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砌雨、污水检查井施工工艺标准

砖砌雨、污水检查井施工工艺标准

ID:10936934

大小:583.05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7-09

上传者:xinshengwencai
砖砌雨、污水检查井施工工艺标准_第1页
砖砌雨、污水检查井施工工艺标准_第2页
砖砌雨、污水检查井施工工艺标准_第3页
砖砌雨、污水检查井施工工艺标准_第4页
砖砌雨、污水检查井施工工艺标准_第5页
资源描述:

《砖砌雨、污水检查井施工工艺标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砖砌雨、污水检查井施工工艺标准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地基承载力较好,地下水位较低的雨污水管道。其它工程的雨水、污水检查井可参照执行。2施工准备2.1材料2.1.1砌筑用砖:品种、规格、外观、强度、质量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砌筑用砖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MU10,砖进场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进场后应抽样复试,其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有关规定。2.1.2水泥:一般采用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进场应有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后应对强度、安定性及其它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取样复试,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等的规定。当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时,在使用前必须进行复试,并按复试结果使用。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2.1.3水: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它水源时,其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2.1.4砂:宜采用质地坚硬、洁净的中粗砂,过5mm孔径的筛子,砂的含泥量不超过3%。砂的品种、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的要求,进场后按规定进行取样试验合格。2.1.5铸铁井盖、井圈及踏步:选型应符合设计要求,具有出厂产品质量合格证,满足市政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2.1.6钢筋混凝土预制盖板:宜采用成品构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应有出厂产品质量合格证,现场预制时,各种原材料按有关规定经检验试验合格。2.2机具设备2.2.1机具:砂浆搅拌机、起重机、计量设备等。2.2.2工具:水平尺、小线、托灰板、瓦刀、线坠、大号皮锤、小推车、筛子、大铲、皮数杆、靠尺、灰槽、水桶、铁抹子等2.3作业条件2.3.1混凝土基础施工完毕,经检查合格,强度达到1.2Mpa。2.3.2进出检查井各种管道已经安装就位,伸入井内壁的尺寸、标高及坡度等符合设计要求。2.4技术准备2.4.1编制施工方案,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4.2根据设计图纸,统计材料数量,编制材料计划。2.4.3做好施工前的各项试验工作。2.4.4对预制件厂家、铸铁件生产厂家进行考察并订货。