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贝多芬“暴风雨”奏鸣曲的创作特征及表现手法_音乐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贝多芬“暴风雨”奏鸣曲的创作特征及表现手法_音乐论文贝多芬“暴风雨”奏鸣曲的创作特征及表现手法_音乐论文音乐论文被称之为“音乐的《新约全书》”的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中,其中“暴风雨”奏鸣曲自1802年诞生之日起,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而成为其早期作品的代表作之一,并得到演奏家和理论家的广泛青睐。代表了贝多芬所走的一条新路。一、贝多芬及其音乐风格(一)贝多芬路德维希·凡·贝多芬生于德国波恩,被世人称为“乐圣”。他的一生经历坎坷,早年家庭贫困,30岁时便受耳疾折磨,晚年失聪。但他对音乐的热爱并没用因此而丧失信心,反而造就了他坚强不屈的意志以及他的独特的音乐风格。他的钢琴奏
2、鸣曲在钢琴艺术史中占有独一无二的地位。(二)贝多芬的音乐风格贝多芬的音乐风格可以概括为:热诚、高贵、大气、精力充沛和饱含感情的。着名音乐史学家威廉·冯·伦茨将贝多芬的作品分为三个时期:青年时期(1802年之前),这一时期,主要是在前人音乐成果的基础上发展了古典主义音乐;现实主义时期(1802—1816年),成熟期,他的作品主要表现出勇于创新的特点;沉思冥想时期(1816—1827年),在这一时期,他的作品表现出了不同寻常的特点,音乐比较倾向于幻想性,为浪漫主义音乐开辟了新道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二、“暴风雨”奏鸣曲的创作特征(一)作品的曲式结构、调性布局新颖独特,其内
3、容与形式达到高度平衡d小调《暴风雨奏鸣曲》全曲共三个乐章,这部作品最突出的特点是均由奏鸣曲式写成。第一乐章为快板,音乐由属调上的短小的引子及一个快板的乐句引入的,随后定位在大调上的反复引子,直至第21小节之后正式进入乐曲的主调d小调,并没有按传统习惯安排调性直接进入d小调。第一主题是由中低音和高音相互应和,演奏出悲伤的情调,同时用三连音的伴奏预示出了暴风雨即将来临,第二主题充分表现出紧急迫切的情绪后,进入了再现部。再现部节奏突变,突出调性不稳,使其充满了戏剧性。最后乐章是以d小三和弦的延长特色渐渐消失而结尾的,给人一种在刚经历了激烈的战争后突然又平静的感觉。第二乐章标
4、记为慢板,音乐刚开始是由降B大三和弦引入的,使整个第二乐章的音乐体现出来纯朴而又充满丰富感情的风格,因此使人忘记了之前的矛盾与不快乐,很快陶醉进了此时的沉静与幸福中。第三乐章标记为小快板,整个乐章的音符是由3/8拍的16音符构成,音符的旋律流动性较强,因而经过这种曲折婉转的流动,最后以主音d逐渐消失而结束了整个乐章。(二)作品具有音乐辩证的艺术特性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音乐辩证的艺术特性主要体现在音乐的主题上。第一乐章的主题是由激动的快板和柔情的慢板,宽广沉静的广板三个矛盾对立的因素组成的,这三种因素在速度和情绪上形成了显明的对比。第二乐章体现出一种平静、明朗的音乐风格。
5、第三乐章整体是活泼奔放的风格,体现出经历一种激战后取得胜利果实的激动心情的一种精神境界。(三)作品具有深刻的精神内涵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以及深厚的精神内涵,在交响曲中表现出社会性、英雄性、矛盾性、田园性和民主性等深刻的音乐内涵。“暴风雨”奏鸣曲正是英雄性的代表作品,贝多芬顽强的性格以及内心的强烈的情感活动,使得他表现出旺盛的创作欲以及独特的创作风格,他的音乐创作为人类精神的升华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对音乐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意义。三、“暴风雨”奏鸣曲的表现手法(一)主题与动机展开手法“暴风雨”奏鸣曲能在有限的材料上发挥出无限的潜能,是因为主要运用了主题与动机展开手
6、法。第一乐章的主部材料首先在展开部中进行了展开,其次在呈示部中也进行了深入的展开,最后在尾声中也进行了深入的展开。另外,其骨干音分布在第二和第三乐章的主、副部主题中,使整个乐章材料之间呈现出相互联系的关系。第三乐章采用的动机展开手法,主要是采用了转调、离调、模进、重复、音程扩大、材料分裂、倒影、音区转移等技术手段。(二)和声语言的简洁性以及和声手法的差异性其和声进行虽以大小调功能体系为基础,但副和弦的应用还是比较少的,大多用到了s(S),t(T),D7、D,DVII7,SII7(sII7)、副属和弦、重属和弦及那波里和弦(N)等,整个作品上和声的展现,主要是利用转调和
7、离调的手法。为了使音响达到丰满结实的效果,和声运用了排列位置、附加和弦音、密集与宽广的八度重复等表现手法,同时,运用了和声材料的对比和调性对比等手法,使和声达到明显的转换变化。四、结论贝多芬在世界音乐中的地位是独一无二的,“暴风雨”奏鸣曲的创作特征和表现手法值得每一位钢琴学习者的学习,同时它的精神内涵和演奏技巧也值得每一位演奏者去探索和学习。参考文献:[1]钱仁康.欧洲音乐简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15.[2]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212—206.[3]郑兴三.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研究[].厦门: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