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927677
大小:10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9
《义务教育冀教版七上合欢树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河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合欢树》第一课时导学案授课时间:年月日主备人审核人:使用者:年级班组号学习目标1、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象征意义。2、品味平淡朴实的文字,分析细节和对比的内容。3、感受母子情深,珍惜亲情,学会感恩。自学指导互动及展示导学一嘈( )杂 坍( )圮( ) 亘( )古不变捋( )着 窥( )看 熨( )帖 羡( )慕 倔( )强 狼藉( )隽( )永 恪( )守 教诲( )走近作
2、者:史铁生,1951年1月4日出生于北京,著名小说家,文学家。生前曾任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1969年史铁生到陕西延川清平湾插队放牛,一次遭遇到暴雨和冰雹,高烧后发现腰腿疼痛,后来发展成双腿残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想以死来解脱自己,最后终于在母亲的帮助下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成名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自学导学二感知课文:1、阅读第一至第三自然段:这三段中讲了哪几件事?(A)2作者笔下描绘的母亲是一种怎样的形象?语言描写:肖像描写:行为动作:心理描写:母亲的形象:3、而作者对于母亲又是什么态度?你能
3、理解他的表现吗?组内轮流朗读后小组合作交流;质疑展示反馈反思河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合欢树》第二课时导学案授课时间:年月日主备人:审核人:使用者:年级班组号学习目标1、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象征意义。2、感受儿子对于母亲无尽的思念和深深的愧疚。自学指导互动及展示导学一研读课文内容1、合欢树,落叶乔木,夏天开红色的花。得名由来:对称的叶子,入夜就两两相合的缘故。它的名字蕴含了吉祥意。作者为什么在这里花了大量的笔墨写合欢树的来历以及母亲悉心培育它的过程? 2、文章写母亲为主,合欢树为辅,命题为“合欢树”合适吗?3、我为什么
4、回避一直想看的合欢树? 小组推荐1名代表到展板展示,其他同学在位上独立完成后互判导学二揣摩下列句子所包含的感情。⑴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一换药就说:“怎么会烫了呢?我还总是在留神呀!”⑵她到处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⑶怎样理解“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悲伤也成享受。”的含义小组交流,找出不能解决的问题在班级质疑展示。反馈反思德育教育融入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对策随着我国小学德育教育不断提档升级,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日益成为现代小学品德教育的重
5、要目标与方向。在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形成自身道德体系的关键时期,利用小学课堂教学开展德育教育,可以实现小学生个人思想品格的形成与塑造。在小学课堂教学体系中,蕴含着大量的德育知识与德育教育资源,如何将德育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是现代德育教学探索的主要方向,同时也是我们日常教学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在小学教育阶段,课堂是培养和激发学生道德意识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道德培养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打造新型民主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确自身在课堂以及生活中权利义务,强化提
6、升个人道德意识,构建自身的认知体系。在小学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向学生灌输道德意识,在向学生提出要求的过程当中,要构建平等的话语体系,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共同探讨和研究问题,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培养自己的道德思维和道德意识,将自己当成课堂一份子,关注和理解课堂以及生活中出现的道德问题。举例来说,在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有一篇課文为《文天祥》,在开展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并引申相关知识,提升学生道德水平,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相应的知识,可以减小学生对于单纯宣教的抵触情绪,提高德育教育效果。此
7、外,在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中,有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可以利用教学契机,提升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二、打造生活化课堂,引导学生形成道德意识在小学课堂教学当中,要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要从打造生活化课堂入手。在传统的小学德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很多学生对于德育教育都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因为小学德育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明显存在着脱节的现象,学生对于课堂和教学内容缺乏认同感,无法深刻感知德育课程蕴含的道理与教学内容。对于此,要想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要从构建生活化课堂入手,让德育课程教学内容与小学生的
8、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提升其认知能力,进而通过理论宣导,引起学生的联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主体思想与德育意识。在教学实践当中,小学教师要充分运用多样化教学素材,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让学生深入课堂体系当中,提升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提升道德培养效果。举例来说,在小学语文所学内容当中,很多文章都是开展的德育教育的合适载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