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018357
大小:28.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09
《虹膜仪在生活中的使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虹膜仪在生活中的使用毋庸置疑。严格的安检对旅客和航班安全至关重要,但忍受繁琐程序的旅客显然存在抵触情绪。寻求一种快速且友好的安检方式成为困扰航空和安保业界专家至少10年的难题。 2011年,美国高科技公司Aoptix在安全和效率之间找到了最佳平衡点——InSight虹膜扫描仪——2秒内即可识别旅客身份。 不会说谎的眼睛 2012年5月15日,北京市启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普通护照嵌入了含有个人资料的电子芯片,包括指纹。这意味着只验指纹的电子自助通关系统将取代人工验“脸”时代。 和指纹一样,眼球虹膜识
2、别是生物特征识别的一种。由于人类的虹膜结构组成复杂且具有唯一性,虹膜又被称为“第二指纹”。虹膜识别技术可以将虹膜的外观特征转化为一个512字节的虹膜代码,存储后可供后期识别所用。 除了唯一性的优点外,虹膜识别技术还具有稳定性、防伪性、识别准确等特点。人的虹膜在两岁左右就基本发育完全,进入相对稳定期。虹膜外观可以保持数十年不变,如果人为改变虹膜外观,需要做极精细的外科手术,而且要冒着视力损伤的危险。 虹膜识别系统适用于机场安检和海关,将可以取代关口人员检查证件来确认旅客身份,从而缩短出入境时间,减少单靠目
3、视旅客外貌进行身份确认的错误率,降低安保风险。而在目前各种生物特征识别方案中,虹膜识别的错误率最低,仅有一百二十万分之一。 有“距离感”的身份认证 有研究表明:1.2米是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若非特别信任、熟悉或亲近的人,否则无论是说话还是其他交往,逾越了这个距离,都会令人产生不安全感。 传统的虹膜识别系统的识别范围在30厘米~60厘米,有些甚至需要旅客的眼部接触扫描镜头。较小的识别范围会给旅客带来“侵入感”,也会使轮椅使用者或身材偏高的旅客感到不便。 2011年11月,卡塔尔内务部宣布:在多哈国际
4、机场启用InSight虹膜扫描仪,扫描范围扩大到1.5米~2.5米。待检旅客只需注视扫描仪上的镜头,系统即可采集虹膜信息。即便旅客乘坐轮椅或身高超过2.15米,InSight虹膜扫描仪也可以顺利完成信息采集。在此过程中,除墨镜外,扫描效果不受佩戴隐形眼镜和框架眼镜的影响。 根据制造商的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在99.6%的情况下仅耗时2秒钟~3秒钟就可完成旅客身份认证。这种虹膜扫描仪不具有任何侵入性,对人体没有危害,也可以照顾到有特殊情况的旅客。安全、效率和人性化得到了统一。 旅客轻松过安检 机场安检时间
5、不超过5分钟?虹膜识别系统可以做到。 2011年10月,英国人类识别系统有限公司(HRS)将其研发的带有MFlow追踪系统的电子门与InSight虹膜扫描仪整合,安装在英国伦敦盖特威克机场南航站楼内。 电子门是安检区域的“门卫”。因此,旅客只需站在电子门前,将登机牌放在读卡区,同时看向闸门右上方写有“请看这里”的扫描镜头,只需几秒钟,电子门就会将旅客的虹膜代码写入登机牌内,并打开挡板,让旅客进入安检区域。 在进入候机区域和登机时,旅客需要再次进行虹膜扫描,确保是本人进入或离开机场。 “根据统计数据显
6、示,每一秒钟就有一名旅客完成安检进入候机区域,旅客排队安检不超过5分钟,效率提高了25%。”盖特威克机场安全主管杰夫·威廉姆斯(GeoffWilliams)说。 虹膜扫描仪的投入使用能够提高机场的运作效率,节约运行成本。对于时间敏感性较高的国际旅客而言,缩短安检时间能使他们保持愉悦的心情,会有更多的休息、就餐、购物时间,也将为机场带来更多的商业零售收入。本文由(虹膜仪160网http://www.iris160.com)收集整理本文由(虹膜仪网http://www.iris160.com)收集整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