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愈合,伤口愈合快不留疤痕

伤口愈合,伤口愈合快不留疤痕

ID:10811807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8

伤口愈合,伤口愈合快不留疤痕_第1页
伤口愈合,伤口愈合快不留疤痕_第2页
伤口愈合,伤口愈合快不留疤痕_第3页
伤口愈合,伤口愈合快不留疤痕_第4页
伤口愈合,伤口愈合快不留疤痕_第5页
资源描述:

《伤口愈合,伤口愈合快不留疤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伤口愈合伤口愈合概念  伤口愈合和愈合异常是外科医师关心的问题之一。过去二十年间,对伤口愈合生物学的认识已有很大进展。伤口的愈合依靠胶原的合成和沉积,而胶原的合成和分解又必须处于动态平衡,否则必然会引起愈合异常,包括愈合不良和过度愈合。一期愈合仅需轻度上皮形成和收缩,而伤口的二期愈合过程包括三个步骤:(1)胶原的合成和沉积,(2)肉芽组织的上皮形成,(3)伤口的收缩。这些步骤如有异常,即可引起愈合不良或愈合异常。伤口愈合过程  伤口愈合过程是指机体组织对创伤的反应和修复过程。现代研究表明,伤口愈合是一个复杂但有序进行的生物学过程,了解其过程和机理有助于人

2、们决定如何处理伤口和选择最佳的伤口护理方法。从理论上说,伤口愈合可分为四个阶段:凝血期、炎症反应期、细胞增生期、组织重塑期。一、凝血期  伤口愈合过程之一凝血期,从创面形成的一瞬间开始,机体首先出现的反应是自身的止血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一些非常复杂的生物学反应:先是创面周围的小血管、毛细血管等反应性收缩使局部血流量减少,即之而来的是暴露的胶原纤维吸引血小板聚集形成血凝块;随后血小板释放血管活性物质如5-羟色胺及前列腺素等,使血管进一步收缩,血流减慢,同时释放的磷脂和ADP将吸引更多的血小板聚集。最后,内源性及外源性凝血过程也将被启动。凝血过程结束后,机体即

3、开始进行伤口愈合的下一过程。二、炎症反应期  伤口过程之二炎症反应期,这一时期自创面形成开始的前2-3天。由于局部血管的收缩,导致局部组织缺血,引起组织胺和其他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使创面局部的血管扩张;同时,因坏死组织,以及可能的致病微生物的存在,引发机体的炎症反应:免疫细胞如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向创面移动和集中。一方面,粒细胞防止或吞噬入侵的细菌,另一方面,巨噬细胞吞噬消化坏死的组织细胞碎片,同时,组织细胞破坏后释放出来的自身蛋白溶酶也可以消化溶解坏死的组织细胞碎片,使创面清洁,以便启动组织的修复过程。巨噬细胞除吞噬消化组织细胞碎片外,同时也是刺激成纤维细

4、胞增殖分化,合成胶原蛋白的关键因素。这一过程也被称为清创阶段(Debridementphase)。同时,创面会反应性地出现收缩,以期减少创面面积。临床上因这一时期的创面大多被黑色的坏死组织所覆盖,因此也被称为黑色期。而当这一层坏死组织被清除后,创面仍会被一层薄薄的腐烂失活组织所覆盖,使创面外观呈黄色,因此临床上分期时常将此时的创面称为黄色期。三、细胞增生期  伤口过程之三细胞增生期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2个阶段:上皮再生和肉芽组织形成。这一时期约从创面形成后的2-24天。上皮细胞再生:创面修复首先是创面周缘健存的基底细胞开始增生,并向中心部位移行。与此同时,

5、基底细胞的增殖刺激创面基底部毛细血管和结缔组织的反应性增生。当创面被新生的上皮细胞覆盖后,创面外观呈粉红色,故而又称此时的创面为粉红色期。肉芽组织形成:随后,基底细胞的增生刺激肉芽组织的生长。同时,巨噬细胞释放的生长因子如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β转型生长因子(β-TGF)和α转型生长因子(α-TGF)等,加速肉芽组织的形成。肉芽组织的形成有着重要的生物学意义,主要表现在:(1)填补组织的缺损(2)保护创面,防止细菌感染,减少出血(3)机化血块和坏死组织及其他异物由于新生健康的肉芽组织外观呈鲜红色,因此,临床上又将此时的创面称之为红色期。随着肉牙

6、组织的不断形成,创面组织的缺失被填充,上皮细胞便从创面周缘向中心移行,最终使得创面得以完全被再生的上皮细胞覆盖。四、组织重塑期  伤口愈合过程之四组织重塑期,然而,当创面被再生的上皮细胞完全覆盖后,创面的愈合过程并没有完全结束。这就是创面的成熟期。因为新生的肉芽组织和上皮细胞还需要进一步分裂分化、转型,使其力量增强,才最后使创面得以完全愈合。这一过程主要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1)新形成的上皮细胞不断分裂,使表皮层增厚(2)肉芽组织内部转型:形成的胶原纤维排列发生改变,使新生的结缔组织力量增加;同时,毛细血管数目减少,使创面局部颜色减退,接近于正常色。这一

7、过程需要的时间很长,常常超过1年。在创面愈合未完成成熟以前,创面仍然容易被再次损伤,由于表面上创面已经完全愈合,因此这一时期经常被患者和医务人员忽视。这就是为什么临床上,慢性创面常常发生在同一部位的原因。湿性愈合理论  创面的湿度对伤口愈合过程有非常明显的影响。这一点不仅在动物实验中得到验证,而且在几十年的临床护理实践中也得到了肯定。其机制是多方面的:一、有利于坏死组织的溶解清除坏死组织是创面愈合的第一步。湿性环境下,坏死组织能被渗出液水合而释放出组织细胞自身的纤维蛋白溶酶以及其他蛋白溶解酶,这些蛋白溶解酶能水解坏死组织,有利于吸收而达到清创效果,而且更

8、为重要的是,在下肢静脉溃疡时,小血管周围常形成纤维鞘,阻碍血液与组织间的营养成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