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网络披露引发的民事责任免责刍议.doc

会计信息网络披露引发的民事责任免责刍议.doc

ID:10839392

大小:3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08

会计信息网络披露引发的民事责任免责刍议.doc_第1页
会计信息网络披露引发的民事责任免责刍议.doc_第2页
会计信息网络披露引发的民事责任免责刍议.doc_第3页
会计信息网络披露引发的民事责任免责刍议.doc_第4页
会计信息网络披露引发的民事责任免责刍议.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会计信息网络披露引发的民事责任免责刍议.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会计信息网络披露引发的民事责任免责刍议[摘要]会计信息作为国民经济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好坏,不仅关系到企业内部管理的成效,而且关系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关系到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以及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有鉴于此,国务院非常重视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措施,学术界对此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1],但研究大多局限于对过时的纸质财务报告下的信息失真问题以及

2、如何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新报告模式下的信息失真问题更需要我们关注。本文以会计信息网络披露为背景,首先给出了相关概念和前人研究成果,对在此背景下失真的民事责任免责问题进行了评述,最后作出结论,希望籍此能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一点思路。一、概念阐述与研究回顾会计的发展是反映性的…会计主要是随一定时期的商业需要而发展的,并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迈克尔•查特菲尔德,1989)。财务报告也因此总是要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用户需要的改变而改变。目前公认的财务报告有三种模式:传统纸质报告、电子财务报告、网络财务报告本文所指的网络披露

3、是在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系统与外部网络环境(诸如因特网)对接情况下,相关信息使用者通过网络访问获取实时财务信息的假定下展开的,是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方式变革浪潮中,将实时的财务信息对外公布以降低信息不对称给公司带来的不利影响,也是第三种财务报告模式的功能表述。(一)实时财务报告与XBRL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会计人员一输入会计信息,信息使用者就能通过访问上市公司网站中会计信息系统及时捕获这些信息,网络财务报告在此时就是实时的,亦称实时财务报告。而组成实时财务报告的是XBRL,又称为可扩展性商业报告语言,是一种基于XML的标准化财务信息报告格式。通过XBRL标准报告财务信息,投资者、监管者、分析家和各公司将可以从不断提高的透明度和可用性以及使用成本的降低中获益。(二)特点及使用情况为实现数字发布,XBRL格式的信息被一种电子术语字典标记,以便它能被发布信息的公司和使用信息的用户以一种标准的

5、格式获取。XBRL信息可被提取作分析之用,这就消除了重新输入信息的必要和重复输入带来的错误风险。XBRL同时也能节省用户的时间。“今天信息的存在方式是纸质和电子文档格式,如要获取五家最大的半导体公司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随心所欲的分析比较需要花费的时间大约是五到六个小时,”XBRL全球的创建主席兼普华永道德合伙人MikeWillis提出。XBRL能帮助降低长期的费用。上市公司一次性对计算机硬件设施投资,以后年度可免去建造费用且维持成本比较低廉。XBRL能提升透明度以及改善向证监会所报送材料的数据质量。通过纳斯达克网站上的实验计划,信息使用者可以获取挂牌于纳斯达克的2

6、1家半导体企业的信息。“我们已经对这些企业按照证监会报送材料要求提交的五年的年度报告和两年的季度报告进行了标记。”这之中包括了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股东权益变化以及一些附注信息。除了将XBRL应用于财务报表和监管材料报备,XBRL的其他潜在应用还包括了税务事项和会计及商业报告。对于监管机构自身来说,XBRL也将派上用场。二、会计信息网络披露产生的民事责任(一)会计信息失真引发“会计信息失真”,严格地说,是指会计信息大致能反映真实经营情况,并在一定度的范围内有所偏差。它应当是在符合相关会计法律、法规、制度的大前提下,对现行制度所存在“漏洞”最大限度地利用

7、。而虚假会计信息,则是一种违反各相关法律、法规的恶意造假。本质上,它们应当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本文主要讨论信息使用者对上市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决策效果绝对化所产生的问题,即使用者片面认定信息与决策有用性完全相关。因此,使用“失真”术语比“造假”、“虚假陈述”在本文中更为恰当。对于这些问题,国内目前尚无实证性的评价。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