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785982
大小:73.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08
《浅议《本草纲目》水部、土部和金石部新增药物品种考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本草纲目》水部、土部和金石部新增药物品种考释明代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一书,收载药物1892种,共分16部,60类。其中有374种注明为李时珍《本草纲目》新增药物。为了进一步发掘、整理、鉴定和探究这些新增药物品种,笔者对其中水部、土部和金石部的新增药物品种来源作了初步考释。一、水部新增药物品种考释?《本草纲目》水部共收录药物13种,其中有11种注明是李时珍新增药物。1.潦水?李时珍在该药释名项下曰摘要:降注雨水谓之潦,又淫雨为潦。考潦水一词,《辞源》释其有积水之义。降注雨水和淫雨是指大而多的雨
2、水。由此可见,潦水就是在大而多的雨水中所取的积水。有关潦水的出处,李时珍在该药发明项下转引金代医家成无己曰摘要:仲景治伤寒瘀热在里,身发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煎用潦水者,取其味薄则不助湿气。考此一段,是引自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卷五。可见潦水一药,在前人著述中已有药用记载,并非首出于《本草纲目》。2.神水?李时珍在该药的集解项下转引《金门记》云摘要:五月五日午时有雨,急伐竹竿,中必有神水,沥取为药。由此可见,逢农历五月五日午时下雨时,从砍伐的竹竿中沥取的水就是神水。同时也可知神水早在前人的《金门记》中已有药用
3、记载,并非首出于《本草纲目》。3.节气水?李时珍在该药集解项下曰摘要:一年二十四节气,一节主半月,水之气味,随之变迁,此乃天地之气候相感,又非疆域之限也。由此可见,节气水就是二十四个节气的自然水。如立春水、清明水等。4.阿井水?李时珍在其发明项下曰摘要:阿井在今兖州阳谷县,即古东阿县也。考阿井,为现在的山东省阳谷县东北阿城镇的古阿井。这口井里的水,就是阿井水。?5.车辙中水?李时珍在该药释名项下曰摘要:辙,乃车行迹也。又曰摘要:主治疬疡风,五月五日取洗之,甚良。车辙,是指车轮压出的痕迹。由此可见,车辙中水就是
4、车轮在泥土地上压出凹陷痕迹中的积水,治病宜在农历五月五日取之用。?6.齑水?李时珍在该药集解项下曰摘要:此乃作黄齑菜水也。考齑字,《辞源》释义为切碎后用盐腌制的咸菜。民间一般用芥菜、白菜等蔬菜腌制。如《本草纲目》菜部芥一药的集解项下转引苏颂曰摘要:紫芥,茎叶纯紫可爱,作齑最美。由此可见,齑水就是用盐腌制咸菜中产生的黄色卤水。李时珍言其酸,咸,无毒,有吐诸痰饮宿食的功效。?7.铜壶滴漏水?李时珍对该药未作释名和集解,仅在其主治项下转引前人虞抟(生卒年为公元1438~1517年)曰摘要:性滑,上可至颠,下可至泉,
5、宜煎四末之药。据考,我国古代常用铜壶装水滴漏计时。这种经过铜壶滴漏出的水就是铜壶滴漏水。可见此水在李时珍(生卒年为公元1518~1593年)之前的虞抟有关著述中已有药用记载,并非首出于《本草纲目》。?8.磨刀水?李时珍对该药未作释名和集解,而在其附方项下转引前人吴球的《活人心统》曰摘要:耳中卒痛,磨刀铁浆,滴入即愈。由此可见,磨刀水就是用铁刀蘸水后磨出含铁质的水。同时也可知此水在前人的著述中已有药用记载,并非首出于《本草纲目》。?9.浸蓝水?李时珍在该药发明项下曰摘要:蓝水、染布水,皆取蓝及石灰能杀虫解毒之义
6、。又在草部蓝淀一药的释名项下曰摘要:南人掘地作坑,以蓝浸水一宿,入石灰搅至千下,澄去水,则青黑色。亦可干收,用染青碧。据考,蓝是指加工蓝色染料的植物,主要为蓼科植物蓼蓝(PolygonumtinctoriumAit.)。可见,浸蓝水就是用蓼蓝、石灰等加工蓝色染料过程中产生的水。?10.洗手足水?李时珍对该药未作释名和集解,仅在其主治项下转引宋代王怀隐等人著的《太平圣惠方》曰摘要:病后劳复,或因梳头,或食物复发,取一合饮之,效。显然,洗手足水就是洗过手足的水。此水在宋代医药文献中已有药用记载,并非首出于《本草纲
7、目》。?11.洗儿汤?李时珍对该药未作释名和集解,仅在其主治项下转引前人的《延年秘录》曰摘要:胎衣不下,服一盏,勿令知之。考汤字,在古代有开水之义。可见,洗儿汤就是给小儿洗过身子的温开水。该药在前人的著述中已有药用记载,并非首出于《本草纲目》。?通过以上初步考释,笔者发现《本草纲目》水部10种新增药物中,有潦水、神水、铜壶滴漏水、磨刀水、洗手足水、洗儿汤等6种药物系《本草纲目》首次立条为药物品种,而并非首出于《本草纲目》。因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摘要:《本草纲目》中的新增药物,既包括首出于该书中的药物品种,也包括
8、首次立条在该书中的药物品种。二、土部新增药物品种考释?《本草纲目》土部共收录药物61种,其中有21种注明是李时珍新增药物。?1.赤土?李时珍对该药未作释名和集解,而在其附方项下引《普济方》云摘要:牙宣疳匿虫,赤土、荆芥叶同研,揩之,日三次。又引《御药院方》云摘要:风疹瘙痒,甚不能忍者,赤土研末,空心温酒服一钱。又引《千金方》云摘要:身面印文,刺破,以醋调赤土傅之,干又易,以黑灭为度。考赤字,有红色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