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993737
大小:2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09
《浅论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论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内容摘要:该文结合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实践,从利用教材中的古诗文,丰富传统文化内涵;有效利用课堂,积累知识、体悟传统文化精神;课外诵读与实践,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三个方面就如何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进行了探讨。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渗透《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所以,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语文知识,更
2、要进行人文教育、人的培养。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要求在教学活动中,应自始至终贯穿人文精神,给学生以思想的指引,人生的启迪,情感的熏陶。而优秀的传统文化,记载着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历史,有着独特的审美风格和博大的精神力量,学生可从中吸取精华,陶冶情操,丰富精神世界,进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据此,笔者结合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就如何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一.利用教材中的古诗文,丰富传统文化内涵7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有传统的伦理道德文化;有民俗、建筑、饮食文化;有古人的人生观、价值
3、观;有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精神品质等等。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的传统文化意蕴,探寻深刻的思想情感,丰富传统文化内涵。可从三个方面着手:1.关注作者《孟子·万章下》云:“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的确,作品的解读必须放到作者的生命历程中去。任何一位作家,其创作特色的形成及在文章中流露的思想、情感倾向与其生活的历程及其思想的变化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例如解读李清照的词,就应了解这位女词人不同阶段的人生境遇、情感变化,由此带来的作品内容、意境等的变化。其词分为前后期:前期真实地反
4、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后期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表达了她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孤独、惆怅。知人论世,使我们站在更高的层面去思考问题,这有利学生对作者作品整体的把握。2.重视作品语言文字7帕默尔说:“语言忠实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叶圣陶曾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见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因此,师生都应重视
5、对作品语言文字的鉴赏,由语言到思想、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把文学作品中的画面、意境、人物、情感等呈现出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凝结于文字中的传统文化的美。3.挖掘作品文化意蕴古人往往通过笔墨表达他们对社会、人生的看法,各自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他们评价、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我们可从中获得很多人生启迪,丰富精神世界。但这些思想、观念往往表达含蓄,需要我们深入挖掘文字表达的意蕴。例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文章是司马迁给朋友任安的复信。信中司马迁以无比激愤的心情,向朋友诉说了自己因李陵之祸所受的奇耻大辱,倾吐了内
6、心郁积已久的痛苦与愤懑。为完成《史记》的著述,宁可忍受屈辱和耻笑,也不愿死去。教学中,教师要偏重对这种忍辱偷生,“以生践志”人生观的分析,它与我们常说的“士可杀不可辱”“大丈夫宁死不屈”的英雄气节是相悖的。但司马迁面对磨难不一样的选择,恰又是一种气概,学生可从中感悟不同的大丈夫气节,兼容并包。又如韩愈的《师说》,文章论述了从师学习的道理,并抨击当时社会士大夫阶层不肯互相拜师学习的不良风气。教学中,可进一步挖掘出我国古代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7其实,每一篇古诗文都会不同程度地反映当时社会的某一种或多种文化现象,只
7、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挖掘整理,必能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使学生积淀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体悟传统文化精神。二.有效利用课堂,积累知识、体悟传统文化精神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运用和语感的培养,也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承担起“体认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神”的重任。所以,语文课堂就应多点文化气息,尽可能给学生搭建积累知识、体悟传统文化精神的平台。1.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可间断性地在语文课开始安排五分钟有关传统文化的演讲,让学生轮流做好相应准备,将自己精心准备的内容主动上台
8、进行脱稿演说。学生在交流共享中积累传统文化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此外,在上新课时,教师可引用与课文相关的典故诗文导入;在教学过程中,也可恰到好处地插入经典诗文。如:学习杜牧《阿房宫赋》,可以杜牧的诗文引入;学习《劝学》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时,可引入《论语》中文句“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7”凡此总总,营造具有浓郁传统文化气息的课堂,来浸润学生的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