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井底基础砌筑井室及井内流槽,表面应用砂浆分层压实抹光井室收口及井内壁原浆勾缝,踏步安装预留支管的安装与井壁衔接处理井身二次接高至规定高程浇注或安装井圈井盖就位3.2操作方法3.2.1准备工作3.2.1.1井位放线:根据设计图纸,测放检查井墙体内外边线及井室中心线。3.2.1.2基础及管口凿毛:对应墙体的混凝土基础及管口外壁表面进行凿毛处理,以利于与墙体连接。井底基础与管道基础同时浇注。3.2.1.3砌筑用砖应提前一天浇水润透。 3.2.1.4砌筑砂浆(1)根据试验室提供的水泥砂浆配合比,现场拌制水泥砂浆。(2)现场搅拌的水泥砂浆,宜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不少于90s,稠度应控制在50~70mm。(3)砂浆应随拌随用,不得超过砂浆初凝时间,一般拌成后2.5h内用完(当最高气温超过300C,应在1.5h内用完)。砂浆若有泌水现象时,应在砌筑前重新拌和。3.2.2井室砌筑3.2.2.1雨水、污水砌筑检查井按照井室形式分为矩形、圆形、扇形井等,应根据接入的管径、方向、转角、覆土深度、有无井室盖板等条件由设计选择其井型。3.2.2.2混凝土基础强度达到1.2Mpa以后,方可进行井室砌筑。3.2.2.3砌筑前,应将砌筑部位清理干净,并洒水润湿。3.2.2.4井室砌筑前对凿毛处理的部位刷素水泥浆。3.2.2.5不同形式的井室,墙体尺寸控制及排砖方法均不同。(1)井室为矩形时,在墙体的转角处立皮数杆,以控制墙体垂直度和高度。砌筑前先盘角,然后挂线砌墙。采用满丁满条砌法,砖墙转角处,每皮砖均需加砌七分头砖。(2) 井室为圆形时,以圆心为控制中心挂线,应采用圆形样板,并随砌随检查井室尺寸。采用丁砖砌法,两面排砖,外侧大灰缝用“二分枣”砌。砌完一层后,再灌一次砂浆,然后再铺浆砌筑上一层砖,上下两层砖间竖向缝应错开。圆形井室两面排砖图如3.2.2.5-1所示(1)井室为扇形时,首先确定扇形的圆心,在圆心处挂线、立皮数杆,依据设计要求半径及角度,随砌随控制井身尺寸。井墙内侧砌丁砖,外侧砌顺砖,扇形井室排砖图如3.2.2.5-2所示3.2.2.6砌砖宜采用“三一”砌筑法,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采用铺浆法操作时,铺浆长度不超过500mm.3.2.2.7砌砖体水平灰缝砂浆饱满不得低于90%,竖向灰缝宜采用挤浆或加浆方法,使其砂浆饱满。3.2.2.8砌筑时,要上下错缝,相互搭接,水平灰缝和竖向灰缝控制在8~12mm。 3.2.2.9拱券及支管(1)检查井接入圆管时,管顶应砌砖券加固,当管径≥1000mm时,拱券高应为250mm;当管径≤1000mm时,拱券高应为125mm。(2)预留支管应随砌随安,管口应深入井壁30mm,预留管的管径、方向、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管与井壁衔接处应严密不得漏水,预留支管宜用强度低于M7.5等级的砂浆砌筑封口抹平。用截断的短管安装预留管时,其断管破茬不得朝向井内。3.2.3流槽与脚窝3.2.3.1流槽应与井室同时进行砌筑。3.2.3.2雨水检查井流槽高度为到顶平接的支管线的管中部位。流槽表面采用20mm厚1:2水泥砂浆抹面,压实抹光,与上下游管道平顺一致,以减少摩阻。3.2.3.3污水检查井流槽高度为干线管顶高,表面采用20mm厚1:2水泥砂浆抹面,压实压实抹光,与上下游管道平顺一致。3.2.3.4脚窝宜采用预制,提前用1:2.5水泥砂浆预制,一般尺寸见图3.2.3.4。 3.2.3.5雨水检查井一般在管径D大于等于1600mm时,流槽内设脚窝;污水检查井一般在管径D大于等于800mm时,流槽内设脚窝。3.2.4踏步安装3.2.4.1踏步为铸铁踏步,安装前一天应刷防锈漆两道。3.2.4.2踏步的竖向间距375mm,踏步外露长度100mm,踏步水平间距150mm。从井口向下第一个踏步距井口应控制在220~360mm。踏步安装时,要求上下垂直,尺寸一致。圆形井踏步安装时,必须向圆中心安装。3.2.4.3踏步应随井墙砌筑随安装,位置准确,随时用尺测量其间距,在砌筑时用砂浆埋牢,不得事后凿洞补装,砂浆未凝固前不得踩踏。3.2.4.4有钢筋混凝土盖板的井室,盖板下第一个踏步距盖板底部120mm为控制踏步。3.2.4.5井室内在主干管上、下游方向,砖券以上加踏步,用以放吊灯及安全带。 3.2.5盖板安装矩形检查井和扇形检查井为盖板式。圆形检查井按井口形式不同可以分为收口式和盖板式。