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的本土起源(2)论文

中国农业的本土起源(2)论文

ID:10863676

大小:6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08

中国农业的本土起源(2)论文_第1页
中国农业的本土起源(2)论文_第2页
中国农业的本土起源(2)论文_第3页
中国农业的本土起源(2)论文_第4页
中国农业的本土起源(2)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农业的本土起源(2)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农业的本土起源(2)论文3.田间农业在分析仰韶农业制度的主要特征之前,似乎有必要先简略地讨论和推测一下仰韶人的人种学和地理学起源。仰韶人之为原始的中国人是很少有争议的。但对于他们来自哪里却知之甚少。到目前为止,只有两位英国学者罗克斯比(Roxby)(134)和斯马利(Smalley)(136)对仰韶人的地理起源作了明确推测。他们两人都认为仰韶人是在冰期时期以后从北方进入黄土高原东南部的。他们提出的主要根据是就在仰韶文化在黄土高原出现的前几千年里,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为冰川所覆盖。他们猜测,导致仰韶文化突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从北方迁来的人们面临着黄土沉积的挑战;他们用定居和发展文明

2、来回答这个挑战”(136)。如果现有的科学证据能够证明中国南方确曾为冰川覆盖,而且这样一种“大陆”类型对于人类在南方的定居造成了巨大的困难,那么仰韶人北方起源的假设将具有一定的可信程度。但是,现有的科学证据表明冰川作用在中国并不是大陆型的.freelpelly)是一位杰出的具有历史感的黄土研究的先驱者,1904年他曾率领一支考古远征队来到俄国的土耳其斯坦。普姆皮利指出,黄土在人类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特别是中国的黄土:“它的肥力似乎是用之不竭的。正如里奇瑟芬(FerdinandvonRichthofen)所说,这种性质部分是由于黄土的厚度和结构,部分是由于雨后,盐份通过腐烂的草茎留

3、下的管道由毛细吸附作用带到地面积聚起来,部分是由于新鲜的土壤不断被风从内地带来。几千年来,在中国的大片土地上,虽然实际上并没有多施肥料,但收获却一直不断提高,这个事实说明了土壤的自肥能力。也正是不断增加的稠密的人口限制了这些土地供养生命的巨大能力。”(128)因为热带的“刀耕火种”方式如果土地不长期休闲肥力就不足,而中国的黄土高原具有著名的自肥能力,所以仰韶农业制度不是通常意义的“刀耕火种”,甚至在它创立之初也不是。仰韶农民大概是先用火烧去杂草,再用石锄和石铲开垦处女地,他们也可能使用掘土木棒(14)。因为一开始没有经验,几乎可以肯定他们在开出荒地之后紧跟着播种。可是他们可能不久就

4、发现第一年的产量要低一些,第二年、第三年产量就多得多了。这是因为第一年土壤中的氮大部为各种微生物消耗了,而正是这些微生物使得植物残体腐烂。到了第二年,植物残体已经腐烂,微生物也转化为氮,这时就有了足够的养料供给农作物生长。这种不同产量的现象可能很自然地引导仰韶农民发现新开垦的土地应该休闲一年,从第二年起再种谷子。我们也可以猜想,仰韶农民初期没有经验,可能在一块土地上连年种植谷子。对保水性能好的黄土来说,连年种植可能没有什么问题,保水性能不太好的黄土,连年种植就可能造成减产,甚至绝收,尤其是在降雨量不正常或严重干旱的年份,这不仅是因为土壤肥力减退,而且因为水份不够。减产或绝收的土地自

5、然应该暂时休息一下。仰韶农民可能也认识到了如果休闲的地里长出草来,那么他们将前功尽弃。根据黄土的类型,这种不长杂草的土地可以在一、两年内保持足够的水份,使得种植得以进行。仰韶农民从经验上知道了定期休闲土地的必要性,因此诞生了他们原始的土地休闲制度。典型的“刀耕火种”方式需要长期的休闲以储存土壤的肥力。仰韶方式则不同,它似乎只需要很短的休闲期以储存土壤中的水份。从农学基本原理看,仰韶短期休闲制度几乎同《诗经》和《尚书》中提到的陕西的休闲制度一模一样。周初著作中关于农田有三个重要的词,即:菑、新、畬。菑字由三部分组成,上部为草字头,中部为古代意为“带来灾害”或“杀害”的宇形,下部意指土

6、地。从中国古代词源学家的各种注解中,我们知道菑有两个基本含意,第一,指在荒地开垦以后,草的残体还田的过程。第二,还不准备种植的头年荒地。因此,苗是由于草在地里腐烂所以要等一年才能种植的新开垦的荒地。因为《尚书》中提到菑的两章肯定是写于周初(114),那么这种最早的土地准备方式的出现无疑要比公元前1000年早得多。新这个字指的是已准备好在第二年可以播种的土地。新从字面上理解是旧的反面,因为它是实际种植的新土地。畲字意指开垦后的第三年已整治得很好的土地,已很适于种植。这两个字历史上在中国诃源学家中从来没有不同意见。《诗经》中年代最早的一首诗,第275首诗中描述了在陕西谓河流域周天子的领

7、地耕作的情形:“嗟嗟臣工!敬尔在公。王厘尔成,来咨来茹。嗟嗟保介!维莫之春,亦又何求?如何新畬。于皇来牟,将受厥明。明昭上帝,迄用康年。”……(何文引的是《诗经》英译本,见(115)。上文引自高亨注:《诗经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原诗最后还有三句,何文未引。——译者注)在这首诗中反映的谷物只在第二年和第三年的土地上种植的事实进一步证明中国古代词源学家对苗这个字的正确解释,第一年的土地还不准备实际种植。土地休闲、耕种的三年循环期也反映在《周礼》关于土地分配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