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943155
大小:72.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09
《中国对西方文论的接受-现代性认同与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对西方文论的接受:现代性认同与反思中国对现当代西方文论的兴趣可以追溯到1930年代。①这时正是新批评在英国的兴盛时期,而中国对新批评的了解与英国新批评家瑞恰慈和燕卜逊有很大关系。瑞恰慈曾在清华大学任教(1929-1931),推广他发明的“基础英语”(BasicEnglish),并教授比较文学等课程。而他的批评观念也随之传人中国。钱钟书在1930年代初就论及他的《文学批评原理》(1924)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Times
2、Nean';mso-hansi-font-family:'TimesNean'">,曹葆华在1937年译出了他的著作《科学与诗》。②燕卜逊在他的影响下也到北京大学(1937,1947一1952)和西南联大(1939)任教。现在北京大学英语系老一代的教授仍然记得他到北京颐和园游泳以及喝醉酒后睡在床下的情形。③自然,他的批评观念也随之传人中国。朱自清当时就曾用他的复义理论解读中国古诗。④除了瑞恰慈和燕卜逊两位新批评家外,当时中国对T.S,艾略特和弗洛伊德均有相当程度的了解。但这时对西方文论的介绍和研究远没有达到系统的水平。而到了194
3、0年代末期以降,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典型理论成为文学理论的主流。典型论肇始于恩格斯致哈格纳斯的一封论巴尔扎克的信,其中他提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命题。⑤此后卢卡奇对之发扬光大,又经前苏联传人中国,成为1941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an'">〕年代末到1970年代末在中国占统治地位的文学理论。但这和后来}脱的西方文论还有区别C那么为什么在1980年代出现了介绍西方文论的高潮?这与当时的社会文化状况有什么关系?简单地说,西方
4、现代性在中国的发展和变形促成了西学的广泛流行。不仅是西方文论,中国对西方文学文化研究的所有领域,包括外国文学、比较文学、美学等等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和中国本身对现代性的认同有密切关系。中国现代性开始于晚清和五四的新文化运动。这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启蒙主义运动。它引进了西方启蒙主义运动中有关进步、发展等具有时间性的历史概念,也引进了民主、科学等以理性为基础的社会概念。当时最为流行的一句口号就是陈独秀1919年提出的欢迎“德先生”(民主)和“塞先生”(科学)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
5、282930313233343536373839style="FONT-SIZE:9pt;FONT-FAMILY:宋体;mso-font-kerning:0pt;mso-bidi-font-family:宋体;mso-ascii-font-family:'TimesNean';mso-hansi-font-family:'TimesNean'">到中国来。他要把这两位“先生”请进中国,促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⑦年代发表和出版的关于西方文论的大部分论文和著作中,以否定和批判精神为主题的少而又少。这一点也反映在对伊格尔顿著作的翻译和介绍
6、方面。伊格尔顿的《文学理论导论》(AnIntroductiontoLiteraryTheory)在中国大陆有3个译本,⑧是在大学中使用最多的课本之一。但是对于他的另一本著作《批评的功用》(TheFunctionofCriticism),却很少有人问津。这本伊格尔顿自己十分重视的小书至今没有一个中文译本,也很少有人加以引用。这里透露出中国读者和学者的兴趣和学术取向:我们对有关西方文论的知识性介绍、客观描述和概念解读有着浓厚兴趣。而像《批评的功用》那样侧重于探讨文学批评生成的社会原因以及它的意识形态性质和阶级性的著作,似乎并不能引起人
7、们的重视。这说明了中国读者已有自己的先人之见,对普遍性的方法论的兴趣超过了对具体社会背景和理论的特殊性的分析。总之,在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ace="TimesNean">1980年代西方文论的介绍过程中,隐藏在客观描述解读和对文学的审美、形式关怀这些观念背后的是对普遍性的追求。人们热衷于理论的应用、文本的细读,对一切新的方法和观念兴奋不已,却忽视了理论产生的社会根源。而实际上,伊格尔顿在《理论之后》(AfterTheory2
8、003)一书已经告诉我们,西方文化理论的兴衰与1960年代的社会革命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具体的、特殊的社会运动的结果,而非普遍有效的真理或方法。⑨1980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