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945519
大小:49.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09
《信息不对称与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信息不对称与中国中小企业融资一、信息不对称理论及相关内容简述 信息不对称是指交易双方的一方拥有相关的信息而另一方没有,或一方比另一方拥有更多的相关信息,从而对信息劣势者的决策造成不利影响。由于信息不对称,就可能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逆向选择,通常发生在交易之前,是指那些最可能造成不利结果即导致信贷风险的借款行为。也就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加上这些贷款人非常积极主动,而且更愿意支付较高的代价,造成市场资源配置扭曲的现象。逆向选择使银行紧缩或不发放贷款,从而使风险小或无风险的借款者也得不到贷款。道德风险,则是在交易发生之后,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题目。这里所说的道德风险,是指借款
2、者可能在得到贷款以后不按向贷款者承诺(合同约定)的要求和条件使用贷款而带来的风险。极真个例子比如,将本来用作周转的活动资金贷款,转而投进股市往炒股。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一样,有可能使银行不愿意或不敢发放贷款。 这种信息不对称以及由此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效应,会影响到金融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及其结果,影响到金融市场的均衡状态和效率。深圳往年共有1600多亿的银行存款没能贷出,如此多的资金没贷出并不是银行不想放贷,而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出现的“借贷”现象,受伤害最深的是中小企业。 二、我国中小企业存在的融资难题目 当前,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
3、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气力。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对于扩大就业,加快生产力发展,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题目,确保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中小企业所获得的金融资源与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却是极不相当的。 1、获得信贷支持少 据统计,我国300万户私营企业获得银行信贷支持的仅占10%左右。2003年全国乡镇、个体私营、“三资”企业的短期贷款占银行全部短期贷款的比重仅为14.4%。据调查,2001年浙江省民间投资中银行贷款仅为20.1%。 2、直接融资渠道窄 由于证券市场门槛高,创业投资体制不健全,公司债发行的准进障碍,中小企业难以通过资本市场公然筹集
4、资金。据中国人民银行2003年8月的调查显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供给的98.7%来自银行贷款,即直接融资仅占1.3%。 3、自有资金缺乏 我国非公有制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企业发展主要依靠自身积累、但自身积累不足与其对外部融资带来的消极因素极大地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做强做大。 引发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成因之一是信息不对称。 三、信息不对称引起中小企业融资难成因分析 1、银行偏好规模比较大的企业 金融体系的特征是以金融机构作为中介,通过信用将资金提供者和资金需求者联结在一起,然而,金融机构的参与以及信用的作用,使金融行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出现了分离。为此,银
5、行经常依据“真实票据理论”来防范信贷风险。“真实票据理论”可以追溯到18世纪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真实票据理论夸大贷款必须具有可偿性。判定借款进是否具有偿还能力,则主要依据对其信贷历史的考察。中小企业和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大型企业相比,规模小、创业时间短、缺乏历史信用记录。由于信息不对称,国有贸易银行必然觉得给中小企业借款的风险极大。 银行不愿意给中小企业贷款的另一个原因是以为没钱可赚。尤其是国有贸易银行机构庞大,冗员甚多,本身运行本钱就高,再加上审贷程序复杂,使得他们几乎不愿意来经办小额贷款。所以国有银行偏爱把眼睛盯在那些大客户身上。 2、担保方式制约了融资 由于
6、信息不对称,不少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用持有怀疑,由此引起银行放贷首先考虑到的就是担保方式题目,并且特别夸大是抵质押方式,而中小民营企业一般没有太多的房产来做抵押。因此缺乏信息的银行一方实行了严格的信贷配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