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师德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ID:10797501

大小:3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8

师德先进个人事迹材料_第1页
师德先进个人事迹材料_第2页
师德先进个人事迹材料_第3页
师德先进个人事迹材料_第4页
师德先进个人事迹材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师德先进个人事迹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师德先进个人事迹材料朱翠兰,女,1971年4月出生,和什托洛盖镇幼儿园教师。1992年在夏孜盖乡小学任教,2005年在和什托洛盖镇幼儿园任教,她从教20年来,一直在教育工作的第一线,担任主课教学工作。朱翠兰同志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师德高尚,模范履行教师职责,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以学校为家,教育、教学成效显著,是位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一、思想政治方面热爱中国共产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有强烈的敬业和奉献精神,有强烈的进取意识,为人师表,积极参加各类政治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能认真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做到语言文明,举止端庄,

2、礼貌待人,以身作则,并能用自己的品德言行来教育影响学生。在工作中,讲敬业,比奉献,团结同志,绝对听从领导和学校的安排,对工作尽职尽责,敢挑重担。二、教学教研方面(一)学者之路多坎坷孜孜不倦收获多,以高尚的人格、渊博的知识和独特的教学方法在幼儿园享有很高的声望。她工作积极负责,为人谦虚进取,赢得了学生的爱戴,领导同事的赞扬,并很快成为学科教学骨干。2009年被评为优秀教师,2010年底量化为先进教师,然而,潜存于思想深处的那份紧迫感、危机意识却不时撞击着她的思绪,这份焦灼、不安来自于对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的强烈感受,更来自于对教育教学的深刻反思。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

3、她思考的问题越来越深。随着时间的推移,课讲得越来越好,教材也越来越熟,然而面对学生和年轻教师的期待的目光,她却常常深感知识的日显陈旧、僵化,拼音究竟该怎样教?究竟应如何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要做学者型研究型的教师,这是优秀教师永葆活力的妙方。”她借阅了一摞又一摞书籍,做了一本又一本读书笔记,一桌一椅、一盏小小的台灯,伴她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宁静的夜晚、忙碌的周末。总感到时间脚步的匆匆,惟恐时光飞逝,机会不再拥有,总想多读快读。多年的学习生活,专业的、教育教学的甚至其她社会科学的各类知识,积聚着沉淀于心底,眼前的路越来越亮了。研究型教师,并不是要求一线教师像教育理论工作者那样去

4、追求理论、学术,而是要求教师拥有教学研究的态度与能力,提升教师特有的“教学实践性知识”。朱老师深深清楚这一点,为此她没有放弃日常教学活动。二十年辛苦不寻常,朱老师以她的实际行动探索出了一条新一代学者型教师的成长之路。(二)投身教育天地宽,矢志教改谱新篇。2000年以来,朱老师开始尝试教学改革,她把理论运用于教学中。“从事幼儿拼音教学的教师,应高度重视发展学生对拼音结构或顺序的理解。因为结构性地理解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直觉思维能力,当学生不断地尝试寻求直觉问题的结论时,她一改过去教学过分强调证明的做法,把学生从习题和知识细节中解放出来。在教学中,她不一味给结论,而是让学生自

5、己用尝试、试验、讨论等办法寻求结论,从发展学生的自信和勇气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让学生学会学习。减轻学生负担是朱老师的另一个重要课题。朱老师认为:应该让幼儿在游戏中学到知识,把这句话渗透到学生的灵魂中去,让班主任、家长和学生从思想上松绑,为自己教学方法上改进提供条件。把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减下来是他永远的追求。作为幼儿骨干教师她常常在思考应该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轻松自如地获得知识,到达成功的彼岸。她认为,不能正确地对待解题,将学生的手脚束缚这是当前要解决的问题。在教学中,她率先试行以幼儿为主的“合作讨论式”教学模式,打破教师讲、幼儿听的“

6、一言堂”教学陈规。她的课一般只讲20分钟,把大量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幼儿,真正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教学中,她一贯实行民主教学,充分相信幼儿。她常鼓励幼儿大胆质疑,师生平等讨论。她从不担心幼儿的脑子够不够使,她教给幼儿学习的技巧“让不聪明的学生变聪明,让聪明的学生更聪明。”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家长们说我们从朱老师的课中尝到了教学的乐趣!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实践使她进一步改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行为和教学模式,和幼儿打成一片,融为一体,边指导边学习,教学相长,共同提高,成为幼儿的学习伙伴和探索未知世界的朋友。她把研究性学习定位在面向全体幼儿,培养研究意识、体验研究方法上

7、。通过学科研究性内容的渗透和延伸,培养学幼儿检索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研究性学习是对传统接受式学习的理性批判,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具体描述,也是对终身主动学习的一种构建。这种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科学、严谨、求是、合作的精神和责任心,这些恰恰都是过去教学模式所欠缺的,正是现在学生所需要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在工作上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马虎,能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好每一份作业,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努力去做一个深受学生尊重和信赖的三、教学管理方面以学校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