3.2.5.1钢筋混凝土盖板安装采用起重机械吊装就位,安装前用1:3水泥砂浆座底。3.2.5.2盖板安装要求位置准确,底部平稳牢固。3.2.6井筒砌筑3.2.6.1井筒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砌筑时应挂中心线,随砌随测量内径尺寸,防止尺寸偏差。砌筑排砖要求同圆形检查井井室。3.2.6.2圆形收口井井筒砌筑时,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收口,四面收口时每层不应超过30mm;三面收口时每层不应超过40~50mm。3.2.6.3砌筑收口井上部收口时,若需抹面,应按坡度将砖头打成破茬,以便于井内顺坡抹面。3.2.7抹面勾缝3.2.7.1抹面(1)雨水检查井、污水检查井:井室内外墙面由下游管底至井室顶以下全部使用1:2水泥砂浆抹面,厚15mm。(2) 抹面前应先用水湿润砖面,然后采用二遍法抹面,第一遍1:2水泥砂浆打底,厚10mm,必须压入砖缝,与砖面粘结牢固,第二遍抹厚5mm找平、压光。抹面要一气呵成,表面不得漏砂粒。(1)抹面完成后,井顶应覆盖养护。(2)为了保证抹面三层砂浆整体性,分层时间宜在定浆后随即抹下一层;如间隔时间太长,应刷素浆一道,以保证接茬质量。3.2.8井圈及井盖安装3.2.8.1铸铁井圈,采用细石混凝土或高标号水泥砂浆稳固。3.2.8.2预制混凝土井圈下铺1:3水泥砂浆座底。3.2.8.3位于拟建道路上的检查井筒,应在土路床形成前砌至路床顶面高度,加设临时井盖。在路面基层施工完成后,再行反开挖卸荷板位,将井筒接至卸荷板底面高度。现浇钢筋混凝土卸荷板(包括井筒)3.2.8.4为了保证检查井井盖与道路路面平顺,应按照路面设计高程、纵横坡度,在路面沥青下面层施工后上面层施工前安装完成井圈和井盖。3.2.8.5井盖开启应为管线的左(或右)方向。3.3季节性施工3.3.1雨期施工3.3.1.1雨期砌筑应有防雨措施。下雨时必须停止砌筑,未用完的砂浆进行覆盖,并对已新砌筑的墙体采取遮雨措施。大雨过后,要复核墙体的垂直度。 3.3.1.2雨期施工,应对未回填的沟槽边坡采取防护措施。沟槽顶部设置截水沟,底部设集水井,并设排水泵抽水。3.3.2冬期施工3.3.2.1砌筑检查井冬期施工不得采用冻结法。砌筑前应清除冰、雪等冻结物,不得使用水浸砖。砂浆宜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砂内不得含有直径大于10mm的冻结块,必要时可采用抗冻砂浆。砂浆使用温度不应低于+50C。砂浆应随拌随用,搅拌时间应比常温时增加0.5~1倍。3.3.2.2冬期当日最低气温高于或等于-150C时,采用抗冻砂浆;气温低于-150C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施工环境温度。3.3.2.3冬期施工,砌筑完成的井墙,应进行覆盖,以防受冻。4质量标准4.1基本要求4.1.1砌筑用砖和砂浆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配比准确,不得使用过期砂浆。4.1.1.1砖的抽检数量:按照检验批抽检试验。 4.1.1.2砌筑用砂浆应由试验室出具试验配合比报告单。检查井砌筑,每工作班可制取一组试块,同一验收批试块的平均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等级,同一验收批试块抗压强度的最低值不低于设计强度等级的75%。4.1.2井盖、井圈应符合设计要求,选择由资质的生产厂家,进场材料应具有产品合格证及检验报告。4.1.3对于污水管线及检查井应做闭水试验(一般情况下,管线闭水试验与检查井闭水试验同步进行,以检测其密闭性)。4.1.4井内踏步应安装牢固,位置正确。4.1.5井室盖板尺寸及留孔位置要正确,压墙缝应整齐。4.1.6井圈、井盖安装平稳,位置要正确。4.2实测项目4.2.1井墙体的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宜为10mm,且不应大于12mm,也不应小于8mm。