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769793
大小:63.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08
《教育机会均等的历史演进与现实思考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教育机会均等的历史演进与现实思考论文关键词:教育机会均等;教育权利;阶层;义务教育;赠与性机会;争取性机会摘要:教育机会均等的内涵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深化。在我国现阶段,教育机会不均现象仍在一定程度上普遍存在,关键词:教育机会均等;教育权利;阶层;义务教育;赠与性机会;争取性机会摘要:教育机会均等的内涵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深化。在我国现阶段,教育机会不均现象仍在一定程度上普遍存在,为此,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和措施,努力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目标。作为一种历史性实践,人类对
2、教育机会均等的追寻由来已久。作为一个现实的社会问题,它又是目前“全世界所有国家和所有与教育有关的人最关心的”1(P68)教育民主化问题的核心内容,是当今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目标之一。研究教育机会均等的历史与现状,探索其实现途径,对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推动教育民主化进程,无疑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教育机会均等的思想与实践古已有之。一般认为,其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中国奴隶社会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和他的创设私学之举,打破了奴隶主上层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局面,打破了
3、贵贱贫富的界限,将教育对象的范围扩展至中小奴隶主子弟及部分平民子弟,这不能不说已在一定程度上触及到了教育机会均等问题。但是,从总体上来说,整个古代社会中,由于社会等级结构的存在和教育规模的限制,在教育机会的享有上,等级化特征是异常鲜明的。不同等级的社会成员及其子女的受教育状况,基本上是与其所处的社会等级地位相对应的。决定一个人是否有资格接受某种教育的通行标准,是先定的血统、门第和特权。学校教育基本上被特权等级所独占,成为由其独享的“奢侈品”。在东方和西方各个奴隶制和封建制发展较为完备和成熟的国家,都曾普遍
4、地存在着这一现象。在西方近代社会曙光初现之际,随着皇权的推翻和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确立,一些思想家和政治家将市民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平等要求推广至教育领域,他们以极大的热忱呼唤教育的自由与平等,主张在法律上废除教育的等级制和特权,使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面对民主思潮汹涌澎湃、民众的人权意识迅速觉醒的形势,加之紧随其后的工业革命的爆发、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对生产者科学文化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谋求国家意志和全民意志的统合,同时为了提高生产者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资本主
5、义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于是,纷纷在法律上废除了教育的等级制和持权,并进而实施普及义务教育,从而使接受学校教育由过去是社会上极少一部分人所享有的特权和“奢移品”转变成为每一个公民都能够享有的一种普遍权利。近代社会在法律上赋予每一个社会成员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这在人类教育史上无疑是一个巨大进步,它也标志着教育机会均等在最基础的层次上得以实现。但是,教育权利的平等,毕竟只是一种抽象意义上的平等,它只能说明人们可能平等地受教育,并不意味着人人实际都能够接受相同的教育。由于资本主义社会中不同阶级在政治、经济、文
6、化和社会地位上的不平等,真正能够享有充分的教育机会的,只是有产者子弟,而社会的主体——人数众多的劳动者子弟所得到的一般只能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教育,其教育年限、教育条件和质量等,与有产者子弟所受的教育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别。因而,教育权利的平等,远非完全意义上的教育机会均等。二战以后,随着社会生产的现代化和资本主义民主化进程的推进,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普及中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的入学率也有了显著提高。然而,绝对意义上的教育机会的扩充并未能够消除植根于社会不平等的相对意义上的教育机会不均,更未能出现很多人
7、所期待的通过教育平等来缩小社会不平等的奇迹。于是,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理论研究的热点,人们对教育机会均等的认知和追求也随之发生深刻变化。当代著名教育家、瑞典的托尔斯顿·胡森在其代表作《社会环境与学业成就》一书中,曾对18、19世纪至20世纪下半叶欧美各国有关教育机会均等的思想与实践的演变历程作了综合评述和概括性总结。他指出,教育机会均等的理念与对策在此期间曾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有着三种不同的内涵2(P205—217)。一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在西方工业国家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的保守主义机会均等
8、观,这种机会均等观尽管认同在法律上应当保证每个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但它认为,具有不同天赋的不同等级或阶级的子弟应当经由不同的教育渠道来培养。这种机会均等观是西欧各国“双轨制”教育产生的理论基础。在这样一种教育制度下,出身低微的下层社会子弟只能进入与高等教育不能衔接和贯通的基础学校,接受最低程度的教育。而上层子弟则可进入与大学衔接的另一轨道的学校系统,接受另一种教育。这两条平行的、互不交叉的教育轨道,不仅终端存在着差别,而且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