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862690
大小:124.00 KB
页数:46页
时间:2018-07-08
《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全册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教学实践与反思】第17课人民军队的光辉历程——探究活动(二)【活动目标】1、深入了解建国以来人民军队发展的光辉历程,认识我国国防事业的现代化建设成就,学习解放军指战员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2、通过展示和评比,提高学生组编、表达、分析、鉴赏等能力。【活动形式】主题展览会【活动资源】1、教材所提供的图文材料2、介绍建国以来我国国防事业发展的军事类、历史类、科技类、传记类以及回忆录等课外书籍和刊物。如《航空知识》、《舰船知识》、《兵器知识》、《当代海军》、《人民空军》等。3、反映建国以来人民解放军军队建设、军人风采、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影视
2、节目。如:中内电视台第1套《军事天地》,第7套《国防时空》、《军事百科》等。4、参观有关军事博物馆、纪念馆,访问有关军队干部、科技人员、现役或退役军人等。【活动过程】1、筹备阶段(1)全班同学按专题分工,分成3个组分头准备,专题栏目及其内容举例如下:A科技强军,有备无患。例:两弹一星,核潜艇,歼8、强5、“飞豹”等新型战机。B展现军容,弘扬军威。例:海军导弹驱逐舰出访、索马里护航等。C文明之师,威武之师。例: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解放军进驻港、澳,南京路上“好八连”,1998年参加长江抗洪救灾等。(2)各组通过查阅资料、参观访问,收
3、集或自编有关材料。在此基础上,编排专题性展示栏目,各专栏栏目内还可分成若干个小栏目(小栏目名称自拟)(3)各组专栏的展览形式可以有壁报、黑板报、幻灯、电脑显示、电视节目等,还可辅以文艺演出。2、实施阶段(1)为了加深印象,在课前数天就可将各组专栏陈列在教室内,以供参观了解(2)活动课上,3个组依次展示各自编排的专栏。每组选男、女同学各1人担任讲述员,在规定时间内向其他两组同学介绍本组专栏的内容。(3)介绍完毕后,其他两组的同学可以以参观的身份在规定的时间内向讲述员提问,要求解答(规定提问的人次、时限)。除讲述员外,本组同学可以助答
4、。3、评比阶段(1)标准:可设计若干评比事项,例如:内容充实,事例典型;文字简练,论述到位;图文并茂,形式生动;讲解流畅,语言生动等。(2)计分:可由各组选用2—3名同学任评判员(对本组的评分回避),统计时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其余分数的平均值,作为各组的得分。(3)奖励:按计分成绩评出最佳栏目内容奖、最佳编辑美工奖、最佳讲解奖、最佳选题设计奖、最佳专栏综合奖等。其中,前4个为分项奖,最后1个为团体大奖。【活动说明】1、教师在课前应充分发动和鼓励学生按组分工合作、分头准备,积极投入专栏的前期准备和后期制作活动。收集资料、参观访问等
5、采访活动视条件而行,不必强求一律。2、展览会的采编和展示,可以锻炼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学习图文编辑、影视制作等操作工艺,更能培养个人创作与集体智慧交融的群体协作精神。3、课上可邀请解放军指战员、军烈属或其他有关人员出席。课后,可将展览内容推荐到学校的宣传橱窗或其他公共场所陈列展示,以便更好地扩大影响,发挥教育功能【教学实践与反思】第18课科学技术(一)【内容标准】 (1)知道"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等标志性成果,以及"863"计划的制定。 (2)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信息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
6、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爆炸成功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863”计划的制定与实施等知识;通过认识、了解新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及其重大意义,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上些杰出科学家成才经历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争攀科技高峰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杰出科学家优秀品质和卓越成就的学习、了解,使学生树立努力学习、争攀科技高峰的崇高理想。 【教学要点】重点:“两弹一星”气功研制难点:简要
7、地讲清一些科技原理。 【导入新课】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提升一个国家强大的综合国力具有重要作用,今天的中国之所以受到世界瞩目,一个重要原因是取得了不少重大的科技成就,同学们一定想要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了哪些重要的科技成果。 【新课探究】一、“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 (一)学生阅读教材,掌握下列知识点:1.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2.1967年6月,中国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3.1970年4月,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二)课堂讨论探究1、提问:世界上哪个国家最早制造了原子弹?第一次在军
8、事上使用在什么时候? 2、学生介绍中国研制原子弹的艰难历程20世纪50年代初,西方大国家多次威胁要对新中国使用原子弹进行核讹诈,为了打破西方大国的核垄断为核讹诈,中国决定发展自己的原子能事业。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正处于经济困难时期,中国人民省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