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011491
大小:2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9
《从“很久很久以前”开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很久很久以前”开始......摘要:目前中学英语教学面临着很多的困惑,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教材内容变得越发新颖,难度与容量也使学生感到不适,随之带来的问题也逐渐凸显。过去的导课多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地起到引导,贯穿,提起学生兴趣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学生听课“三分钟热度”的现状,及教师枯燥单一的导课形式的分析,阐述了导课形式创新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并附上个人在实践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供大家商榷。关键词:导课形式创新;因材施教;不拘一格;实用;导课,即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方法引导进入新课。导课虽然在一堂课中只占很少的时间,但它关系到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2、因此精心研究导课的方法,是每个教师值得重视的首要问题。好的导课如同桥梁,连接着旧识和新知;如同序幕,预示着之后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者学生的思维方向。在翻阅拜读各教育专家的著作时,偶获以下心得。6教师精心设计的导课环节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准备动作”,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为学生即将进行的思维活动做好心理准备。一、导课并非只能在课始,也可以在课中,只要因势利导,为下文铺垫都可以随时导课6课堂教学中既需要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抓住教材的关键和重点解疑释难,又需要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理解能力,随时应变转化课堂难点或情感要求。对于不能体现既定教育目标或是与教育目标联系不紧密的,可以不讲
3、或少讲。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根据实际,因势利导,预设多种情况,准备多个导课点,以备随时导课。处在一线队伍当中的我深知,一堂四十五分钟的课不可能仅包含一个重点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一篇课文往往分出各个枝节。换言之,单凭在课始那几分钟的导课根本无法完全涉及整篇文章,更不要提引导整个单元了。从学生的角度讲,课始的几分钟如果导得好,很可能引人入胜,可众所周知,学生们普遍的听课效率是很低的,许多学生只能保持“三分钟热度”,难保他们不会中途走神,开小差。此时如果能因势利导,转变教学思路或是情感目标,我认为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一节习题课时,有一篇关于母亲节由来的完形填空,学案上给出的
4、参考导课内容是“完形填空的答题技巧”。但对于学生而言,有关完形填空的答题技巧已经是老生常谈了。课程过半,看着学生们对学案上的导课内容熟视无睹时,我认为本课不宜再继续强行完成“教学目标”,该适时的换一种思路,重新导课。所以,我拿出课前准备的B套导课方案,进行“情感教育”,读了一首“FatherandMotherILoveYou!”的诗,将情境打开。学生们思如泉涌,出色的完成了一篇又一篇歌颂父母亲的作文。所以,根据实际情况,导课不论是在课始还是在课中,只要行之有效,对教学有益,都可以不拘一格。二、导课不可节节课都拘泥于一种套路,要根据实用性及可感染性因“材”施教,此处的“材”,既指教材,
5、也指学生这一点不难理解。先从教材来说。如今的英语教材版本众多,以人教版和冀教版为例。人教版分节分块,一课时看似凌乱繁冗,实则靶向性强,对同一内容反复跟踪练习,让学生对该课知识烂熟于心。冀教版故事性较强,整个单元线索脉络清晰,让学生与课文中的主人公呼吸同命,真正做到入境学习。所以根据不同版本的教材就要设计不同形式的导课,这就需要我们对教材深究,对学生有着深入的了解。“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可我们对教材深究之后,就等于是抓到了每课,甚至每节的真谛了吗?!我觉得还不够,还应对每课、每节内容进行进一步推敲,不能觉得同一种导课形式就能“放之四海而皆准6”。比如有两课为交通运输和环境保护,如果我
6、们干涩的导课,必然无法引起学生的注意,甚至共鸣;如果我们应用图片,想必学生们会更加有兴趣,但是如果我们无论什么内容都只选用图片导课,未勉显得又过于单一。假如我们换一种思路,更直观、更真实些,比如上“交通运输”课时,我们可以带进课堂汽车模型,甚至遥控汽车玩具;上“环境保护”课时,带学生到校园拣垃圾并一起分类……这样的导课相信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就教材而言,可挖掘的内容何止一二。再说说学生,我们知道是学生都害怕上课枯燥乏味,同样,如果我们导课都用同一种形式,久而久之,对于学生而言也成了枯燥乏味之举,在导课时就提不起兴趣,更不要说授课了。“兴趣”最好的老师,在他们的感官情绪跟着你走
7、后,讲授知识就变的更为容易,讲课秩序也就有极大的提高,一举多得。因此,导课不可一成不变,更永远需要让学生对于授课充满期待,对教师今天所授内容充满新鲜感。三、导课要适时与学生互动6从触类的事物下手,慢慢的引导直至学生自己说出要导的内容,让学生从教师一进教室就参与到授课的过程中。由于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经验、教学能力、教学基本功、教学基本条件,以及学科和教材特点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教师必须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特点的教材,采用不同的导课方式和内容,逐步引导学生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