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心理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的论文

浅析心理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的论文

ID:10870759

大小:5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8

浅析心理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的论文_第1页
浅析心理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的论文_第2页
浅析心理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的论文_第3页
浅析心理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的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析心理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心理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的论文“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即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轨道”。这是《中国教育改革宇发展纲要》对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的要求。笔者认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关键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从学生的成长过程来看,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容忽视的领域。1.时代呼唤心理健康教育现代教育已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这是社会发展对人类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生活节奏加快,充满矛盾变化的世界经济会给人们带来这样那

2、样的心理压力,人们如何面对成功,面对失败,面对挫折,甚至面对灾难,这将取决于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即人们的心理素质,这是决定竞争成败的重要条件。因此,素质教育应该特别强调和重视心理素质教育。2.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曾经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它不仅指一个人没有疾病的症状和表现,而且指一个人应有良好的身体和精神以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也就是说,健康与适应从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来评价。.目前,我们有的学生虎背熊腰,但性格孤僻,缺乏朝气;体壮如牛,但胆小如鼠,意志薄弱;膀大腰圆,但心胸

3、狭窄,空虚颓废;忸怩胆小,忧郁、依赖、神经质,人际关系不良等已成为当前学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遗憾的是不少教师对这个问题尚未予以重视。在一定意义上说,心理健康比身体健康更重要。在一切不利的条件中,对人威胁最大的莫过于不良的情绪和恶劣的心境。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我们必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加强青少年的心理素质教育、培养刻不容缓,在中小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非常必要。3.正确认识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3.1学校应该是学生的乐园;学习应该是学生的需求、乐趣、享受。目前,在教育的指导思想上仍一味地追求高分,偏主科

4、、设重点,使教师、家长、学生都背上沉重的包袱,而心理负担最大的还是学生,违背心理规律教育手段,加重了学生的思想负担和学习压力,使他们更加丧失学习的兴趣,造成心理上各种矛盾的激化和混乱,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从而影响学习。3.2社会因素;学生求知欲强,思想活跃,对新生事物敏感,又敢于幻想和冒险。但是一些消极思想和生活方式,加上不良宣传的误导,同样冲击着身心还很幼稚的学生,影响着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干扰他们的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3.3家庭因素;放纵、溺爱的家庭,导致自私、任性、粗暴、孤傲、异常心理等,残缺家庭日益增多,对学生造成的心理

5、创伤也是不可低估的。父母离异、家庭不和而放弃了对子女的教育,使子女产生委屈,抱怨仇恨等情绪,造成自卑、孤僻、偏执、逆反等病态心理。走向极端的家庭和不利的家庭因素,使学生心理素质不健康。3.4个体因素;学生特别是青春期非常注意外表形象。个头高低,长相好坏是造成他们自傲、自卑、多疑等不良心理的重要因素。性心理的发育成熟,使他们的注意力更多地转向异性,出现幼稚和盲目的早恋意识,学习和升学的竞争,人际关系的紧张所造成的心理压力都容易导致焦虑、悲观、抑郁、冷漠、孤僻、恐惧、偏执等异常心理。4.全面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4.1学生心理健康维护;这是面向全

6、体学生,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内容,具体包括:①智能训练,针对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等设计不同的训练活动。②学习心理指导。即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③情感教育。教会学生把握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学会控制、调节宣泄自己的消极情感,进行相关的训练和自我表达、放松训练。④人际关系指导。围绕亲子、师生、同伴三大人际关系,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关系学的本质,并学会处理人际关系活动中各种问题的技巧和原则。⑤健全人格的培养,即关于个体面对社会生存压力应具备的健康人格品质。⑥自我心理休养指导。通过训练和指导帮助学生科学地认识自己,并在自身的

7、发展变化中,始终做到能较好地悦纳自己。4.2心理行为矫正;这是面向少数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开展的心理咨询、行为矫正训练的教育内容,属矫正范畴。①学习适应,如考试焦虑、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厌学等。②情绪问题。指影响学生正常生活、学习与健康成长的,如抑郁、恐惧、紧张、忧虑等。③常见行为问题,主要指在学生生活、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特征如多动、说谎、打架、胆怯等。④身心疾患,主要指心理困扰而形成的躯体症状与反应。如神经衰弱、失眠、神经性强迫症等。5.准确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改革的要求和人心理发展的

8、规律而提出的。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一定的原则。5.1科学性原则;心理品质教育必须坚持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的科学化。在教学中,教师要有高度负责的敬业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