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814319
大小:5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08
《单位食堂管理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单位食堂管理方案单位食堂管理方案(一)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与适用范围 员工食堂是制作、加工员工餐饮的场所,为创造一个整洁、干净、安全、高效的操作环境,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制度概要 本制度规定了食堂的工作内容和要求等内容。 第三条管理职责 1、行政部经理负责监督食堂的日常工作。 2、行政部后勤主管负责食堂的日常运作。 第二章工作职责 第四条行政部经理 1、负责食堂日常管理的监督及每月收支的审核。 第五条后勤主管 1、负责对食堂的日常管理; 2、负责对每日菜品质量的跟踪; 3、负责制作、售卖食堂饭票、向员工发放餐卡; 4、负责组织食堂每月的盘点; 5、
2、负责对各类物资费用的财务核算,加强费用的控制及节省。 第六条厨师 1、负责制定所需菜品计划(每三天为一个周期); 2、负责验收采购人员所采购的物品; 3、负责每日对饭菜的具体操作; 4、负责每周配合后勤主管提出各类副食购置计划; 5、负责每日食堂工作的综合安排。 第七条帮厨 1、负责菜品的切洗; 2、负责厨房的卫生打扫和清洁; 3、负责餐具的清洗、消毒; 4、协助厨师作好食堂供餐工作。 第八条清洁员 1、负责餐厅卫生打扫与清洁工作; 第九条食堂采购 1、负责对食堂物资的采购。 第三章细则 第十条食堂供餐标准 中餐:元晚餐:元 其中午餐由个人刷卡就餐(
3、元/份),晚餐由公司免费提供。 第十一条食堂供餐时间: 1、中餐:12:00—12:30(其中办公楼管理部门12:15就餐) 2、晚餐:17:30——19:00 第十二条食堂人员工作要求: 1、上班时间食堂工作人员须穿着干净整洁的工作服及防滑平底鞋。 2、食堂工作人员须保持头发干净整齐,不得留长指甲,不得吸烟,不得与人闲谈。 3、食堂工作人员对待员工应笑脸相迎,彬彬有礼,一视同仁,严禁与员工争吵,虚心听取员工意见。 4、工作人员要熟悉消防器材、掌握消防器材使用规定。 5、下班前要锁好柜子,关闭门窗,检查火种是否熄灭,关闭煤气、电源。 6、食堂员工应每年检查一次身体健康
4、状况,确保餐饮的卫生。 第十三条食堂卫生环境要求: 1、食堂内物品要摆放整齐,及时清理垃圾,严禁随地乱摆放东西,保证通道畅通。 2、食堂内的食品要做到生、熟食分开摆放,购买的蔬菜要分拈腐叶并清洗两遍后才能加工,气温超过22℃未经冷柜保管的熟食隔夜后,不得食用。 3、食堂内必须做到门窗明亮,墙面无污渍、无蜘蛛网、无蚊蝇、无烟尘,工作台面干净,无杂物、无积水、无污垢,炊具干净、整洁,无污点。 4、食堂内部地面、工作台面每天清洗三次以上。 5、食堂外部环境每天清扫四次,员工餐厅(含二楼及楼梯)要随时保洁。 6、定期组织灭蚊、灭鼠消杀活动,消杀前餐具、食品要隔离保管,消杀后要及时清
5、理窗台及墙壁等死角,打扫卫生,清洗工作台面、地面。 7、泔水桶每天打扫一次,清洗干净,杜绝蚊蝇滋生。 第十四条安全管理 1、未经许可,除食堂工作人员外任何人员不得进入厨房。 2、厨房清洁用品应与调味品、菜品分开放置。 3、厨房设置灭火器。 4、厨房及就餐区严禁吸烟。 5、使用炊事用具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事故发生。 6、食堂工作人员下班前,要关好门窗,检查各类电源开关、设备等。 7、管理人员要经常督促、检查,做好防盗工作。 第十五条食堂用餐规定 1、各部门按月报餐,若需加班必须在提前4小时告知食堂工作人员,以便做好供应工作。 2、食堂一律不收取现金,临时用餐到行
6、政部交款买票,食堂凭票(卡)打饭。 3、公司员工应按照公司规定的时间就餐,禁止提前就餐。 4、员工应文明就餐,按顺序排队,维持良好的就餐秩序。 5、员工就餐应注意餐厅清洁,爱护餐厅环境,禁止随地乱扔乱倒。 第十六条食堂采购、领用和报销: 1、行政部本着质优价廉、货比三家的原则选择每日副食品等物资的固定供应商,蔬菜类可至批发市场购买。 2、采购的物品应保证新鲜,严禁购买病死猪肉和过期、变质的蔬菜、调味品及肉制品。 3、采购的菜品必须由后勤管理员、厨师、保管员共同进行验收核实,以保证帐物相符。 4、采购员将采购的物品登记在采购收支表上,并做出统计。 5、每天下午食堂上报第二
7、天上午菜谱及当天中午用餐情况,保管员根据厨师要求,现场核对,食堂管理员根据财务部规定每周领取食堂备用金,并及时与财务部结算。 第十七条食堂人员的管理 1、食堂人员严禁挪用采购款,严禁以少报多; 2、食堂人员应礼貌待人,热情服务,不得刁难就餐人员; 3、食堂工作人员应提前将当天的菜谱公布于白板上,并按时、保质、保量提供菜品。 第四章奖惩 第十八条厨房奖惩原则 1、遵守公司各项管理规定,违者罚款10-100元,情节严重者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