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ID:10865101

大小:219.50 KB

页数:44页

时间:2018-07-08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_第1页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_第2页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_第3页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_第4页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44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目录第一章地基及基础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第二章材料、预制构件质量通病的防治第三章主体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第四章地面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第五章门窗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第六章装饰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第七章屋面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44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清单第一章、地基及基础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一、基础轴线.灰线差错(1)事故特征因测量放线差错造成基础的位置或建筑物偏差等事故,例如把柱边线误作柱轴线,造成独立柱的环行基础错位半根柱,也有造成建筑物一头大,一头小的现象.(2)原因分析施工放线简单化,灰

2、线放好后没有专人复核,或经纬仪没有校验准确;没有把轴线引出画在固定建筑物上,,或是放线的龙门板被边坡坍土塌落,堆土压没,运土的车辆碰撞错位;也有在测量放线中因看错图、读错尺寸、拉错线而造成轴线和灰线错位的。(3)处理方法1)对已开始挖基槽(坑)的工程,必须复核轴线和边线,如有差错,及时纠正。应将轴线引出固定在永久性建筑物的位置上,作为校验用。2)正在放线的工程,核对设计图纸的轴线,钉牢四角龙门板,板上钉钉子做轴线,并引出轴线固定好。经检查合格后,根据轴线放基槽、基坑挖土的边线。(4)预防措施1)学习阅读报纸,全面掌握轴线尺寸,经复核准确然后方可放线。2)在测量放线前要将

3、经纬仪、钢卷尺等校验准确。3)在设置钉牢轴线桩、龙门板等标志的同时,须将标志引出施工单位场地固定在安全的位置上,专门负责检查复核准确,并保护好,防止碰坏和撞歪。二、建筑标高偏差(1)事故特征因设置的水准标高误差,造成建筑物的±0.00面标高低于或高于设计标高。(2)原因分析施工管理不细,引进的、设置的水准点错误,又没有详细复核,导致建筑物标高误差。(3)处理方法1)核对图纸的水准标高,校验水准仪,复核水准点。2)发现有标高误差必须及时纠正,如标高偏高,要降低挖土标高,如标高偏低,要抬高基础垫层或基础墙体。(4)预防措施加强施工管理,核准建筑物的±0.00面的水准标高。设

4、置的水准点应尽量和设计标高平,防止计算误差。三、基坑(槽)回填土沉陷(1)事故特征基坑(槽)的回填土没有夯实而沉陷,造成室外散水,台阶、花台等断裂下沉,建筑物基础积水,软化砖墙墙基和基土,导致建筑物沉降。(2)原因分析44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1)基体墙体砌筑时,为便于施工常将堆积的坑(槽)边坡上的铲入基坑(槽)内,又没有按规定分层夯实。2)回填土的土质不符合规范要求,即边坡上和就近有什么土就回填什么土,或用冻块、干土、有机物土,受雨水浸泡软化而下沉。3)基坑(槽)较深,坑底积水与淤泥没有清除就一次填平松土,且仅在表面夯一遍,起下面都是软弱土层,受力后下沉。(3)处理方法1

5、)以回填土但尚未浇筑散水坡、明沟、台阶、踏步时,必须返工重填,夯密实后再施工。2)没有回填的基坑(槽),须排干积水,清除淤泥,选用合格的填土料,并分层夯填密实。(4)预防措施必须严格按《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1—83中第3、5、16条要求执行。基坑(槽)、管沟或填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填土前,应清除沟槽内的积水和有机杂物。2)基础或管沟的现浇混凝土应达到一定强度,不致因填土而受损伤时,方可回填。3)沟(槽)回填顺序应按基底排水方向由高至低分层进行。4)回填土料每层铺填厚度和压实要求:用蛙式打夯机夯实时,每层铺土厚度为200—250mm,每层夯3—4遍

6、。如用人工夯打,铺土厚度不应大于200mm,每层夯打3—4遍。5)基坑(槽)回填土应在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6)回填管沟时,为防止管道中心线移位或损坏管道,应用人工先在管子周围填土夯实,并应从管道两边同时进行,直至管顶0.5m以上。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方可采取机械回填和压实。7)在抹灰带接口处、防腐绝缘层或电缆周围,应使用细粒土料回填。四、挖方边坡塌方1.现象挖方工程边坡塌方,周围土体向坑内侧翼,挖外土提下陷,或基底大量隆起,发生地基整体滑动破坏。2.原因分析(1)基坑开挖经过不同土层时,未根据土的性质差异采用不同的放坡方案。软弱土层边坡失稳造成塌方。(2)基坑边外

7、侧地面机械设备、材料及挖出土方对方荷载超过基坑边坡原设计允许荷载,或受外力振动等影响,造成边坡失稳而塌方(6)未按原支护设计规定的挖土方案进行挖土,支护结构受力状态与原支护设计设定的条件不同。3.预防措施(1)边坡施工设计应根据不同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分层确定不同的边坡坡度。(2)挖土之前对地表水排放作有组织的排水系统,排水沟渠不应在边坡或支护体外侧渗漏水。(3)边坡顶部外侧严格控制不超过施工设计的允许荷载(4)严格执行原定的挖土方案,如因特殊原因需修改原定挖土方案时,必需经原设计人和原方案批准单位同意变更或增加措施。44质量通病的预防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