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技术论思想评析论文

庄子技术论思想评析论文

ID:10803733

大小:63.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08

庄子技术论思想评析论文_第1页
庄子技术论思想评析论文_第2页
庄子技术论思想评析论文_第3页
庄子技术论思想评析论文_第4页
庄子技术论思想评析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庄子技术论思想评析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庄子技术论思想评析论文..毕业关于道家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作用,存在着几乎截然对立的观点。李约瑟认为:“事实上,在中国,确实一切科学技术的成长都和道家是分不开的”1。而包括郭沫若、冯友兰在内的众多著名学者则把道家视为“蔑视文化的价值,强调生活的质朴,反对民智的开发,采取复古的步聚”2的没落思想代表。取调和立场者则认为存在着“道家科学作用的二重性;操作层次的实际贡献与思想层次的消极影响”。3在笔者看来,过往的论者对道家思想中的若干概念未能作更为细微的分析..毕业,例如将技巧与机械视为一体,将技巧与技术混为一谈;高扬了道家思想的美学价值,贬抑了它的实践价值。本文

2、试图从最为论者偏爱的《庄子》切入,从分析《庄子》中刻划的多项技术及其人格化——工匠出发,解读庄子贬斥语文却推崇意会,赞美技艺却否定机构,崇尚自由却鼓吹历史倒退,这一《庄子》技术观之迷,阐明庄子对提炼古代技术特征,揭示技术的社会本质所作的独特贡献,及其技术异化思想的人文价值。一、古代技术的诀窍性质先秦经典中,《墨经》和《考工记》是记述当时中国科技成就最集中的文献。《庄子》中,虽然也提出或反映了天文学的昼夜说,声学的共振现象,液体的浮力性质等等,但就其在科技史上的贡献说来,比起前两者则是小巫见大巫了。《庄子》的独到之处,在于它刻划了众多栩栩如生的工匠劳作形象,如庖丁

3、解牛,轮扁斫轮,Jū@①倭承蜩,津人操舟,梓庆削Jù@②,匠石斫垩,东野御车……透过《庄子》对这些古代“技术员”的描绘,我们可以发现古代技术与近现代技术的实质区别,从而认识言传已知与意会已知二分法在历史上的合理性。庄子笔下的古代技术有这样几个特征:(1)无论是屠夫、木匠、石匠、船工,还是斗鸡者、捕蝉者、游水者等都是个体劳动者。当然,建筑、铺路、造船、治水等肯定是协作的产物,但是它与工业化的高度分工前提下系统性的有机合作显然是两码事。(2)民之能否称其为匠,划界标准在于手中有没有“绝活”。庖丁贵在“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qī@③,xū@④然向然,奏刀

4、huō@⑤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庄子·养生主》以下出自《庄子》只注篇名)。轮扁贵在“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他却能做到“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天道》)。@⑥倭承蜩,贵在“犹掇之也”(《达生》),东野御车贵在“进退中绳,左右旋中规。(《达生》)……他们的技术表演出来,“见者惊犹鬼神”。当然,匠人不能离开各自的工具去操作,但是彼时的工具无非构造简单,制造容易的刀、斧、杆、鞭之类,功能无人不晓,使用无人不会,但是不同的人使用同样的工具所达到的效果却有天壤之别,工具与操作相比不能不处于从属的地位。在近现代技术体系中,工具系

5、统精密复杂,操作方法简便易学,生产效果更多地取决于硬件的先进程度,恰与古代匠人的手艺占主导地位截然相反。(3)各路匠人的绝活“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庖丁之“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⑥之“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梓庆之“无公朝,其巧专而外骨消”。(《达生》)等均是某种专注、静思以至坐忘等意念功夫的表现,而这一技术之又魂又是难以诉诸文字的,庄子于是在轮扁斫轮的寓言中提出了意会之知高于言传之知的论断,其论据是,斫轮之术“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知,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

6、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槽魄已夫!”(《天道》)。诸多论者从《庄子》关于工匠技艺的描绘中,得出了庄子“反对向外求索知识,主张向内体悟‘知识’”,“竭力推崇‘口不能言’的神秘主义个体技能体验”,“反书本知识,反理性分析”,“违背科学发展规律”的否定结论4,笔者认为有失偏颇。庄子以及道家的确具有高扬直觉,贬低理性的神秘主义倾向,但这一倾向主要来自他的人生观,社会历史观。《庄子》对古代技艺是一种“绝活”,“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概括,显然有某种诗人的夸张,然而这是以真实为核心的夸张,不是背谬真实的虚构,《庄子》之被人们长期忽视的重要思想价值之一正在于

7、他抽象出了古代技术(尤其是中国古代技术)与近现代技术相区别的特征。关于中国古代技术与近现代技术的区别,已有许多讨论。梁从诫先生通过深入细微的比较研究后指出,以明代《天工开物》为代表中国古代技术的特征是,“第一,没有理论基础,第二,没有准确的定量描述,什么‘高约丈余’,‘水微温’等,按照它的讲法你没法重复做。所以中国古代技术有个失传的问题。因为都是老师傅把着手教,完全靠经验,师傅很难以通用的语言讲清楚,因为中国缺乏一整套科技术语…”。关于古代典籍中的插图,“明朝末年中国有名的插图本类书《三才图会》,其插图之原始,之不准确,实在惊人,连示意图的水平都不够…中国古代因

8、为几何学不发展,没有画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