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废弃地植被恢复

矿区废弃地植被恢复

ID:10930494

大小:24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09

矿区废弃地植被恢复_第1页
矿区废弃地植被恢复_第2页
矿区废弃地植被恢复_第3页
矿区废弃地植被恢复_第4页
矿区废弃地植被恢复_第5页
资源描述:

《矿区废弃地植被恢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矿区废弃地的植被恢复1.概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和交通建设不断发展,矿山开采,特别是以建筑石料为主的露天开采矿山,在南方极其普遍,在为经济和城市建设提供必需材料的同时,给环境带来极大的破坏,使美丽的青山被爆破开挖得“千疮百孔”。由于爆破和底部掏挖矿石,造成矿山边坡陡峭、凹凸不平,裸露的边坡以岩石坡面为主,使植物难以自然生长和修复,必须通过人工措施改造和营造出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才能恢复坡面绿化,改善其生态环境。2.我国矿山废弃地2.1矿山废弃地概念矿山废弃地是指在采矿过程中所破坏的、未经一定处理而无法使用的土地。它包括:(1)融剥离表

2、土、开采的岩石碎块和低品位矿石堆积而成的废石堆积地;(2)矿体采完后留下的采空区和塌陷区形成的采矿废弃地;(3)开采出的矿石已经选出精矿后产生的尾矿堆积形成的尾矿废弃地;(4)采矿作业面、机械设施、矿山辅助建筑物和道路交通等先占用后废弃的土地2.2我国矿山废弃地概况由矿产业开发利用引起的环境破坏、毁坏或占有良田、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废弃矿与采矿塌陷区,已被视为危害环境之大户,成为世界性课题。据统计,中国现有国营矿区企业8000多,个体矿区达到23万多。全国矿区累计被破坏的土地面积达288万hm2,并且每年大约以4167万hm2的速度增长

3、。2.3矿山废弃地带来的问题2.3.1山体破坏由于采矿活动的采点多,布局不合理往往使得山体遭到严重的破坏。采掘剥离对自然山体的肢解和蚕食相当严重,曾经林木密布的山坡被夷为平地,只留下条条沟壑。整个山体千疮百孔,满目苍夷,不再见绿色的植被,只剩下一些陡峭的光滑石壁,原本优美的山体景观被破坏殆尽了。2.3.2水体污染在采矿过程中,经常会产生物理或化学的污染物,有的直接就排入附近的水体中,这直接引起了污染。而露天堆放的矿物经雨水淋溶,地表水冲刷以及人为的洗煤也会污染水系,形成浊流。这导致了原本清澈碧绿的水体变得污浊不堪,有时还会散发出恶臭,并

4、且受污染的水体中含有有毒的矿物元素,间接影响了岸边生长的植物,变成了一处荒芜的景观。2.3.3植被退化采矿活动对地貌,植被,土壤造成的直接摧毁造成破坏最明显的就是植被的退化,区域的原生生境受到损伤,它使得山体表土剥离,原来生长在土层表面的植被无法正常生长,而且因为矿区固体废物的堆放也急剧恶化了植物群落的生存条件,这就影响了周边植物的演替,破坏了植物景观的营造。2.3.4占用和破坏大量的耕地资源我国现有国营矿山企业8000多个,个体矿出达到23万多个。这些矿山企业在开采矿山过程中对土地的破坏是惊人的。全国累计破坏和占用的土地面积相当于整个

5、江西省的耕地总面积280万hm2。3.废弃矿山立地条件评价和现状区划3.1立地条件评价矿山废弃后,矿区的景观极差,水、气、热条件极为恶劣,土壤贫瘠,有机质含量低,石砾含量高,保水保墒能力差,易受干旱危害,植物生存环境极差。3.2废弃矿区现状区划按其开采现状和使用功能,可分为3个区:开采区、加工储运区、弃渣区。3.2.1开采区山体在采石后留下的边坡,呈弧形,高差一般为10-30m,坡度在15-900之间,十分陡峭。位于山体上部的坡度级属于险坡,坡度一般在30-900之间,该区域,难以攀登;位于山体下部的区域,坡度级属急缓坡,坡度一般在15

6、-300之间,人工作业难度减低。3.2.2加工储运区地势平坦,坡度一般在50左右,开采的石料均在此进行加工,加工后没有及时销售运输的;还要在此储存。此区残留大量的开采废渣和加工所产生的废料。3.2.3弃渣区大量的开采废渣和加工所产生的废料均堆弃于此,逐渐成为储运场地。4.矿山废弃地的概念及植物选择原则4.1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概念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是指以林木为主要材料,乔、灌、草和农作物统一配置、培育的绿化实体,是有效发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工程体系,是环境建设和生态建设的核心内容。不仅能为社会提供木材和各种林副产品,同时对调整

7、矿区产业结构、振兴覆盖区经济、国土整治保安、减少自然灾害、保护生物多样性、美化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保证矿区建设具有重大意义。4.2.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的植物选择原则应将前期的即时效果与长期效果相结合,常见绿化苗木种子与当地周边的乡土植物相结合,促进植物群落的演替及长期的稳定性;根据不同的绿化地段特点,种植、播种及喷播等多种工艺措施灵活运用相结合;乔、灌、草、藤相结合,土层深栽乔木,浅种灌草,底种攀爬植物、上植下挂,创造丰富的植物群落结构,同时符合植物的生长需要;落叶和常绿搭配相结合;深根系与浅根系植物相结合;局部与整体效果相结合;绿化与

8、园林景观相结合;全面绿化与局部裸露有机运用;并要注重植物的抗性和适应性。5.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的机理矿山的治理与复绿,主要是通过地质灾害防治,通过对深层和浅层的不稳定边坡治理,即对深层不稳定边坡,通常采用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