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等级

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等级

ID:10863225

大小:173.5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08

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等级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等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中的基本规定:3基本规定3.0.1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划分,应根据下列因素综合确定。3.0.1.1社会影响和直接、间接经济损失的大小。3.0.1.2城市的大小和地位、行业的特点、工矿企业的规模。3.0.1.3使用功能失效后对全局的影响范围大小。3.0.1.4结构本身的抗震潜力大小、使用功能恢复的难易程度。3.0.1.5建筑物各单元的重要性有显著不同时,可根据局部的单元划分类别。3.0.1.6在不同行业之间的相同建筑,由于所处地位及受地震破坏后产生后果及影响不同,其抗震设防类别可不相同。3.0.2建筑

2、抗震设防类别,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可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类别,其划分应符合下列要求。3.0.2.1甲类建筑,地震破坏后对社会有严重影响,对国民经济有巨大损失或有特殊要求的建筑。3.0.2.2乙类建筑,主要指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且地震破坏会造成社会重大影响和国民经济重大损失的建筑。3.0.2.3丙类建筑,地震破坏后有一般影响及其他不属于甲、乙、丁类的建筑。3.0.2.4丁类建筑,地震破坏或倒塌不会影响甲、乙、丙类建筑,且社会影响、经济损失轻微的建筑。一般为储存物品价值低、人员活动少的单层仓库等

3、建筑。3.0.3各类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3.0.3.1甲类建筑,应按提高设防烈度一度设计(包括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3.0.3.2乙类建筑,地震作用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计算。抗震措施,当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提高一度设计,当为9度时,应加强抗震措施。对较小的乙类建筑,可采用抗震性能好、经济合理的结构体系,并按本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采取抗震措施。乙类建筑的地基基础可不提高抗震措施。3.0.3.3丙类建筑,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应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设计。3.0.3.4丁类建筑,一般情况下,地震作用可不降低;当

4、设防烈度为7—9度时,抗震措施可按本地区设防烈度降低一度设计,当为6度时可不降低。3.0.3.5本标准仅列出部分行业的甲、乙类建筑和少数丙类建筑;丁类建筑按本标准第3.0.2.4款的规定确定;除甲、乙、丁类以外,本标准末列出的宜划为丙类建筑。抗震等级是设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等,而采用不同抗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抗震等级划分为四级,以表示其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的四个级别。在中国建筑业中,已经开始严格执行这个等级标准。目录

5、1里氏震级的运用里氏震级1缺点和改进1震级与能量1建筑结构抗震等级一般规定抗震等级的确定1抗震措施的要求1设计规范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等级1梁端加密区1柱加密区箍筋1框架柱轴压比限值1防震缝最小宽度1抗震演算(一)免抗震承载力验算情况1(二)天然地基抗震承载力计算1(三)天然地基要求1(四)低承台桩基1相关知识地震烈度1震级1震级与烈度的区别与关联震级与烈度的区别与关联1中国历次大地震抗震设防等级的确定1里氏震级的运用里氏震级1缺点和改进1震级与能量1建筑结构抗震等级一般规定抗震等级的确定1抗震措施的要求1设计规范钢

6、筋混凝土结构抗震等级1梁端加密区1柱加密区箍筋1框架柱轴压比限值1防震缝最小宽度1抗震演算(一)免抗震承载力验算情况1(二)天然地基抗震承载力计算1(三)天然地基要求1(四)低承台桩基1相关知识地震烈度1震级1震级与烈度的区别与关联震级与烈度的区别与关联1中国历次大地震抗震设防等级的确定展开编辑本段里氏震级的运用里氏震级  里氏震级原先仅是为了研究美国加州地区发生的地震而设计的,并抗震等级用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仪(Wood-Andersontorsionseismometer)测量。里克特设计此标度的目的是区分当

7、时加州地区发生的大量小规模地震和少量大规模地震,而灵感则来自天文学中表示天体亮度的星等。  为了使结果不为负数,里克特定义在距离震中100千米处之观测点地震仪记录到的最大水平位移为1微米(这也是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仪的最大精度)的地震作为0级地震。按照这个定义,如果距震中100千米处的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仪测得的地震波振幅为1毫米(10^3微米)的话,则震级为里氏3级。里氏震级并没有规定上限或下限。现代精密的地震仪经常记录到规模为负数的地震。  由于当初设计里氏震级时所使用的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仪的限制,近震

8、规模ML若大于约6.8或观测点距离震中超过约600千米便不适用。后来研究人员提议了一些改进,其中面波震级(MS)和体波震级(Mb)最为常用。缺点和改进  里氏震级的主要缺陷在于它与震源的物理特性没有直接的联抗震等级系,并且由于“地震强度频谱的比例定律”(TheScalingLawofEarthquakeSpectra)的限制,在8.3-8.5左右会产生饱和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