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百家争鸣与早期儒学的形成

第1课百家争鸣与早期儒学的形成

ID:11015887

大小:4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9

第1课百家争鸣与早期儒学的形成_第1页
第1课百家争鸣与早期儒学的形成_第2页
第1课百家争鸣与早期儒学的形成_第3页
第1课百家争鸣与早期儒学的形成_第4页
第1课百家争鸣与早期儒学的形成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1课百家争鸣与早期儒学的形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井田制的崩溃 〔材料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材料二〕初税亩⑦,非礼也,谷出不过藉,以丰财也。 2.王室衰微〔材料一〕隐公三年夏,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①。王贰②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③质④。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王崩,周人将畀⑤虢公政。四月,郑祭⑥足帅师取温⑦之麦。秋,又取成周⑧之禾。周郑交恶⑨。 〔材料二〕桓公五年夏,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战于⑩葛。……郑师合以攻之,王卒大败。祝聃射王中肩。…… 〔材料三〕宣公

2、三年春,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洛,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解读】《左传》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记事详细、议论精辟的编年体史书,为儒家经典《春秋》的三传之一,相传为鲁史官左丘明所作。以上三则史料分别描述“周郑交质”、“周郑交恶”、“问鼎中原”,对了解春秋时期王室衰微很有参考作用。【注释】①卿士,指王卿中执政的人。②贰,动词,有贰心。③交互相。④质,人质,以太子或宗室子弟留居对方作为保证。⑤畀bì,给予。⑥祭音zhài。⑦温地名。⑧成周,地名,洛阳市东。⑨交恶:互相憎恨,恶wù。⑩xū,即长葛。楚子,楚庄王,《春秋》贬

3、之为“子”。陆浑之戎,古族名,原居甘肃一带,春秋时迁至伊洛河一带。观兵,检阅军队以示军威。九鼎,象征王权。3.诸侯士大夫崛起〔材料一〕《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①者不可胜数──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6〔材料二〕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②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论语·季氏》【解读】《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分为本纪、世家、书、表、列传五种体制,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论语

4、》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本书,分为20篇,486章,内容丰富、广博,直至今天仍有广泛的用途和较高的价值。以上两则史料描述了春秋时期兼并战争的情况和王室衰微,诸侯、大夫势力增长情况对了解春秋时期诸侯士大夫的崛起很有参考价值。【注释】①社,土地神;稷,谷神,社稷代国家。②希,同稀,少有。4.“士”在社会政治活动中活跃起来,受到各国统治者重用〔材料一〕简子誓曰:“……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材料二〕下令国中曰:……诸侯卑秦①,丑莫大焉……宾客群臣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②。〔材料三〕燕昭王怨齐,未尝一日而忘报齐也。燕国小,辟远,力不

5、能制,于是屈身下士,先礼孰隗以招贤者。〔材料四〕信陵君,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骄士,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解读】上述史料都记述了各国喜士,士在社会上活跃起来。【注释】①卑秦,瞧不起秦国。②与之分土,裂地封之为侯。孔子和早期儒学1.孔子思想的核心“仁”〔材料一〕樊远问仁,子曰:“爱人”。〔材料二〕子曰:泛爱众,而亲①仁。材料三〕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曰:请问其目②。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材料四〕子曰:夫仁者,

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6〔材料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材料六〕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解读】《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成书于战国时期。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这种爱不是私爱,而是很宽泛的,能够爱众人,就接近“仁”了,同时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约束自己,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符合周代制度,即符合“礼”,礼的基本原则就是“仁”了。怎样才算符合周礼呢?就是不符合礼的原则,不去听它,不去看它,不去想也不说它,要在思想上保持冷静克制,即就是在主观上尽量克制约束自己。怎样才能做到自我克制和相互妥协呢?孔子提出实行“仁”的基本原则就是:

7、自己希望达到的,也要使别人达到;自己所不愿意做的事情,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孔子再强调,实行“仁”并不难,只要你思想上想实行“仁”,“仁”就立刻会到来。【注释】①亲,接近。②目,具体内容。2.孔子的政治主张〔材料一〕子曰:道①千乘之国②,敬事③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材料二〕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材料三〕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④,居其所而众星共⑤之。〔材料四〕子曰:道之以政⑥,齐⑦之以刑⑧,民免而无耻⑨;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⑩。〔材料五〕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解读】以上几则资料集中体现孔子的政治主

8、张。孔子认为:治理国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