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779893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8
《对培养大学生良好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培养大学生良好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探究【摘要】随着我国大学招生的扩大化,大学生就职问题已经越发突显。在这种背景下,学校有必要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有效的培养,从而保障大学生获得很好的就业机会,并对他们长期的职业发展带来帮助。本文综合探讨了培养大学生良好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重要意义、存在的问题及改善的途径。【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培养【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8-0053-011培养大学生良好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重要意义6第一,能够对大学新生快速融入到大学生活当中给予帮助。大学教育在人们成长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有一个良好的起
2、点则能够保证人们拥有一个十分成功的大学生活。然而,对于大学新生而言,其所面对的大学生活完全是一个新的环境,在各个方面均需要进行有效的适应,从而来处理好各种复杂的问题。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培养,大学新生能够对大学生活进行新的认识,并树立起良好的大学学习风格,从而最终对于毕业工作起到一种促进作用。具体来说,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培养重点在于为新生带来一个较为系统的就业观,也保障新生能够对自身未来的职业发展有着初步性的认识。在这种职业认识的基础上,大学新生能够建立起很好的学习习惯,并且在分析问题时也能够做到较为全面,从而为自身带来良好的大学生活起步。第二,能够很好的将大学生的个人理想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3、相结合。大学生通常是时代潮流的最先接触者,并且多具有十分远大的理想抱负。然而,他们通却缺少较为全面的社会经验,从而在追求自身理想时难以将这种理想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行有效的结合。事实上,如果脱离现实社会的指导,大学生的个人理想很难转化为现实。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培养,大学生能够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有着较为客观的认识,从而在学习过程中,会有针对性的对这种需求加以考虑,并提升自身的特定能力,而这种需求与能力提升之间的有效结合最终为大学生个人理想的实现带来保障。6最后,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优秀水平的优秀人才。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由多方面原因导致,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在于
4、大学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有所脱节,导致了某些方面人才的供大于需。更为重要的是,大学生在家学习过程中未能把握好工作岗位的特殊要求。面对这种问题的本质,可以发现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培养,在能够保障大学生完成很好的职业规划的基础上,也能够协助大学生认识到自身从事某项职业的不足,从而进行适时的强化。另外,专业设置的不合理之处也能够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培养中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调整,从而在高校自身层面为大学生就业奠定好基础。2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培养所存在的问题尽管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培养方式、内容等都有了较大的提升。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外部经济社会环境
5、的不断发展变化,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培养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也是后期培养当中所必须关注的方面。一般而言,现存的问题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首先,目前高校及学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目前,我国仍有相当一部分高校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培养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还局限于对于课本基础知识进行必要的讲授,而且进行培养时,也未能做到针对性。在高校大环境下,大学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学习及重视程度也远远不够,仍然仅以对书本的知识学习进行重视。特别是刚进入大学进行学习的新生,其更是简单的认为自己距离毕业工作尚有很长一段距离,无须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在这种不够重视的条件下,职业生涯规
6、划的培养工作通常很难具有较为成型的培养方案,因此所得到的培养效果也大大折扣。6其次,目前尚缺乏较为充足的职业生涯规划导师,从而所开展的相关活动无法具有很好的普遍性。尽管目前有不少高校针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培养开设了相关的课程,但在师资配备上却远未能达到培养工作开展的需要,数量上有很大的差额。在师资缺乏的条件下,大学通常会有针对性的降低职业生涯规划导师的基础性要求,而这也极大的降低了职业导师的专业化水平,不仅不利于职业生涯规划培养工作难以取得有效的效果,而且也容易遭受到学生的抵触情绪,这对于该项工作的长期性发展来看是极为不利的。事实上,教师由于自身并未真正进行过就业,因此又进一步降低了职业生涯
7、规划的培养效果。第三,高校未能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尚缺乏较为科学的认知水平。尽管目前不少高校相继开设了相关课程,但是对于这种培养的认知性程度尚未达到较为深入的水平。这种不足主要表现是对于课程体系的设置不够全面,并且通常的课程被设置在最终的临近毕业学期,这尽管能够和学生就业进行有效的连接,但是学生往往面对较为严峻的工作环境,很少有精力可以放到纯粹的课程教育当中,因此培养效果往往不高。另外,在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