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756571
大小:5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8
《提高初中政治课堂讨论实效的教学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提高初中政治课堂讨论实效的教学策略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顺应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新理念不断兴起,课堂讨论成为教师普遍采用的课堂组织形式。而课堂讨论要真正达到目的、收到成效,必然要求教师有效地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和主体地位的形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开展有效的多元交流,形成多元互动的教学局面。在互动式的交流研讨中实现共同发展、教学相长。从而保证课堂讨论的有序、有效进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不断提高。中国1/vie 关键词:初中政治课;课堂讨论;实效;教学;策略 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在如何有效开展课堂讨论,提高课堂讨论实效方
2、面,还存在很多需要进一步研究改进的问题。本文结合初中政治课堂讨论中存在的问题作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以更好地焕发课堂讨论的魅力。 一、课堂讨论存在的问题 课堂讨论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但在如何有效开展课堂讨论上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课堂讨论随意性大,讨论目的不明确 在政治课教学中,有许多教师运用了课堂讨论,至于通过讨论,想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实现一个什么样的教学效果则考虑甚少。 (二)讨论的问题设计不恰当 在政治课课堂讨论中,讨论的问题应该设计恰当,不能过于肤浅或者深奥。有的教师设置的讨论问题有时太浅显,学生一看就知道问题的答案,造成了课堂教学的虚假繁
3、荣。有的老师设置的问题太深奥,学生看到问题,无从入手,讨论毫无效果。 (三)学生思维水平肤浅狭隘,教师即时性评价欠客观真实 在讨论过程中,学生没有融入自己的观点和创新性的意见,发挥性的诠释更是少见。有的教师缺乏必要的总结概括和思路梳理。 二、政治课课堂讨论式教学有效开展策略 (一)准确把握课堂讨论的目的 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各种教学活动就是为了达成课堂教学的目标。老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对该问题能够正确地理解与把握,是为实现这节课课堂教学目标服务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教者必须从完成课堂教学的目标角度出发安排课堂讨论。即要求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围绕某一
4、问题的讨论达到一定的目的。如果课堂讨论没有明确的目的,那么只能是一种摆设,没有实在的内容,根本不会有好的结果。如一位老师让学生探究“责任的选择”的内容前,结合学生的实际,提出有些学生为什么当班干部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其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是否当班干部的讨论,思考责任的代价和意义问题,为学生学习“承担责任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的内容作好铺垫。 (二)科学设置讨论话题是保证政治课讨论实效的关键 一般来说,教师设置的话题要有一定的难度,能容易让学生产生好奇,必须要经过一番思考、讨论、探究后才能得到答案,于是兴趣有了,探究的欲望也就产生了,就会积极参与到讨论中来。这样的话题往往是学生认知的盲点、
5、疑点和模糊点,同时又是学生跳一跳能够得到的能力发展点。 教师设置的话题不能过于简单,简单的话题学生马上就能给出答案,没有讨论的价值,不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也就不会产生讨论的欲望。如:在讲授《法律的含义和特征》这节内容时,让学生讨论“法律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其实,这个问题根本没有讨论的价值,因为三个特征就在教材上明明白白的写着。教师设置的话题也不能超越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过于深奥,让学生无从下手。如在讲授《振兴国家的战略和国策》这节内容时,让学生讨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两者有什么联系?”这无疑是为难学生,讨论自然开展不下去。 设置的话题应该表述清晰、指向明确,层
6、层深入、有思辨价值,答案或为源于教材的结论,或为开放性的,学生要联系实际才能作答。如某位老师在讲授《法律与道德关系》时,让学生讨论“违法行为是否都是不道德的行为?”“不道德的行为是否都是违法行为?”又如某位老师在讲授《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时,结合有关材料,让学生讨论“通过大家的社会调查,我们知道经过改革开放,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这能否说明我国现在已经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了?为什么呢?”这些话题既根据了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和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经验,又结合了一些社会热点、焦点,难易适度,切口较小,话题也有梯度和纵深,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三)科学调控是课堂讨论有效进行
7、的保障 教学的情境千变万化,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境把握课堂讨论的节奏,积极参与,适时介入,及时引导,做好讨�的组织调控工作。 一是调控学生的情绪。在讨论中,学生极易出现强烈的情绪,有时甚至影响纪律,出现讨论过分激烈或过分沉闷的一些极端现象,降低讨论质量,所以,教师既要激发学生的情绪,让他们发自内心的参与,又要寻求有效的方法,使学生的情绪保持良好的状态。二是调控进程,讨论过程中学生活动相对分散,干扰因素相对增多,学生注意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