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司治理与员工参与的思考论文

关于公司治理与员工参与的思考论文

ID:10772930

大小:5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8

上传者:U-991
关于公司治理与员工参与的思考论文_第1页
关于公司治理与员工参与的思考论文_第2页
关于公司治理与员工参与的思考论文_第3页
关于公司治理与员工参与的思考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于公司治理与员工参与的思考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关于公司治理与员工参与的思考论文摘要本文指出在现时期有关公司治理的诸多研究中,缺乏对员工参与公司治理的应有关注。而在党和国家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大背景下,在社会贫富差距不正常扩大的现实情况下,员工参与应是公司治理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是目前情况下应亟待解决的问题。关键词公司治理员工参与一、公司治理中员工参与的现状随着经济的发展,国企改革的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有关公司治理的研究成为近年来国内外众多学者关注的热点。查阅许多有关公司治理的文献..毕业,其研究大多集中在公司高层管理者之间的责、权、利的制度安排,努力在企业的控制权和所有权之间的权力制衡中寻找路径和利益协调的平衡点。在这种舆论氛围中,使人感觉谈到公司治理就是指的高层之间的制度安排,是属于企业高层中的游戏,与普通企业员工似乎没有什么关系。因为在公司治理的框架内,我们基本上看不见组成企业的基础的员工的身影,看不到与企业生存发展休戚相关的员工的参与活动,听不到广大企业员工为捍卫自己的利益和权利发出的声音。在当今的公司治理中,企业员工似乎是随手可招之、随手可弃之的。在中国的经济体制转型、企业改革中,企业员工承受了巨大的代价。让我们回顾一下我国的企业改革历程以及相应地企业员工社会地位的变迁。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企业制度改革大致经历了如下一系列过程:80年代的“经济责任制”、“党委领导下的厂长(经理)负责制”、“实行政企职责分开”、“实行厂长负责制”、“国家对企业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90年代的“承包经营责任制”、打破“铁交椅铁饭碗和铁工资”、“股份制企业试点”、“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进入本世纪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循着这条线索理下来,我们基本上可以看出:中国的企业改革主要是顺着两权分离的道路在发展,主要是基于委托代理机制在企业的控制权和所有权之间的制衡上花工夫。再看企业员工的社会地位变迁,从过去政治舞台的中心被转型挤压到了社会、经济活动边缘的位置,进而成了可有可无的地位,雇佣劳动成了他们几乎惟一的生存方式,为企业改革、公司治理他们承受了难以承受的代价! 改革,是为了更好,我们为了更好的目标而改革,改革中出现问题是正常的,关键是我们怎么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社会贫富差距在不正常的扩大,社会中出现了一种损不足、补有余的怪现象,于是穷者更穷,富者更富。为改革付出沉重代价的企业员工沦落到了今天的边缘化了的可有可无的社会地位,而有些人却是趁机发了改革之财!对改革中的问题我们不应等闲视之。企业是创造社会财富的基层单位,也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其公司治理模式及其相应的制度安排的形成及演变受到宏观经济体制及历史、文化、法律和经济等方面的影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一路走来,形成了今天的公司治理模式。在多年的企业改革中,有一个我们不该忘记的问题,却似乎被有意无意地淡化了。作为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经说过,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在改革中坚持什么方向,要“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改革应该坚持权力与责任、风险与利益的对等与公平,企业员工与企业的生存发展休戚相关,把员工排除在企业改革和公司治理的整个制衡结构之外,这在客观上具有躲避道德、躲避责任监督的故意。从本质上来说,在中国改革将近30年后的现在,提出企业改革、公司治理结构中员工参与问题,其实是在要求社会实现公正和谐、要求政府体现民本意识。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结构问题了,它还是一个社会问题。二、企业员工参与公司治理的提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现代社会的日趋复杂,现代企业制度正在由“以资为本”逐渐向“以人为本”的方向演变。特别是近年来兴起的对“利益相关者”重视的潮流,都大大扩展了公司所有权人的定义范围,除了资本所有权人(即股东)以外,企业赖以生存的资源投资者(即利益相关者)也被逐渐认可为公司的所有权人。而企业员工正是利益相关者中的主要成员。员工参与公司治理的提出主要基于以下理论:1、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理论。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人为本,这个“人”是人民群众,这个“本”,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是发展的目的。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党领导全国人民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出发,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目的是,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妥善协调经济社会结构变动过程中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方面的社会矛盾,为发展和改革创造一个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专家们指出,分配差距不断加大等问题已成为社会和谐发展的“一大羁绊”,不仅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还会带来诸多不稳定因素。因此,在今后五年要把解决两极分化、缩小贫富差距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制度、调整国家财政支出结构等,缓解地区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到最广大人民。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的本质和核心。坚持以人为本,首要的就是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利益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本质的关系,所有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的根源均存在于人们的利益关系之中。因此,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是发展目的、发展方向、发展动力之所在,也是提高驾驭全局能力、利益协调能力、利益整合能力着力之所在,还是构建和谐社会重大命题、重要主题、重点工作之所在。2、人力资本所有权理论。20世纪60年代,T·W·舒尔茨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首次将人的知识和能力上升到资本高度,从而引进了一种总括的资本概念——既包括物质资本又包括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诞生对现代企业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以资本雇佣劳动”为基础的企业理论受到挑战。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Drucker,1993)认为,知识作为企业的一种资源,在未来将有比物质资本更大的影响,知识正越来越成为公司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日本知识管理专家野中郁次郎(Nonaka,..毕业Ikujiro,1991)也指出,在一个不确定性为唯一确定的 世界里,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确切来源是知识。而这两位管理学家所提到的知识正是以人力资本作为载体的。学者们从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出发,结合企业的契约理论,认为企业是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从产权角度看,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同是参与企业经济活动的平等产权主体,两者的差异不在于产权的性质,而在于产权权益的大小,企业的本质在于它是一种团队生产或长期合约的集合,而企业的团队本质有表现为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因此,组织利益作为团队成员共同创造的集体产品,自然应该由各方共同拥有。三、我国企业员工参与公司治理的思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遵循建设和谐社会的大政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的,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以此为指导思想,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把握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员工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1、设立职工董事,规定适当数量的职工董事职位,确保员工进入企业决策的最高层。无论是从专用性人力资本角度看,还是出于意识形态的考虑,我国企业的员工在企业治理中都应享有充分的权利。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必须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在涉及职工切身利益和公司重大经营决策时必须听取工会和职代会的意见。但相关的法律并没有对职工权益的保护提供切实可靠的操作手段。为给职工合法权益的保护提供制度保证,董事会中应设立职工董事,职工董事可由职代会按多数同意原则民主选举,职工董事在董事会独立行使权力,有权否决损害职工利益的决议,对公司所有重大事项享有决策权。设立职工监事,职工监事对公司经营进行全面监督,克服原来的职代会制度流于形式的弊端。2、加强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激励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和民主监督。一方面要加大职代会对生产经营决策的参与力度,尤其是增加职代会对企业合并、分立、组织形式变更及破产等重大生产经营决策的参与;另一方面必须赋予职代会较大的监督权力,增加职代会的监督力度。使职代会真正成为员工对企业实施民主管理和监督的机构。3、加强公司治理中的文化建设,公司治理应树立人力资本理念,重视员工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及作用。让那些真正热爱企业的员工心情舒畅地为企业工作,从企业文化中汲取工作热情和力量,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把自身的才干贡献给企业,同时也从企业发展中获得自己的发展。从而在企业和员工之间达到一种良性地互动,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的和谐和美好。企业也能够不断发展壮大,走得更快,走得更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