4.2.2雨水、污水检查井实测项目应符合4.2.2的规定表4.2.2检查井实测项目表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平面轴线位置(轴向、垂直轴向)15每座2用钢尺量测、经纬仪测量结构断面尺寸+10,02用钢尺量测井室尺寸长、宽±202尺量长、宽各计一点直径井口高程农田或绿地±20每座1用水准仪测量 路面同道路规定一致每座1用水准仪测量井底高程开槽法管道敷设Di≤1000mm±10每座2用水准仪测量Di>1000mm±15不开槽法管道敷设Di<1500+10,-20Di≥1500+20,-40踏步安装水平及垂直间距、外露长度±10每座1用尺量测偏差较大值脚窝高、宽、深±10每座1流槽宽度+10每座14.3外观鉴定4.3.1墙角方正互相垂直,没有通缝、瞎缝,灰缝跑满、平整。抹面压光,不得有空鼓、裂纹等现象。4.3.2井内流槽应平顺、圆滑,不得有建筑垃圾等杂物。4.3.3井圈、井盖必须完整无损。5成品保护5.0.1砌筑用砖现场搬运时,应注意轻搬轻放,防止损坏。5.0.2施工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污染井壁。5.0.3井盖、井圈,预制盖板、井筒等在装卸时,要轻搬轻放,防止磕棱掉角。 5.0.4井筒施工与道路施工配合时,注意检查井临时盖钢板的刚度、强度以及密闭性,防止道路施工机械损坏井筒,和沥青混凝土进入检查井内。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6.0.1严格按照配合比计量,拌制水泥砂浆,并按规定留置、养护好砂浆试块,确保砂浆强度满足设计要求。6.0.2检查井基底承载力必须满足设计要求,严禁扰动基底,否则应采取换填处理。6.0.3严格控制好检查井井筒顶部高程和纵横坡度,保证井盖与道路路面接顺。6.0.4钢筋混凝土预制盖板安装时,应保证盖板混凝土强度达到100%。6.0.5安装踏步要求位置准确,确保使用功能。6.0.6检查井外壁回填宜采用灰土回填并确保夯实。路面结构层部位应采用二灰混合料或低标号混凝土回填,以防止回填下沉。6.0.7安装铸铁井圈的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应为早强砼,其强度达到80%时,再进行路面面层的施工,井圈下应垫铁片,螺栓应扣牢、拧紧,确保井圈稳固。6.0.8污水检查井砌筑,砌体砂浆必须饱满,确保井体的密闭性。严禁采用铺一层砂浆,用水冲刮平的砌筑井墙体。7质量记录 7.0.1砖、预制构件,铸铁井盖、井圈出厂合格证。7.0.2水泥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7.0.3砖、砂浆试验报告。7.0.4砂浆、混凝土的配合比通知单。7.0.5砂浆、混凝土试块强度试验报告。7.0.6基槽、预埋件、钢筋等隐检记录。7.0.7污水闭水试验记录。7.0.8土壤压实度试验记录。7.0.9工程部位质量评定表和工序质量评定表。8安全、环保措施8.1安全操作要求8.1.1施工前编制专项安全技术交底,提前对施工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8.1.2对砌筑施工人员进行岗位培训,熟悉有关安全技术规程和标准。现场操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帽。8.1.3沟槽开挖后,应采取有效的边坡防护措施。沟槽顶周围设置安全防护栏,并设置截水沟。 8.1.4砌筑用砖、预制件、铸铁井盖等装卸严禁倾卸、丢掷,应轻装轻放。8.1.5进场砖和预制件应分规格、分批堆放整齐,堆放高度不宜超过1.6m,砖垛之间保持适当的通道。8.1.6遇到大雾或夜间照明不足时,应停止作业。8.1.7运输设备、小型机具操作和临时用电应符合有关安全规定。8.1.8检查井施工作业现场应设护栏和安全标志。井上必须临时加盖。8.1.9井盖的品种、材质、规格、额定承重荷载应符合设计规定。8.1.10加高或降低电力、信息管道、井、室时,应请管道管理单位现场监护,并对井、室内设施采取保护措施。8.1.11进入已建管道或井、室内作业前,必须打开井盖进行通风。进入前,必须先检测其内空气中的氧气和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佩戴护具方可下井作业。8.2环保措施8.2.1清理落地灰时应集中堆放,并装袋清运。现场严禁抛掷砂子、水泥等易引起灰尘的物品。8.2.2现场搅拌站(砂浆)应设置排水沟和废水沉淀池。搅拌站应封闭,采取降尘措施。8.2.3建筑垃圾应及时清运至指定地点处理。严禁随处抛洒建筑垃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