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899601
大小:46.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7-08
《宝安区体育设施建设标准指引(试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宝安区体育设施建设标准指引(试行)1总则1.1为落实市、区体育事业规划,适应体育事业发展需要,提升体育设施规划设计和建设水平,保证体育设施配置的合理性和公平性,提高政府投资效益,特订《宝安区体育设施建设标准指引》(下称指引))o1.2本指引是在参照国家相关标准基础上,结合宝安区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宝安区各级体育设施的功能定位、选址、规划设计、建设用地、建筑面积、建筑标准和建设内容等。1.3本指引适用于由宝安区政府投资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是编制和评审体育设施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设计图纸,确定建设标准和投资规模,对项目建设进行全过程监督
2、检查的依据。1.4体育设施建设应处理好近期需求和远期发展的关系,立足当前需求,考虑未来发展,理念适度超前。1.5体育设施建设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一次规划,分期建设”方法,合理规划近期和远期建设项目,为可能的改建和发展留有一定余地。1.6体育设施项目规划方案宜公开向公众征询意见,建设过程应公开、透明。1.7体育设施建设应遵循安全、适用、经济和美观等原则,设计中应考虑注重生态、环保、节能和场馆可转换性等因素,鼓励采用绿色技术、新技术和新工艺等。1.8体育设施项目建设除应符合本指引外,还应遵循国家和地方现行的相关规范、标准,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划和相关政策要求。2.1分区级
3、、2功能定位综合考虑行政区划因素和常住人口规模将体育设施街道级(居住地区)、社区(居住区)级和居住小区级4个等级。2.2区级体育设施应依据深圳市统一规划的要求,以建设服务群众体育的综合场馆为主,适当考虑竞技体育功能。街道级体育设施基本不考虑竞技功能,个别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和区位重要的街道(下称中心街道,如龙华新城和沙井组团中心等)可设置具备一定竞技功能的综合场馆。各街道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一些适合大众参与的特色运动项目(如武术、水上运动、沙滩排球和航模等)。社区级和居住小区级体育设施只考虑本区域居民日常体育锻炼需要。3选址3.1街道级体育设施应保证在全区范围内基本均
4、衡分布,社区级和居住小区体育设施应保证合理的服务半径。3.2场地选址应符合人口集中,交通便利的原则。场地必须至少一面临次干道或主干道道路,以便进行合理的人流及交通组织。3.3场地地质条件良好,不存在地质断层、滑坡、泥石流、洪水淹没等不良条件,周边环境较好,与污染源、高压线路、易燃易爆物品场所之间的距离达到有关防护规定。3.4场地选择既要符合各项运动项目开展的要求,又要尽量避免体育设施对周边环境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3.5区级和街道级体育设施原则上应集中布置,以便集中管理和经济地利用它们的附属设施;个别街道由于选址困难可以考虑分散布置。4规划设计4.1体育设施规划设计
5、宜与周边环境有效衔接,保护和利用自然地形和天然资源(如水面、林木等),充分考虑地形和地质情况,减少建设投资。4.2区级体育设施基本配置是“一场两馆”(体育场、游泳馆和体育馆),街道级体育设施基本配置是“两场一馆”(体育场、游泳场和体育馆),各类体育设施集中布局形成区级和街道级体育中心。社区和居住小区体育设施可结合公园和文化设施统一规划建设。4.3体育场馆建筑在符合节能情况下,造型要有一定创意,色彩、体型等能体现体育建筑的特点。4.4建筑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合理安排各种体育设施,保证其功能的正常发挥。4.5设计应注重各种体育设施的多功能使用和有机结合。4.6设计
6、应充分体现体育设施的开放性,方便群众使用各类体育设施。4.7设计应考虑残疾人观看比赛要求,观看位置应便于残疾观众入席和观看,有良好的通行和疏散的无障碍环境,并在地面或墙面设置明显的国际通用标志。4.8应考虑可靠的交通方案和交通设施,合理规划交通路线,做到人车分流,特别是行人可以通过合理的步行系统设计安全舒适地到达各主要活动场所和城市步行系统。4.9应详细分析不同种类人流的移动路线,处理好不同种类人流的出入口、安全疏散、观看、比赛、休息空间的设置,做到互不干扰但又联系方便。4.10设计应满足运动项目的朝向、光线、风向、风速、安全和防护等要求;防火、疏散与交通、声学、
7、给排水、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电气等方面设计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4.11体育建筑应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进行抗震设计,并严格按照抗震设计进行施工,区级和街道级体育场馆等重点建筑可适当提高抗震设防等级标准,或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4.12各级体育设施设计中应适当考虑抗震救灾、临时庇护和社会救济等方面需要。}.13区级和街道级体育设施项目绿地率不小于35%,改、扩建体育设施项目绿地率不宜低于30%,社区级和居住小区级绿地率可参考执行。5建设规模}.1体育设施建设应坚持总量控制、动态一平衡原则。远期按照常住人口人均公共体育活动面积1
8、.6m,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