认同”也会荡然无存。认同不是强加于人的结果,因而具有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5认同的基础是利益。正如马克思所言:“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3](P82)大众总是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来认同各种意识形态。换言之,要获得大众的认同,就必须满足大众的现实需要。列宁继承和发展了该思想,强调社会主义建设和共产主义的实现不仅要“借助于伟大革命所产生的热情”,而且还要“靠个人利益,靠同个人利益的结合”[4](P570)。马克思主义之
4、所以能够获得广大无产阶级的认同,就是因为它是为广大劳苦民众谋求利益的思想理论武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5](P42)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5](P44)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获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就是因为其始终谋求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自由和解放,始终是为大众谋利和服务的思想武器。然而,随着三十余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广大民众此前相差不大的各种利益关系发生了剧烈而深刻
5、的分化:大众的权益意识已经觉醒、谋利行为突出,并出现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来源多样化、利益差距扩大化、利益关系复杂化等变化,已发展到利益集团博弈阶段;加之利益协调不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各利益群体间的利益矛盾、冲突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群体即权力集团地位呈显著增强势状,新兴资本群体和知识群体地位持续上升,一般劳动者群体地位相对下降,有被“边缘化”的险境,各种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国大众的利益分化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伴生物,与马克思主义谋求最广大民众根本利益的价值追求不尽一致,从而深刻地影响着广大民众
6、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认同。二、利益分化视域下中国马克思主义认同面临的问题(一)权益意识觉醒挑战中国马克思主义认同的传统。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被认同,不仅在于其理论的正确,还在于马克思主5义政党及其追随者们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无私奉献,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毕生追求的目标乃至不惜牺牲一切,并以此为荣而赢得广大民众的肯定和认同。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影响下,广大民众的权益意识已经觉醒并不断增强,尤其是各种形式的权钱交易和贪污腐败等使过去那种强调奉献和牺牲乃至鄙视个人合理利益的传统理念——“重义轻利”的
7、合理性受到了普遍的质疑和摒弃。于是,原有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因对各种资源的占有及利用不尽相同而产生了各种显著的分化和组合,从而带来了人们思想上的巨大差异和变化。“随着社会阶层数量的增长和重新组合,各阶层的独立意识及阶层内部的认同意识逐步增强,潜在的利益要求不断明朗化,各阶层寻求表达自己利益要求的机会和以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利益的愿望不断加强。”[6]人们更多地趋向于主张和维护个人现实的合理、合法的权益,强调个人合理和合法的权益不容侵犯,过去那种被贬低、排斥的个人权益成为人们合理、体面、理直气壮的追求目标。民众权益意识的觉醒及增强导致其首
8、先考虑的是自身利益、既得利益、眼前利益,然后才是其他群体或公共利益,即利益群体自我满足后的“溢出”,从而挑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认同的传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