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民事诉讼伪证泛滥的调查和思索

基于民事诉讼伪证泛滥的调查和思索

ID:10794467

大小:5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8

基于民事诉讼伪证泛滥的调查和思索_第1页
基于民事诉讼伪证泛滥的调查和思索_第2页
基于民事诉讼伪证泛滥的调查和思索_第3页
基于民事诉讼伪证泛滥的调查和思索_第4页
基于民事诉讼伪证泛滥的调查和思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民事诉讼伪证泛滥的调查和思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民事诉讼伪证泛滥的调查和思索诉讼证据对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审判效率、确保司法公正等方面都起着决定性功能,随着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深入和完善,诉讼证据的功能显得越来越重要,但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致使民事诉讼中频频出现伪证,干扰了民事诉讼程序,影响了裁判公正,严重践踏了法律的尊严。笔者试从基层法院的目前状况出发,以某基层法院为调查对象,对该院民事案件的伪证现象进行了一次深入摸底,对民事伪证的特征及其存在的原因等新问题进行了一些归纳和总结,并就防治策略发表了一些浅见。  一、民事诉讼伪证目前状况  1、频发率高。自去年来,该院民事庭共审结有证人出庭的案件379件,其中有伪证行为的案件162件

2、,约占案件总数的40%以上。而在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和勘验笔录七种证据形式中,又数证人证言的伪证频发率最高,占伪证案件的70%.  2、制裁率低。要创建诚信社会,就必须对违反诚信的行为及时进行制裁。要维护正常有序、真实高效的诉讼秩序,提高人们对司法公正的信赖值,就必须对伪证行为进行制裁。然而,在当前民事诉讼中,法院对伪证的制裁力度不容乐观。据2005年来的数据统计显示,该院民事庭对伪证进行制裁的案件仅为3件。  3、威慑力弱。由于法律漏洞、制裁率低等原因使得众多民众对伪证行为没有提起足够的重视,再加上人们向法院提供虚假的证据材料,往往和经济利益或其他利益有着密切

3、关系,受利益驱动,人们越发对伪证的后果弃之不顾,从而愈发减弱了伪证制裁的威慑力。  二、伪证泛滥的主要原因  1、法律规范疏漏,约束不力。《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规定摘要:诉讼参和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二)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指使、贿买、威胁他人作伪证的。《最高人民法院有关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八十条规定当事人或者其他诉讼参和人伪造、毁灭证据提供假证据,阻止证人作证,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或者对证人、鉴定人、勘验人打击报复的,依照《民事诉

4、讼法》第一百零二条的规定处理。通观民诉法和民事证据的相关司法解释,对于伪证行为的制裁规定仅限于此。由此可见,我国的立法对伪证的形式的列举过于简单,并未针对具体的情形作出相应的规定,使某些伪证行为被排除在法律制裁之外。而且对伪证制裁的形式也过于简单,轻重幅度把握不到位,仅有的罚款和拘留两种形式操作性不强,警示力不大。  2、法庭认证困难,打假举步维艰,造假轻易识假难。推翻一个虚假的证据,需要另一组相应的证据来证实,这就无疑给法官的认定设置了另一道高墙。法官虽然可以运用自由裁量权排除疑点证据,但是,假如要将疑点证据拿来作为伪证制裁,就必须搜集其它证据来证实其认证的正确性,由于对伪证认定是一个可有可

5、无的巨大的工程,导致了很多法官不愿投入更多精力对本诉外的事实进行调查,笔者曾为此采访过几位法官,发现这在民事案件中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约占整个民事证人出庭作证案件的63%.其中一个法官就碰到过这样一个离婚案例。一方代理人指使其他人将婚后债权1万元说成2万元,而这一过程恰被该院一名干警听到,明知证人做伪证,但通过何种手段去认定证人作伪证,成了困扰该案承办法官进行伪证制裁的一大难题。  3、社会根源。当国际政治欺骗、各种经济骗局、日常说谎成为一种广泛存在的社会现象时,诉讼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必然会受到社会生活其他方面的影响。结合我国历史原因及社会背景,具体而言,伪证的社会根源主要有摘要:①全民法律观念

6、未真正树立,国民文化素质高低不均,由此而引起的证据意识不强,对伪证现象缺乏应有的抵制和斗争。②社会风气无根本好转,虽然经过普法活动,进行过法制宣传教育,但许多地方普法流于形式,因而在整个普法过程中,真正自觉学法、守法的不多。③中国的传统家族观念、义气主义严重。家庭成员、亲朋好友之间在法庭上有难,一般人通常都会越过法律义无反顾地冒险帮忙。④对证人的保护制度不健全,证人的社会压力大。证人作证具有很大程度的公益性质,往往只是出于社会正义或他人利益的要求,而和本身无利害关系,在这种既没有强制作证制度,证人平安又缺乏保护的前提下,证人一般不可能顶着过大的压力(对方当事人往往会动用威胁、欺侮、殴打、或打击

7、报复等各种手段),冒着身家性命去维护和自己无关的个人和集体利益。  4、制裁制度的漏洞。就现存整个庭审流程来讲,伪证制裁看似裁判行为的旁枝末节,不去制裁似乎也无关大碍,反倒是对伪证制裁错误,会导致被制裁方迁怒于法官个人,从而使得法官倾向于对伪证采取置之不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一则明哲保身,再则省时省力。  三、伪证案件引发的思索  从笔者所调查法院今年发生的几起典型伪证案例来看,当事人制造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