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论文

改革开放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论文

ID:10774289

大小:5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8

改革开放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论文_第1页
改革开放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论文_第2页
改革开放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论文_第3页
改革开放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论文_第4页
改革开放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改革开放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改革开放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论文摘要:三十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改革开放、发于农村改革,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三十年后,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深入进行一场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为目标的农村改革,这是实现中国农村经济全面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保证。关键词:改革开放;农村经济;动力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对一个像中国这样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来说,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毕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的农村经济发展并不走十分理想。改革开放,改变了这一历史现状:三十年改革开放,中国农村经济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今天,我们站在历史起

2、点上,要加快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坚持进一步改革开放。一、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历史跨越三十年前,中国的改革开放第一步发韧于农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国的改革开放从农村开始,由此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从1978年开始,中国农村经济改革,首先从改变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入手,在推行“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等责任制形式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家庭承包经营制度,这是中国农村经济改革初期的核心内容。从时间上看,这一阶段是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的突破阶段。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改革像星星之火,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就从局部地区扩

3、展至全国所有省份。1980年,政策上明确提出在农业领域普遍建立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在这种体制下,仅仅几年时间,就基本上扭转了中国经济临近崩溃边缘的困境,初步解决了困扰我们多少年的中国十亿农民的吃饭问题。在此基础上,中国农村经济改革向纵深发展,历经近二十年时间,实现了农村经济面分配制度上的改革。1985年,国家对农产品的统派购制度进行全面改革,实现“双轨制”。取消了粮食、棉花的统购,将其改为合同定购。乡镇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异军突起,促进了农村经济从传统的农业单一结构转向多部门的综合发展。接着,农村税费改革2000年在安徽省启动,其他省选择部分县

4、市进行试点。江苏省2001年在全省试点,取得了明显进展。2004年,全国取消农业特产税,吉林、黑龙江两省免征农业税,河北等11个省降低农业税3个百分点,其他省区降低1个百分点。这个二十年,可以说是中国农村经济翻天覆地的二十年。中国亿万农民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上,就全国绝大部分地区而言,开始走向小康。这里特别值得提出的是,从2006年起在全国农村彻底取消农业税,这是农村税费改革取得明显成效的标志性事件。温家宝强调,农业税的取消,标志着中国农村经济改革开始进入综合改革的新阶段。这三步改革即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村经济分配体制改革、农村经济税费改革一脉相承,也

5、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相关人士认为,“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再造了农村经济市场的微观基础;农村经济税费改革增加了农民经济收入;如今,国家又不失时机地推进农村经济综合改革,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农民负担反弹的隐患。”从此也终结了中国延绵了2600多年的种地交“皇粮国税”的历史。中国三十年农村经济发展的历史,从根本上实现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历史性跨越——同国际上经济发达国家全面免除农业税、促进农村大发展正式接上了轨。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全面腾飞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虽然它受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制约,使得它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比重逐步降低,但是,绝对不可以忽略

6、的事实是,三十年来,中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不仅表现在农业提供的粮食为主的食品是任何工业产品无法替代的,它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原料,为农业机械、农业化工、运输、建筑、工业消费等等,工业的发展提供日益广大的市场容量;而且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大量剩余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为工业部门提供大批后备劳大军,并使工业部门的工资成本不致上升太高太快;同时,农业经济本身在逐渐发展过程中,向工业部门提供大量储蓄资金。二、加快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必须进一步改革开放1.要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农村经济发展。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都十分重视农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无论是美国的

7、低投入可持续农业模式,日本的环保型可持续农业模式和西欧的综合型持续农业模式,其共同点都是通过立法来达到保护生态的目的。为此,我们必须结合当地实际,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走一条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正确把握农村产业的多功能特性及其功能定位,充分发挥农业对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的基础和支撑作用。要用现代发展的理念来引领导农业,必须突破关于农业的三个传统理念,扫除发展现代农业的障碍。首先,必须突破农业只是第一产业的传统观念,充分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如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旅游和文化传承等,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促进农业

8、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其次,要突破对农业GDP统计的狭隘观念。在中国,对农业GDP的统计,只统计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