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763044
大小:13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8
《义务教育八年级语文测试习题:语文:第28课《橘颂》同步练习1(鄂教版八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8课《橘颂》同步练习1第一部分:1.给形似字注音并组词。徒( ) 抟( ) 揉( ) 徙( ) 转( ) 糅( )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⑴圆果抟兮(抟:)⑵姱而不丑兮(姱:)⑶廓其无求兮(郭:)⑷梗其有理兮(梗:)3.《橘颂》选自,作者 ,是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开创我国诗歌风格。4.翻译下列诗句。⑴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⑵青黄杂糅,文章烂兮。⑶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⑷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5.诗人是从哪些方面赞颂橘树的?表现了橘树的什么特性?6.诗中两处用了“深固难徙”和“不迁”,
2、这样重复使用的目的是什么?第二部分:竹郑燮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①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②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注释:①勃勃:欲望强烈的样子。②倏:迅速、极快。7.理解下列语句的含义。①胸中勃勃遂有画意。②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③意在笔先者,定则也。8.古画竹的过程,我们可以联想到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比喻一个人在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它是。9.画家的画意是由而产生的,这也说明艺术来源于。10.“胸中之竹
3、并不是眼中之竹”“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的理由是:胸中之竹;手中之竹。1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在后面括号中分别打上“√”或“×”。A、作者认为:画竹有三个阶段——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手中之竹”是作者情感的体现,是作者对生活原型的提炼与改造。( )B.文中“总之”一词有总结上文的作用,它表明:“意在笔先者……化机也”是对上文内容的总结,并作结论上的深化。( )C、“独画云乎哉”是反问句,作者却用上了感叹句,其主要作用是增强反问色彩(否定含义),使表意更深刻、更让人深思。( )D.“独画云乎哉”一句用在结尾的作用有:⑴表明作者的见解并非只停留在画
4、竹上;⑵留下思考的余地,引起读者思考。( )12.晶析“意在笔先者,定则也”一句,根据你的理解与感悟,自拟出一道题目(可联系个人生活实际),并作出解答或提示。题目:解答或提示:第三部分:13.你读过一些课外名著,请按提示完成下面的填空。(2005年安徽省课改区试题)(1)《水浒》中叙述了好汉“大闹野猪林”的故事。(2)《西游记》主要记叙唐僧师徒四人战胜各路妖魔鬼怪的故事。(3)《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作家。14.语言运用。(2005年莆田课改区试题)(1)读下面一则幽默,按要求作答。难以从命一位女生坐在座位上,嘴里拼命地嚼着口香糖,脚却伸到课桌旁的通道里,被
5、老师发现了。“玛丽!”老师严厉地大声叫她。“老师,什么事?”这位女生问。老师正色道:“把口香糖从嘴里吐出来,把你的脚放进去!”修改划线处老师的话语,使之句意明确,让女生不会难以从命。改句:(2)5月15日,第九届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的决赛上,福建籍选手林丹以2:0战胜对手陶菲克,为中国第四次捧起“苏迪曼杯”扫除了障碍。现请你给林丹发一封E-mail表示祝贺。收件人地址:lindan@163.com要求:信中必须选用“冷静、敏捷、精湛、精彩、赞叹”中的三个词语;字数50左右。1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请在病句上直接修改。(2005年广东省课改
6、区试题)A、我们要时刻牢记交通法规,确保自己与他人的安全,行安全路,做文明人。B、我们的校长很年轻,大概三十岁左右。C、我们只有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前充满信心。D、有专家指出,运动量过少是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德育教育融入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对策随着我国小学德育教育不断提档升级,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日益成为现代小学品德教育的重要目标与方向。在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形成自身道德体系的关键时期,利用小学课堂教学开展德育教育,可以实现小学生个人思想品格的形成与塑造。在小学课堂教学体系中,蕴含着大量的德育知识与德育教育资源,如何将德育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
7、是现代德育教学探索的主要方向,同时也是我们日常教学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在小学教育阶段,课堂是培养和激发学生道德意识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道德培养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打造新型民主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确自身在课堂以及生活中权利义务,强化提升个人道德意识,构建自身的认知体系。在小学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向学生灌输道德意识,在向学生提出要求的过程当中,要构建平等的话语体系,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共同探讨和研究问题,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培养自己的道德思维和道德意识,将自己当成课堂一份子,关注和理解课堂以及生活中出现的道德
8、问题。举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