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对越自卫反击战三十五周年——参观龙州烈士陵园有感

纪念对越自卫反击战三十五周年——参观龙州烈士陵园有感

ID:10968071

大小:4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09

纪念对越自卫反击战三十五周年——参观龙州烈士陵园有感_第1页
纪念对越自卫反击战三十五周年——参观龙州烈士陵园有感_第2页
纪念对越自卫反击战三十五周年——参观龙州烈士陵园有感_第3页
纪念对越自卫反击战三十五周年——参观龙州烈士陵园有感_第4页
纪念对越自卫反击战三十五周年——参观龙州烈士陵园有感_第5页
资源描述:

《纪念对越自卫反击战三十五周年——参观龙州烈士陵园有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4年2月16日,对于我来说是刚刚回龙州的第二天,再过一天,即2月17号就是我结束休假开始上班的时候了。2月17日,这个日子赶得很巧,三十五年前,同样是在龙州,一批批年轻的战士来到了这座南疆古城,他们紧握着钢枪,冒着敌人的炮火,把自己的汗水、鲜血、生命留在这一片土地上。还是在一月份的时候,那时刚刚放假,在网上和大学同学聊天时,无意中说起了龙州的风景,那时虽然到龙州几个月了,但真正涉足的地方很少。那天鬼使神差的我在网上查到了龙州烈士陵园,而此前竟然一无所知,对于一个崇尚英雄的人来说确实是很可笑的。或许在清明节时去烈士陵园祭拜更好一些,但是我已经等不及了,在放假之前我就已经决定了:早到一天,

2、去烈士陵园。2月15日,拖着疲惫的身躯的我回来了,简单的收拾一下寝室后,身子困软得像棉花似的,什么都懒得理,懒到连自己的床铺也不收拾了,直到睡觉前才想起整理。就这样,浑浑噩噩的一天过去了。2014年2月16日早上,天气并不是很好,下着毛毛细雨,此前已经计划好去龙州烈士陵园的却被这毛毛细雨打断,觉得可能会错过。快到中午时,天色虽然还是阴着的,但如丝的细雨已经停了,我看了看天色,没有做午饭,喝了点昨晚剩下的稀粥就出去了。陵园离我的单位并不是很远,走路的话大概一个多小时。我骑着朋友的自行车,沿着前一晚在网上查询好的路线前进。空气还是很湿润的,不时地飘来几滴微小的水滴。刚出发时的路面有些坑洼,很不好

3、走,但不久就到了平整的公路。出了县城,车辆明显减少了,偶尔会有几辆运甘蔗的卡车经过。道路并不是很宽,虽然此时还是冬季,但龙州并没有那样萧索,放眼望去,远山还是一片翠绿。可能是许久不锻炼的缘故,或者是公路上坡太多,骑了没有多久就觉得两条腿没有力气了,而且还伴随着酸痛。“目的地在哪里呢?”我想着,甚至怀疑自己走错了路。正踌躇时,柳暗花明,当蹬上一处上坡时,忽然远远的看到几个大字,由于离得太远,字迹模糊不清,但心却想着:“应该是!”字迹越来越清楚,和心中所期望的一样,它正是我慕名已久的龙州烈士陵园。陵园位于上龙乡弄平村弄平屯,右侧靠近公路,三面都是田地,通往陵园的路是一个上坡,很不平整,骑上去很吃

4、力。我下了自行车,推车往上走时,突然听见一声声清脆的鞭炮响,“谁家有喜庆的事吗?”我想着。其实这么想是很愚蠢的,谁家的喜事会办到烈士陵园呢?到了门口,就看到一片灰色的烟雾,紧接着就是那熟悉的火药味,记忆中陵园里放鞭炮,似乎是很不礼貌的。陵园的大门类似于门楼,门的两边放置着两个威武的石狮子,很有气势,对于长眠在此的英烈来说,是应该有两个庄严的守护者。我把自行车停在门前,走进陵园,鞭炮的烟尘刚刚散去,但是不久不知从哪里又传来鞭炮声,声音着实刺耳。首先出现在眼前的是一座高大的纪念碑,碑顶部是一位战士雕像,右手持枪,左手握拳,右脚踏在石头上,眼睛目视着前方,似乎是在藐视敌人,雕像威严耸立,战士英姿飒

5、爽。雕像的下面书写着八个大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碑体两侧各有一个浮雕,分别是冲锋的战士和踊跃支前的民兵。大字的旁边有一个蓝色的花圈,应该是刚献上不久,纪念碑前方是一个大香炉,香烟笼罩,祭奠着英勇的忠魂。简单的看了一下碑后面的碑志,这座陵园里不仅仅长眠着在反击战中逝去的先烈,还长眠着在土地革命时期、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乃至和平时期献身的勇士们。陵园内安葬2008名烈士,对越自卫还击战牺牲的占了很大一部分,一共有1879名。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世界各地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欧亚大陆的东侧,在中国南疆,当年的友好邻邦成为了我们的敌人,东起广西凭祥,西到云南金平,在长达1000多公里的边境线上

6、,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厮杀,许多人就长眠在了龙州这片土地上。从墓碑上写着的烈士的生平上可以知道,有的在战争的第一天就倒下了,还有的倒了战争的最后一天,他们再也没有机会继续冲锋了。陵园里的环境很不错,比较清幽。垂柏长青,小树点缀,配上鸟儿的悦耳歌声,的确是很适合烈士在此安葬。烈士墓区分为四区,每区烈士墓排列整齐有序,墓碑都是躺着放的,红色花岗岩的碑面,最上面嵌着一个红色五角星,烈士的名字、籍贯、生平都写在上面,简单而又让人沉思,这里埋葬着来自广东、湖南、贵州、四川、辽宁、黑龙江等全国二十二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对越反击战牺牲的烈士,最大的51岁,最小的只有17岁。他们大多数都很年轻,牺牲时的年纪大都

7、在19—24岁,他们入伍的时间都很短,两年的,一年的,三个月的,有的入伍仅仅只有一个月。除了这些战士,还有很多支前民兵也在此安静的睡着。他们都是英雄,都为了自己的国家、自己的信仰奉献出了年轻而又宝贵的生命。想到这里,更加心痛这些年轻的烈士了,他们也有父母、妻儿、兄弟、姐妹,却早早的告别他们倒在了冰冷的土地上,在他们牺牲的那一刻会不会想到和亲人告别时的情景呢?可以想象得出,在接到阵亡通知书时他们的亲人是什么样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