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776046
大小:2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08
《隧道内桥梁施工技术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隧道内桥梁施工技术探析摘要:本文结合自己多年从事隧道桥梁施工方面的工作,结合实例进行探讨了隧道桥梁施工的技术。关键词:桥梁;施工技术;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工程概况某隧道DK73+014~DK73+030段经隧道开挖揭示为狭长溶洞,深约20.0m,可见宽度约8.0m,与线路中线成600夹角,溶洞形态复杂,周边溶蚀发育,为常年流水的暗河通道。为确保线路的正常运营,采用桥梁跨越方式通过:根据相关变更设计文件,列车荷裁由桥梁承担,隧道围岩压力由隧道结构承担。桥梁采用1×32.0m筒支梁桥方案,两桥台基础均采用钻孔桩基础,全桥共8根由1.250m钻孔桩,桩长10.5~1
2、9.0m不等。桥台采用“一”字型桥台为特殊设计桥台,梁部为单孔32.0m曲线梁((通桥(2005)2101);隧道采用跨越拱+衬砌的防护方案,跨越拱分别在隧道左、右侧边墙设置,用以承担围岩压力及支撑拱顶以上二衬单线铁路隧中桥施工通常会面临以下问题:(1)隧道内桥梁施工场地狭小,隧道内钻孔时,在桩机进洞的布置、泥浆的排放等方面对施工组织的影响较大。8(2)桥桩基靠近地下通道,岩溶发育,地质情况复杂,施工的不确定性因素和安全隐患较多。(3)隧道二衬同样需要跨越暗河通道,施工难度较大。(4)在半径800m的单线隧道内架设32m铁路桥梁,无论人工架设还是架桥机架设都面临诸多困难。(5)隧中桥与
3、隧道通常不能同步施工,造成工期压力陡增。针对存在的困难,要求根据实际情况以桩基施工、桥梁架设和隧道二衬施工为重点,制定详尽的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施工前做好技术准备,施工中强化现场管理和方案优化调整,备足施工资源,确保顺利施工。2桩基施工2.1场地布置8由于地质情况较差,桩基较深,为确保施工安全,采用钻孔桩施工,桩机使用了功率为55kw,质量为8t的冲击钻机,桩机基座宽2.2m,高8.5m(工作高度,含桅杆),长6.5m。而原隧道未施工仰拱及衬砌部分,净高8.17m,底宽6.5m。施工时隧底分二次刷方到位,第一次为满足桩机高度要求,将隧底降低2.0m,采用喷锚及钢架对其进行支护,并加设锚
4、杆加强围岩稳定性;第二次刷方保证梁底有1.5m净高。为保证工期,洞内共安排4台桩机同时施工,桩机拆分为基座、卷扬机和桅杆三部分运至洞内进行重新组合。在德保台布置2台桩机前后平行作业,田东台布置2台桩机对称作业,中间及德保台各设置泥浆池一个,并在中间备用蓄水池。泥浆池按4m×5m×2m设置,蓄水池按4m×4m×2m没置,见图1。图1桩基施工平面2台桩机在同一墩台中作业,受场地限制每台桩机均只安排纵向移动;冲击完成第一根桩纵向移动到第二根桩对位时,两桩机需进行交会,两桩机的定位滚筒相瓦干扰。可采取换滚筒的方式解决。2.2桩基的岩溶处理隧中桥位于岩溶强烈发育地段,桩基施T要穿越溶洞暗河,其施
5、工是否顺利成为整个桥梁施工的关键,其施工要点如下所述。2.2.1钻孔过程中的岩溶处理(1)片石粘土筑壁法当钻至离溶洞顶部附近时,采用小冲程,逐渐将溶洞顶板击穿,防止卡钻。一旦发现泥浆面下降,应迅速补水,然后根据溶洞的大小按l:1的比例回填粘土和片石,仍采用小冲程冲砸,让粘土和片石充分挤入溶洞内壁。此过程必须循序渐进认真施工,一定待粘土和片石充分挤入溶洞形成稳定护壁后并且漏浆现象全部消失后才能转入正常钻进。(2)钢护筒跟进法8当溶洞较大,溶洞无填充物或充填流塑状淤土,溶洞与其他溶洞联通或有流动水的情况,应采取钢护筒跟进法施工。钢护筒内径应比设计桩径大lOcm左右,施工时先用同样加大10c
6、m的钻头钻孔,击穿溶洞顶板后,吊置钢护筒就位用钻头压到孔口,吊装第二节钢护筒焊接接长,并用钢筋帮焊加固。在护筒顶部盖一块厚12mm的钢板,提起钻头轻砸护筒中心使其下沉,如此反复直至护筒落到溶洞底部。(3)综合法穿越多层溶洞钢护筒跟进法处理多层溶洞时,应将穿越首层溶洞的钢护筒直径加大,每穿越一层溶洞将钻头和钢护筒直径缩小5~l0cm,最后确保桩径符合设计要求。当无法再下钢护筒时,如地下涌水量不大,可采用人工挖孔的方法处理,利用砼护壁支护穿越溶洞;或者再利用泥浆护壁法配合穿越溶洞。2.2.2克服水下砼灌注过程中流失现象穿越岩溶的钻孑L桩,由于成孔形状无法控制和一些空隙未完全挤紧填实,在钻孔
7、过程中形成平衡的护壁容易在灌注过程中被挤破,造成砼流失,砼面下降应采取一些措施。(1)加大砼的拌制和运输能力,加大首盘砼的灌注量。首盘砼灌注量由通常的2.Om3提高到3.0m3,避免因为首盘砼砍球后导管埋人不够而断桩。(2)加大灌注过程中导管的埋深。导管埋深一般控制在3—4m,在灌注程中勤测砼面高度,掌握砼表面升降趋势,避免砼表面突然下降导管口悬空造成断桩事故。8(3)对漏浆较多或钻孔过程中多次漏浆的桩孔,在灌注时加大灌注高度,一般考虑高于设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