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的统计研究的论文

广州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的统计研究的论文

ID:10859803

大小:5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8

广州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的统计研究的论文_第1页
广州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的统计研究的论文_第2页
广州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的统计研究的论文_第3页
广州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的统计研究的论文_第4页
广州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的统计研究的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州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的统计研究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广州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的统计研究的论文【摘要】对广州10所高校各个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1.0统计软件和amos4.0进行χ2检验、t检验及f检验等相关统计学检验。结果显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性别及专业方面整体上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家庭因素和年级方面存在显著性的差异,表现为家庭融洽的学生比家庭冲突的学生好;大二最好,其次为大三,再次为大一,最差的是大四。结论提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同家庭融洽与否有密切的联系,并存在年级的差异。【关键词】大学生量表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随着

2、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精神心理卫生的重要性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与关注。有关资料显示:对全国高校学生的一项调查表明,有28.75%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强迫症、压抑症和焦虑等心理问题。心理的亚健康状况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较为普遍的现象,在心理健康问题上,大学生仿佛成了社会新的“弱势”群体[1]。大学生正处于心理的第二断乳期[2],其心理和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在身心两方面的不平衡、不稳定,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大学生有很大的可塑性,是心理多变的高峰期,很容易受到内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产生不同程度的身心反应,导致心理障碍。如果他们没有

3、及时得到适当的引导与调适,就会影响身心的健康成长,甚至出现严重的后果。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广州十所高校的学生进行随机问卷调查。.cOm每所高校发放问卷120份,分大一、大二、大三、大四不同年级进行,共发出问卷1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122份,回收率93.5%。  1.2量表编制本研究采用的调查问卷主要是结合scl90量表,但由于scl90量表已经是1986年的常模,以此得出的结论从理论上讲是缺乏科学性的,也是不合理的[3]。因此,我们把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归类,选取其中适合大学生、对大学生心

4、理健康方面有针对性的题目,并增加了量表中没有但又与当今大学生息息相关的内容,通过预测和复测剔除相关性差(相关系数<0.35)的题目,最后共保留50道题目作为正式测量问卷,涉及家庭状况、健康状况、恋爱、性、学业、情绪、人际关系、学校、职业及其他10个领域。  1.3调查方法所有调查问卷采用统一的指导语和统一的答卷,委托各高校负责人在班级集体同时发放,统一回收。正式调查在2004年9月1日~10月1日一个月内完成。为了考察量表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我们的调查分两个时期进行,时间间隔约1个月。  1.4统计处理所有数据在excel1

5、7.0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和amos4.0进行χ2检验、t检验及f检验等相关统计学检验。  在问卷调查结果的数据统计方面,为了统计方便和具有可比性,我们把各因素各方面的得分均转换成百分制,选项从严重到没有得分依次增高。因此,得分越高,表明其心理健康状况越好。  2结果与分析  2.1一般资料(见表1)表1调查对象的基本资料(略)  由表1可以看出,有效问卷的男、女生比例约为1:1,大部分被访者的家庭是融洽的,有冲突的被访者约占总数的13%。  2.2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量表的因素分析结果由表2可以看出,10

6、个因素共解释项目总变异的51.025%,由各因子所包含题目的共同含义对各因素命名为家庭状况、健康状况、恋爱、性、学业、情绪、人际关系、学校、职业及其他共10个方面。对这10个方面进行二阶因子分析,结果发现可以合并为两大重要因素,共解释总变异的55.929%,其中前4个可归结为个人自身因素,后6个归结为社会环境因素,之所以这样划分量表维度,是为了更突出主要矛盾,寻找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本质因素。表2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量表的因素负荷矩阵(略)  2.2.1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量表的信度及其与个体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本研究对大学生

7、心理健康状况测量表各因素及维度进行了同质信度、复测信度、分半信度及相关系数的检验。由表3可知:该量表内部一致性a系数为0.892,稳定性系数为0.597,符合心理测量学的基本要求,同时各因素及维度的分数与个体心理健康状况总分的相关(0.488)超过了0.48(p<0.001),表明该量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良好的预测能力。由此可见,大学生心理健康测量表的内部一致性和稳定性很好,能够对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起到良好的预测作用。表3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量表的信度及其与个体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略)  2.3调查统计结果  2.3.

8、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分析由表4可以看出,男女大学生主要在性问题和学业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男生在这两个方面所受到的心理困扰比女生严重得多,而在家庭状况、健康状况、恋爱、情绪、人际关系、学校、职业和其他等方面,两者没有多大的差别。从整体上看,男女大学生主要在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